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指碟說碗各懷心事(2 / 2)

那彩鴦於是千恩萬謝地收了不提。

第二日蘭兮起來時,聽得她媽媽一早就去了前院,心下便知是為了昨天的事,心裏正在擔憂,拿了本書隻一邊發呆,忽聽外邊碧桃的聲音,待碧桃進來,隻見她手裏捧著個錦盒,笑著見了禮。

“我還想著姑娘這會子必定梳洗呢,卻不想姑娘如此勤勉,怪不得我們姑娘常說蘭姑娘博古通今,饒是這樣,還能夠手不釋卷,真真難得。”

“碧桃姐姐快別笑話我”,一邊忙叫玲瓏上茶一邊道:“若說博古通今除了大姐姐再沒旁人,你隻聽你才用的那句手不釋卷便可知道,不是大姐姐身邊人在說不出的。”

碧桃笑道:“姑娘慣會打趣我們,隻顧閑話,竟忘了正事了”,說著打開錦盒,“這件點漆螺的擺盤原是前幾日我們姑娘去萊陽王府得的,姑娘說蘭姑娘喜歡漆器,早叫我送過來,隻怪我這幾日忙昏了頭竟不得閑,拖到今日才送過來,姑娘勿怪才好。”

蘭兮看時,黑梓木的托座雕著雲紋描了金線,兩邊各一隻點金鳳凰,鳳凰的嘴銜著漆盤,像是銜著一輪滿月,那漆盤烏黑鋥亮,上嵌著細碎的螺鈿光華閃爍,取的是廣寒仙子故事,那仙子雲髻高聳,長袖翩翩,長眉入鬢,美目婉轉,並那隻兔子也如活的一般。

玲瓏旁邊看了道:“這嫦娥的眉目活脫脫是咱們姑娘的樣子。”眾人看了都說像。

蘭兮心內喜歡,嘴上卻說:“哪裏就像了”,又對碧桃道:“難為大姐姐惦記,一會我親自去謝過。”

“蘭姑娘要去且等晚些時候吧,這會子正三堂會審呢。”蘭兮心下會意,也不多言。

送走碧桃,蘭兮吩咐玲瓏:“昨二姑娘說要繡個什麼送人,勞我們幫幫忙,你去春盒別院取一趟,也不必要他們的彩線,隻說我們自己看著配色就是。順路去前邊看看媽什麼時候回來。也好讓廚房預備中飯。”

玲瓏去後,蘭兮閑翻手裏的書,恰翻到元微之的離思五首,不免觸動情懷,便叫枕玉研磨,隨手錄了其四,思忖片刻,自己也得了一首七絕,也不點題,隻在上首後邊也錄下了。端詳良久,不覺頷首歎息。

枕玉見她姑娘神色黯淡,便湊上前來,道:“好好的寫了回字怎麼倒不自在了”,拿起那花箋看時卻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去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又看下邊一首,“東風多情卷重簾,遙看暮色倚欄杆,滄海月明空相對,雲斷巫山說從前。”

“姑娘就是太長性了,這也過了五六年光景,竟還是不能釋懷,別說咱們不識得人家的名和姓,即便知道出身又能如何。”

“我何嚐不知道這個道理,隻是每每想起那日,總覺是緣法使然。”

“姑娘既然覺得是機緣彙際,何不卜一卜,或可得解呢。”

蘭兮道:“罷了,也不犯著再為這個去趟廟裏,隻怕神佛麵前倒失了恭敬。”

“也不必那麼麻煩,我常見老爺在時撚字問卜,隻淨手焚香心中祝禱,隨便指個字,隻在意思上去解既可。”

“虧你提醒,我幾乎忘了還有此法。”

於是一樣做了準備,對枕玉道:“便是那第三格正數第六本書,十五頁上第十一個字。”

枕玉依她話拿了那本書,看時卻是左傳,有找到那一頁那一字,這個字頗為新鮮,提筆在花淺上寫了,卻是一個卻是一個“鎣”字。

“我到識得這個字通瑩,意思卻不大分明,隻看字形上甚合姑娘心事,姑娘閨字一個蘭,可不是草頭花嗎,這花開在金字上,看著意思就好。”

蘭兮看那字道:“意思原是以金琢磨,越磨越顯光明,又有個冖字頭在金上,私有藏匿之意,合起來到不見順暢。”

“我得糊塗見解卻與姑娘不同,如姑娘說有藏匿之意,可不是草花藏在金子裏,正應了金屋藏嬌的典故嗎”。話說到此,枕玉已覺不妥,便硬生生住了嘴。

恰這時聽得她媽媽回來,蘭兮心內記掛著朝雲,道:“媽這一早起來就過那邊了,也不知昨晚上的事有什麼分曉。”

“原是你姨媽讓我今兒過去為的是有親戚在不至於爭執太過,也是合事保全的意思,誰知這一番口舌過後,高下立分。那崔姨娘先還嘴硬,後朝雲拿了一張借據文書,上麵具名日期利息都全,朝雲隻推說在園子裏撿得,認定必不會隻此一宗。必要搜一搜,你姨媽先還想息事寧人,誰知又有萊陽王府的書信送來,這信說來也奇了,隻說外邊傳言你姨媽府上有人重利放貸,說怕是訛傳,因念通家之好,不免知會一聲。”

“是了,朝雲一向和萊陽王府的郡主走得頗近,或許這消息便是從萊陽王府傳到她耳朵裏的也未可知,”

“隻怕剛好相反呢,”

“媽的意思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