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延長與縮短(1 / 2)

<()

在任天堂決定縮短新款主機推出時間的時候,嗦尼和世嘉萬代也在研究。他們都覺得智多星的模式很正確,兩三年就一個新款,如果沒有太大的提升,就推出MINI,降低能耗什麼的也會受到消費者歡迎,還給許多人一種升級了的感覺。

嗦尼一直都是跟智多星一樣,前麵兩代都推出了迷你款,這次PS3也準備推出迷你款,不過信心卻不足。

之前每次迷你款,都有便攜屏幕的噱頭,但是現在這個噱頭不好用了,而且智多星的G3MINI一枝獨秀,他們的PS3係列本來賣的就一般,也不知道推出迷你款能否成功。

世嘉萬代從土星開始,就這麼做了,像是當初任天堂的FC和SFC一樣,不過那時候性能有明顯升級,現在則做不到了。

他們隻能升級硬盤容量,用低能耗的芯片替換舊款,性能上沒有明顯的提升,設計上也沒有突出的變化。

甚至他們也是第一個跟上智多星G3MINI腳步,推出超級海王星的,隻可惜賣的不行,因為他們當時主推的掌機DB3。

現在世嘉萬代終於是承認,在掌機市場,他們確實沒有天賦。作為一家全球頂級的遊戲機廠商,他們二十幾年的時間,愣是沒有一款掌機賺到錢!

這麼堅持下去也不是辦法,他們決定放棄。但是會研發一些掌機遊戲,賣給其他遊戲機廠商,比如任天堂和嗦尼,但不包括智多星。

他們不敢繼續助攻智多星,怕以後智多星的地位越來越高,讓他們更加的被動。

在其他三家遊戲機廠商都決定縮短新款研發時間,增加頻次的時候,智多星這邊也在開會。

“我們G4係列,預計銷售周期是十年。五年後,推出G4MINI,或者G4S什麼的,因為可能這種產品沒辦法做的更小了,我們可以將硬件升級一些,開發平台則不作什麼變化,隻是升級補丁。”

“我們智多星在遊戲機廠商中,資曆最淺,但我們現在最成功。之前從G1開始,我們就追求提前量,縮短遊戲機銷售周期,要比其他競爭對手,更快的推出新一代的遊戲機。”

“在G1的時候,我們的性能最弱,沒有3D遊戲,畫麵表現力很差,那時候我們完全是靠著低廉的遊戲,才能獲得銷量。”

“當時在所有成功的遊戲機廠商中,我們的利潤率是最低的。不過沒關係,我們賺的錢卻不是最少的。”

“遊戲機從8位到16位,32位,64位,128位,再到現在的多核CPU,性能不弱於一些電腦,甚至超過一些上網本。”

“我們在32位的時候,處於落後地位,然後跟另外幾家競爭對手,跳過了64位,直接做128位的遊戲機,就像任天堂從16位直接跳到了64位一樣。”

“在128遊戲機上,我們終於是站穩了腳跟,遊戲的售價也開始提升,能夠比肩其他遊戲廠商,主機賣的也越來越好。尤其是初期的時候,我們上市時間早,讓我們占盡了優勢。”

“我還記得,當時我決定全球同步首發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太冒險了,甚至同行們都在嘲笑我們不自量力。”

“當時公司的所有資金都壓上去了,還欠了供貨商很多錢,也有從銀行貸款。但是我們最終成功了,而且比所有人想象中的都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