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獻王二十四年,岐王李虺在岐晉邊境巡查途中駕鶴西行,由跟隨岐王巡查的將領陸武扶先王靈柩回岐國上都發喪,那時候,我正在北境督軍,後來肅親王李義派人來報,說是父王在巡查途中駕崩,讓我趕快回到上都,聽到父王駕崩,我便即刻啟程趕回上都。
我是三年前就來到北境督軍的,但是父王並沒有給我任何實權,隻是讓我去北境督軍而已,虛職無實,又無繞過兵部和禦史台的直接稟報權,並且我也沒有什麼重大的事情要向父王稟報,所以,三年來,說是讓我督軍,無非就是讓我來到北境練練而已。
雖然我貴為太子,但是在北境並沒有享受到更好的待遇,每日同士兵們一同吃喝拉撒睡,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這種生活。
北境軍中有個老軍士,曾經同北燕打了好幾場大仗,幾乎每場戰爭都極其慘烈,但那個老軍士還是活了下來,隻是左眼瞎了,之後因為身體的原因,老軍士不再上戰場,而是待在駐軍營地給馬喂草。
可老軍士畢竟是打過幾場大仗的,也學會了一些功夫招式,對統兵經驗也是相當的不錯,後來我到軍中,因為跟老軍士誌趣相投,又因為是太子身份,老軍士便把一身的功夫和統兵經驗都傳給了我,我跟著老軍士學了三年,也還是學有所成,功夫練得也不錯,排兵布陣也是錯錯有餘,就是用兵策略學得不太行。
可我還沒把老軍士傳給我的這些東西運用到現實中,肅親王便派人通報我,說是父王駕崩,讓我趕緊回上都。
這也就意味著我要回上都繼位,成為國君了。那日,我跟老軍士在營地告別,我說:“老先生教了學生這麼多,學生無以為報,如若此次回都,順利繼位,學生便把老先生調到上都做事。”
老軍士看著遠處,若有所思的說道:“殿下不要忘了,老夫日子還長著呢,我在這裏待了快二十年了,這裏的一草一木,恐怕沒人比我更為熟悉了,我還是更願意待在這裏啊!殿下回都繼位為王,那便是我大岐的王上了,到那時,殿下恐怕就沒時間來看望老夫了吧?”
我趕緊說道:“先生言重了,先生三年來教了學生這麼多,學生永生難忘!隻是先生飽經戰亂,難道不願回上都安歇一下嗎?”
老軍士摸了摸胡子,笑著說道:“上都形勢凶險,人心難測,老夫就不回去了,隻是還希望殿下,離開了這裏,行事一定要千萬小心,如若殿下遇到了實在不能解決的事,再來這兒找老夫吧。”
說罷,老軍士就一邊大笑一邊走了。我當時認為老軍士肯定是知道些什麼,隻是不想跟我說罷了,老軍士二十年來從未離開過駐地,怎麼會知道上都形勢凶險?
就這樣,我就騎著快馬,日夜兼程的趕回了上都。
可等我回到上都時才發現,上都根本就沒有一點“國喪”的氛圍,大街還是比較喧鬧的,我騎著馬進了上都,直奔岐國王宮。
岐國王宮,我三年前離開了這個地方,三年後我又回來了,隻是這次回來,岐王宮給我的感覺卻不大一樣了,雖說宮牆還是三年前的一樣,可明顯變得破敗不堪了,而且我發現守宮門的侍衛居然變成了禁軍來守門。
來到岐王宮近前,我下馬,直接來到禁軍麵前,拿出令牌,那禁軍接過令牌看了一眼,便立馬跪下,雙手捧著我的令牌說道:“恭迎殿下!”
隨即其他守門的禁軍也跪了下來,我拿走令牌,問禁軍說道:“宮門守衛什麼時候變為禁軍來把守了?還有,肅親王在宮裏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