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政治(3 / 3)

一口吃成一個胖子,是會噎死的。

尤其皇帝拿收複疆土的事情來搞政治的鬥爭。

別的好說。

若是益州沒有收服,或者說沒有迅速收服,屆時恐怕天下的人心都會散去不少。

你皇帝說自己是天命。

既然是天命,為什麼連一個反賊都打不過?

最致命的是,有益州的李雄作為榜樣,其他地方肯定會效仿的。

尤其是在皇帝惹惱了世家之後。

在世家眼中看來,你司馬家現在雖然成了皇室,但當年還不是靠我們這些世家支持才取代曹魏的,現在忘恩負義,就別怪我們這些世家重新選擇一個代理人。

對於世家來說,利益是最重要的。

換在其他朝代,世家決定皇位更迭的事情,聽起來像是無稽之談,但是在世家逐漸走向鼎盛的現在,卻是會成為一種可能。

可以這麼說,現在的皇帝削藩,無疑是跟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勢力最強盛的世家為敵。

勝負...

不好說...

但皇帝如今激進,王生覺得結果不會太好。

而且...

皇帝喜歡帝王之術,還是喜歡帝王之術中的製衡之道。

對於維護朝廷穩定來說,這一套帝王之術倒是有點作用的。

但...

毫無疑問的是,皇帝司馬遹的這種帝王之術也讓他漸漸的失去人性,消磨了屬於他的勢力。

聽起來好像很不可思議。

皇帝去年掌控朝堂,今年要掌控軍方,之後掌控世家,地方。

怎麼看,皇帝的權力都變大了,怎麼可能變小了呢?

區別是...

宗王勢力削弱,世家勢力削弱。

那誰增強了?

皇權。

或許是如此,然而皇權也是需要有人幹活的。

皇帝的帝王之術,平衡之術,琅琊王氏、廣元侯、宗王,各地的世家...

為了維護平衡,這幾個利益集團都要打擊的。

這就注定皇帝身邊並沒有完全的親信。

你掌控了天下,卻沒有徹底的掌控天下。

皇帝隻是一個人,他的命令需要有人去執行。

為維護他的平衡之術,皇帝得罪的人太多了。

其中得罪得最多的,便是給他執行命令的人。

在這個時代,世家的影響力,根本無法消弭。

就像是封建時代不可以直接走向民主,想要讓西晉回到西漢,甚至想要獲得後世明清一般的皇權。

在這個時代,根本不可能,沒有這個土壤。

皇權是增強了,但卻隻是強在一時罷了。

後世,隋煬帝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然而...

現在的皇帝不懂,或許...

他現在正在做他的明君夢的。

千古一帝。

或許是吧。

....

大朝會之後,朝堂的局勢馬上發生變化。

在大朝會之中,廣元侯的權勢像是受到了損傷,軍隊中兩個部將全部反水,以至於廣元侯府的訪客都少了不少,不少首鼠兩端的人,直接離王生而去。

相反的,張弘張光兩人的將軍府中,卻是賓客不斷,不少勳貴都送上好處,期許他們將自家子弟送入軍中,以在征討益州中鍍鍍金,謀取軍功。

畢竟...

整個天下都認為,收複益州,不過是輕而易舉而已。

李雄是什麼人?

異族人罷了。

之前是我們漢人內鬥,沒有精力去收拾他們。

現在騰出手來了,肯定是輕輕鬆鬆就擊敗了。

其實不難理解這些百姓的心思。

畢竟現在還沒有發生五胡亂華的事情,漢人的精銳軍隊並沒有因為內耗而消耗殆盡。

換在亂世的三國,盤踞一地的軍閥都能將外族人釣起來大。

自漢武帝之後,漢人的自信,其實已經確立起來了。

一漢當五胡!

這便是漢人們的自信!

然而...

在廣元侯府的王生心中卻不那麼認為。

李雄是異族人不錯。

然而後世成漢能夠立國,並且維持數十年,等到李雄的後代才亡國,可以說明,這李雄並非是無能之輩。

換在去年皇帝沒有搞出那些事情,或許真是如此。

但...

去年加上前幾日大朝會的操作,此番前去征伐益州,注定不會順利了。

對於王生來說,他能做的,便是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