不對。
雖然不清楚,但這種感覺,很不對。
六月初某上午,高華頂著大太陽站在城堡外的高坡上,麵對底下的五千士兵,不由得皺起眉頭。
兵團的步調不可謂不一致,突刺格擋動作不可謂不標準,隊形變換也不可謂不迅速,但就是有一些不出來的地方,讓他心裏不踏實。
看見長官麵露不悅,機靈的吳明趕緊解釋:
“高華大人,剛換裝五米以上的大長槍,左右互相掩護的格擋動作也是新學的,所以您可能覺得還不夠熟練吧。請放心,我們會加緊訓練的。”
“嗯。一二不過三,魔軍不是傻子。兩場敗仗下來,恐怕他們已經摸到了對付方陣的門道,甚至可能自己也組織起了方陣。我們必須早做準備。”
“一招鮮也不能吃遍嘛!咱現在人多了,要講求方陣的配合和陣型變換了。”
“沒錯。”
不對,高華心中的不安,並不是來自動作不熟練。
是因為裝備不夠好、陣型不夠嚴密嗎?
不是。
新式二百五十人的堵截方陣,第一排是持圓盾和標槍進行襲擾警戒的青年軍,二、三兩排是持長盾、全身重甲的精銳重步兵。他們裝備都比較精良。
因為成本原因,除前三排外,剩餘七排隻有皮甲可穿。但好在長槍夠長,可以在前排接敵時同時提供輸出,實戰中具甲的必要性並不高。
此外,後排的左中右三列刻意挑選了身材矮的士兵,佩戴匕首。如果惡魔方真的拿出方陣對壘,他們可以摸到對方笨重的槍兵堆裏砍殺。
總體來,除了脖子上套著的象征身份的鎖鏈外,人類的裝備已與神族無明顯差異,基本能滿足戰鬥所需。
是因為我本人無法指揮嗎?
也不是。
高華並不是沒有指揮過五千人以上的隊伍——轉生前,他所在的師在演習中被端了指揮所,由他代行師長職責,最後還反敗為勝。
當然,指揮信息戰部隊和指揮冷兵器部隊,完全是兩碼事。高華對冷兵器戰爭的理解僅停留在古代軍史課上。
但他記性不錯,悟性也高,不然也不會打勝仗。這次的堵截方陣,就是他根據記憶和實際情況搗鼓出的、雜糅了馬其頓和羅馬風格的陣型。除了這種,還有其他形式規製的方陣戰術。
那這股不安是從何而來呢?
“弓箭手訓練得怎麼樣?”
“已經選擇了五百位膂力強大的士兵開展拉弓訓練了,但連續拉弓對體力要求極高,射箭速度和準確性都有待提高。”吳明斟酌著語句,心回答。
“訓練必須要抓緊,預計七月會有大戰。給他們多補充營養吧。”
“是。請問高華大人,弓箭這麼難練,為何不繼續使用標槍投擲器呢?”
“因為標槍投擲需要空間,難以幾排齊射。接下來的戰爭需要猛烈的遠程火力,戰場又擁擠,非弓箭不行。
走路表演到此為止,開始練習隊形和陣型變換吧。”
“是!”
高華強壓心中的異樣,繼續下一步的訓練。時不我待,敵人的全麵進攻可能就在兩個月以內,這批士兵必須速成。
中午午休,高勇騎著馬找過來了。
“作為自治領副司令,你怎麼就成和人類窩著?來看看黑精靈子弟兵的訓練情況吧。”
“線列和散兵都按我的要求布置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