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蘇韻在醫院上夜班,還沒回家,林白洗漱之後先去叫了蘇小糖起床,就來到廚房,思考今天早餐吃什麼。
打開冰箱,一眼就看到了一碗白嫩水滑的豆花,決定了,今天早上做豆花飯!
豆花飯和豆花米線,都是春城的經典美食。滑嫩的豆花攪碎後,夾雜著稻米的清香,配合豐富的蘸料,口感十分獨特。
而這豆花飯的精髓,就在於澆淋在豆花和米飯上的“蘸水”。
蘸水,是西南地區飲食的靈魂。
薑,蒜,蔥,蒜,香菜,花椒,胡椒,花生碎,薄荷,麻油,香油,腐乳,毛菇等等等等佐料搭配多種多樣,配上核心的辣椒,比如油辣椒、幹辣椒、小米辣、皺皮青椒,香辣爽口,特殊的還可以加入各種肉類,比起什麼反向大招、閃現撞牆可要下飯太多。
在這裏,吃川渝火鍋,要蘸水;吃酸湯豬腳,要蘸水;甚至煮一碗清水白菜,配上一碗鹹香祛濕的糊辣椒蘸水,都能舒爽的吃上一大碗飯。
而在彩雲省,因為雨林地區更為豐富的香料出產,以及更為多樣的民族文化,蘸水更是五花八門。其中甚至不乏生剁蟲蛹作為主要佐料的神秘蘸水。
當然啦,大清早林白並不準備那麼黑暗。蒸上米飯之後,又給鍋裏煮著的豆花壓上兩個碗,讓豆花更加緊致,林白便開始“打蘸水”。
鍋中菜籽油五成熱,放入豬肉末,薑末,草果八角等香料粉少許,再加入彩雲經典黃豆麵辣醬,翻炒出鍋。
加上韭菜末,小蔥,以及稍加火炙增香的花生碎和毛菇,青紅相間、香氣誘人的豆花蘸料便宣告出爐。
要是加上兩勺豆花湯,就是一碗完美的豆花蘸水。不過這是為了做豆花飯,所以就不加水了。
炒好蘸料之後,林白想了想,隻有豆花飯貌似有些單調,那再來一份什麼呢?
在廚房找了找,林白發現一籃子已經被蘇韻收拾好的雞樅菌,有了!就來一份白油雞樅!
這白油雞樅,聽起來普通,實際上大有來頭。
林白的前世,有著“四大菜係”以及“八大菜係”的說法。“四大菜係”包含:“魯菜,川菜,粵菜,蘇菜”,“八大菜係”還多了“浙菜,湘菜,徽菜,閩菜”四種。
但實際上,幾大菜係的說法,一直隻是民間的流傳和認同,沒有的得到官方的認證。
這些菜係確實擁有著較大影響力,種類繁多,特色各異。但之所以被稱為“八大菜係”,除了各類佳肴本身足夠美味之外,所在地區本身的綜合影響力,也是它們名揚四海的重要因素。
而除了這“八大菜係”,在“民以食為天”的幾千年華夏曆史中,每一個地區都有著自己的美食文化。
所以林白前世的國家烹飪協會,為了形成真正能代表國家飲食文化整體概念的“華國菜”,針對34個地域發布了340道地域經典名菜和273席主題名宴。
前世的林白做吃播的初衷,其實就隻是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所以,他對這340道名菜,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而這“白油雞樅”,就是彩雲地區“十大地域名菜”之一。雖然簡單樸實,卻也是足夠對得起它的名頭。
首先,菌類的鮮美,本就是彩雲美食的主要特色之一。而雞樅菌更是個中楚翹。其肉質肥厚,質細絲白,脆嫩爽口,清香鮮美,還富含營養。
同時,輔料用到的雲腿,也是彩雲省的代表美食之一。華國兩大火腿產區便是江浙和彩雲,其中,又以金華火腿和宣威雲腿為最。
將雞樅菌切成滾刀塊,雲腿切成馬耳片,清湯入鹽勾芡,旺火將雞樅劃到八成熟,撈出後下入普洱茶籽油將火腿炸香,加進雞樅,澆入碗芡,便出鍋裝盤。
這時米飯也熟了,豆花煮出來剛好夠四小碗豆花飯,澆上噴香的蘸料,林白似乎已經聽到了飯廳裏兩姐妹吞咽口水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