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劉恒以靜製動贏得了這一場天子之爭,現在也得用天子之威鎮下妄為的同宗門,要他們知道誰說了算,要他們今後知道誰是天命君主。
劉濞與劉齊國的那些人隻好曲首稱臣,至於心裏不服劉恒暫且不管;隻要自己抓住了大權,抓住了全國軍權,誰敢不從!要反那隻有葬送自己與自家的錦衣玉食。
劉恒想到了法製與禮製,不由得想到了父皇的了個孫叔通,是他把大漢的法製與禮儀製定的很全麵;也敬佩他敢於直言,要不是他的直言,恐怕劉老二如意就當了太子,那恐怕大漢曆史又得改寫。
他想到了他熟悉的人叔奇書,孫叔通的兒子,北楚智多星,楚法律與禮製製定與管理的人。他在何處?
叔奇書與妻子仰阿莎正在寶島,他們的女兒叔金琦與女婿龍躍正要他們長期居住海島。此時龍騰已病死,年紀不算很大,可英雄死不了戰場可被一場疾病折磨死了。她妻子劉燕的父劉雲山與母吳汝雲得到姨吳汝霞與姨夫賈英武在保護北楚時戰死,隨後他們也憂悶而雙雙歸天。
叔奇書與妻子仰阿莎覺得任老還是歸鄉的好,於是有了走意。正好,文帝劉恒禦旨到達,請叔奇書到京城任職,職務是他喜歡的禮部大臣。
劉恒請叔奇書很順利,叔奇書一下來了十多人,都是他製禮的學者,他不敢把他當學生,他想父親門生滿朝堂,自己可不敢有父親的膽量。除了這些學者外,他還帶了自己的老伴仰阿莎。
文帝知道叔奇書就是孫叔通的兒子,他來了自然高興,囑咐一定要學自己的父親,管好朝廷禮製。
他也知道,叔孫通是薛縣人;他早在秦朝就因為精通儒術被召進了朝廷,作了個待詔博士。那年,高祖皇帝劉邦死後,孝惠帝即位後就對叔孫通說:“大臣們對朝拜、祭祀先帝陵墓和宗廟的禮儀還不會。你老的下下功夫把這書記抓了起來。”
惠帝重新又讓叔孫通為太常,讓他去製定祭祀宗廟的儀法。爾後又讓他去製定其全國的禮法。這樣,漢朝初期使用的各種禮法,都是在叔孫通為太常的時候製定的,他是漢朝公認的法製起始人。
當叔孫通投靠劉邦的時候,跟著他一道前來的弟子有一百多人,但是叔孫通一個也不向劉邦推薦,而是專門給劉邦推薦了一些舊日的土匪強盜。
他的弟子們都在背後罵他而專門去推薦那些大壞蛋,真不知道這是什麼道理!
叔孫通聽說後,就對他們道:“漢王現在正冒著槍林箭雨打天下,你們能去打仗嗎?所以我現在隻有先給他推薦那些能夠衝鋒陷陣、斬將拔旗的勇士。你們要等一等,我是不會忘了你們的。”後來孫叔通履行了自己的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