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喪命人間(1 / 2)

正德六年。

大雪蓋過吳州,近郊的官道上一片白茫,一輛馬車在風雪裏緩緩前進。

馬車看著樸實無華,細看別具匠心,油青的布料外頭繡著暗紋,陽光一照竟若隱若現的泛出光澤。

按說官道上雪蓋了一掌餘深,馬車應跑的既慢且難,這油青馬車卻跑的十分平穩,若是近看連車軲轆都不曾怎麼陷進雪中。

此時雪絮子愈發濃密,漫天的白毛密密麻麻交織起來,簡直叫人睜不開眼。

駕車的車夫眼看風雪愈發大勢,操著濃厚的吳越口語回頭朝後方的簾子喊話。

“林小姐,雪大了,儂還家去伐?”

簾子裏頭並不立即搭話,一位老婦探出頭來張望,瞧見雪勢後便拉緊簾子,似是怕冷風進了車裏。

老婦朝車中坐著的小姐輕聲問道:“寶姐兒如今身上怎樣?可還暖和?現下雪大了姐兒看可要繼續走?”

名喚寶姐兒的女孩兒睜眼,還沒說話便是重重的一咳,嘴角牽起一絲苦笑。

“阮嬤嬤還喚什麼寶姐兒,徐寶林五年前便賣去教坊司,如今墳頭草都有寸尺高了...我如今姓林名月了。”

阮嬤嬤鼻頭一酸,又想起寶姐兒叫她仔細著身體,不讓她哭,說是哭傷眼睛,便把眼淚憋住。

隻道:“林月隻是權宜之計,寶林二字是老太爺親取的,徐家獨一份的,姐兒日後還要改回來的”。

徐寶林勉強一笑,再怎麼親取也無濟於事。

徐家因著協助前太子後裔謀逆一事已然四分五裂,祖父、爹爹、叔伯、堂哥...家中成年男嗣一概問斬。

族中女子流放,尚未加冠及笄的子女一律送至教坊司,或作苦力、或發賣青樓。

被抄家的時候徐寶林尚滿十歲,那天剛好是她的壽辰。

因著徐家這代就寶林一個嫡女,壽辰辦的極為盛大,徐氏族人幾乎是齊聚一堂。

徐氏本就是江南望族,清貴之流,在江南地區經營百年,詩書傳家。

雖不曾過多插足朝政,但徐家在前朝出過兩位皇後,三位貴妃。

後宮向來連著朝政,徐老太爺又掌握著舉薦吳越讀書子弟入官的門路,可謂是門生遍天下,徐家勢頭達到了極盛。

前朝覆滅後,建昭帝開了科舉,廢了這品級舉薦製,天下寒門子弟魚躍而入。

讀書人隻要進入殿試,皆可口稱天子門生,徐老太爺雖不滿,但求學的路子一旦被打開便再也不能堵住。

何況科舉製度實實在在的為朝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且不分高低貴賤,人人都能有門路求得上進。

這等惠國利民的千秋大業又豈是徐老太爺一人可以阻擋的。

建昭帝苦心經營天下,闊斧大刀推行新政,徐家這等清貴望族勢力大大被削減,新貴又聯合起來,朝中已然勢同水火。

隻是建昭帝心底裏和行動上都偏著新政和新貴,徐家等清貴自然鬥不過。

此時的徐家已無當年百族依附之勢,家中仆人、庶族又支出繁多,不過是啃著老本維持著表麵的榮光。

建昭帝去後,正德帝繼續推行新政。

這才有了徐老太爺奮力一搏,想協助前魏太子後裔複辟,重獲家族榮光,接而被滿門抄斬一事。

這時的寶林無憂無慮,被捧做徐家明珠,自然是不知道這些了。

說到底抄家後她方才知道家中竟已如此艱難,若是早些懂事也好多多替父親母親分憂吧...

寶林思忖間,車夫又回頭問道“林小姐?走不了?”

寶林緩過神,這馬車還是徐家當年賞給嬤嬤的,車身用的是嶺南那邊進貢的輕木,十分輕便,因而跑在雪中才能暢達。

如今雪大了還是趕緊走,自己這身體也撐不住了...

阮嬤嬤見寶林點了頭便探頭回話:“且走吧!”

寶林拿帕子掩了嘴,又咳了一聲,倒驚醒了嬤嬤身邊熟睡的小人兒。

阮嬤嬤忙扶著十一二歲左右的男孩兒起來問道,“裕哥兒可是要喝水?”

裕哥兒揉了眼睛,仰頭看向阮嬤嬤“嬤嬤要喊我明哥兒,姐姐說了我就叫林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