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果決(1 / 2)

<()

正如司馬彥所說,他安排的這一切根本改變不了什麼,連皇室和丞相府的關係都沒有絲毫僵化,更別說能讓他的女兒入宮為妃了。

他什麼都做不了,也什麼都沒想著改變,他別無所求,隻是帶著有些病態的心裏,報複的執念,部署了這一切,讓沈家和上官府都連著不痛快,著實可悲。

事到如今,北辰修就是殺他,還怕髒了自己的手。

幕後主使算是找出來了,可看司馬彥這情況,很明顯不可能出麵替沈君兮澄清,到最後還是得他們重新想辦法。

可無論如何,他都不可能放過司馬彥。

北辰修承認,他為北詔做了很多,在工部尚書一位上待了二十幾年,為人也算是清廉,不曾有過買賣官職搜刮民脂民膏的行為,甚至於在設計主修天山水利工程一事上有很大的功勞,可他錯就錯在對權力的執念太深。

多少能人誌士十年苦讀一朝科舉,就是為了能在朝中謀得一官半職,又有幾個人能在六部尚書之一的位置上坐這麼久?

滿朝文武,他的品級僅次於丞相,地位也是絕對靠前的,可偏偏他不知道知足。

他眼紅著丞相這個位置,眼紅著北辰修的後位,想成為皇親國戚,想手握重權,想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

可僅憑他的資本,他的能力,根本做不到。

所以他就想了那些歪門邪道,大鬧封後大典,詆毀沈君兮,最後跌入塵泥,卻從來不知道反省,隻怪當今帝王偏聽偏信,卻不去想想上官欽的能力。

且不說沈君兮主政時那位老丞相的資曆之深,僅論後來上任的上官欽。

北詔水患爆發之時,沈君兮和北辰修微服私訪去了豫州,上官欽那時應當還是個吏部尚書,敢為人先,有勇有謀,利落果決的罷免了多少貪官汙吏,護著賑災銀兩和糧草一路到了災區,為救災立下了多少汗馬功勞?

爾後不懼報複,親自押解那些貪官回宮,沈君兮一聲令下太和殿處決,他親自監刑,又幾時眨過一次眼睛?

正因為他身上這種獨有的魄力,沈君兮才會放心的將丞相之位給他。

而後麵的一切,也證明了沈君兮的知人善用。

上官欽與沈君兮可謂是青梅竹馬,關係自是非同一般,可當初小皇帝駕崩,沈家出事之後,北辰修和沈君兮因為南宮無言的陷害反目成仇,沈君兮失蹤,對外宣稱鳳棲宮一場大火,太後薨逝。

這樣淩亂的局麵,上官欽也一直沒有意氣用事,天知道他那個時候有多想殺了北辰修,那時上官欽一直覺得,若不是北辰修非要這權力,執意要和沈君兮在一起,沈君兮就不會出事。

可他不能,沈君兮那時已經不在了,這偌大的北詔是她的心血,上官欽作為丞相他不能意氣用事。

他幫著北辰修穩住了北詔的朝堂,再怎麼恨他,心裏也清楚北辰修會是一位明君。

北辰修稱帝,是不可逆轉的事情。

直到後來局勢平穩下來,上官欽辭官,方才知曉個中真相,和北辰修化解了幹戈,留在了北詔的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