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夏悠然嚇唬陳氏(3 / 3)

此時的陳玲兒現在哪還顧得上與夏悠然一爭高下,她現在滿腦子都是翠兒那句“你不信,你便找他問個究竟。”

所以陳玲兒也顧不上那些人的目光,她衝出人群,往回跑,她此時就想跑到表哥身邊,問這些事是不是真的。

這陳玲兒都跑了,那這陳阿木自是覺得留在這也是給人看笑話,他們陳家的臉早已丟了差不多了,且他還要哄好這翠兒呢!所以他也想帶著翠兒離開此地。

就在陳阿木想帶著翠兒離開,卻被夏悠然叫住,“陳阿木,雖說你還忘不了我小姑,且為了她想去母留子,趕其翠兒離開,但今日我們夏家便告訴你,不管你心如何在念著我小姑,你即以休她,那她便在與你們陳家在無瓜葛,且你們今後便是橋歸橋,路歸路,所以這是最後一次,若再有下次,那便不是今日這般簡單了……。”

夏悠然雖帶有警告之意,但前句說的很意思的,那前麵句是她故意這般說的,雖她知道這陳阿木接近夏如琴是不懷好意,但她還是故意說成了,這陳阿木對夏如琴念念不忘,且是還有餘情,才想著來求其複合。

果然她說這話時,看見這翠兒眼閃過妒意。她就是要攪陳阿木日後不太清靜,要知道這女人心裏若是埋下疑心的種子,那是很難揮去的,她就是要告訴這叫翠兒的女子,你隻不過是她小姑的替代品,這陳阿木能為了她小姑,能去母留子,這也足以說明,你翠兒在他心中便是可有可無的。

夏悠然覺得這陳家人就是太閑了,才整日打著她們夏家的主意,所以也找些事給她們做,免得她們有事沒事便要扯著她們夏家。

陳阿木也沒有反駁夏悠然的話,若他反駁了,那他便是做實了他來找夏如琴求合,也隻是為其嫁妝,那他更似無地自容。所以他帶著翠兒落荒而逃似的去追陳玲兒。

這陳氏見陳家兄妹倆都走了,留得她一人對抗,論武力她自覺是不如張氏,論嘴上功夫,這夏悠然比她娘張氏還要更勝一籌,所以她也自知爭不過她們,便也想要離開。

可夏悠然哪會讓她這般輕意離開,“嬸子,這話還沒說完,你怎麼這般著急離開呢?”夏悠然態度很似溫和。

但陳氏卻感覺毛孔悚然,於是舌結道:“我~我與~你~有什麼好說的。”

此時也就她一人在這,可這夏家大房幾人都在,她又怎會有勝算。

“瞧嬸子說的,怎會沒話說呢?嬸子剛還不是說我,是不是也易生養呢!所以我這會想問下,嬸子是從何而知,我不易生養的?若嬸子告訴我是何人造次,那便去找那人討要說法,這亂舌妄議且汙蔑他人,可是要挨板子的,若嬸子說不出那人為何人,那我便以為是嬸子故意而為之了,縱然我們鄉親,那也要自己討過公道了。”

“你嚇唬誰呢?”陳氏才不相信她隻不過說了她一句不能生養,便要挨板子。那村裏的長舌婦,那可不是要經常挨板子了嗎?

“嬸子你若不信,你便可以問問我們的知縣老爺。”

“你又唬誰能,知縣老爺能管我們這破事,”陳氏依舊不相信道。

“哦,既然嬸子不信,那我們便讓知縣老爺來為我們斷上一斷了。”

夏悠然說完走到人群中,站在餘秉德跟前,施了一禮。

“知縣大人,民女想請您為今日之事,給與公道。”

夏悠然這話這番動作下來,又把人群中驚得一地。他們之中有些人是見過餘秉德的,但他們卻不知道他便是青山鎮的知縣大人,因沒人說得他便是知縣老爺,他們也隻誤以為他是夏家請來的幫工,因他平日在大山村穿著普素,且成天也如夏家人一般在田間勞作,誰會想得他便是知縣老爺。

要說上回齊鬱考中舉人,餘秉德也來過一回大山村,但那次也是便裝出行,且餘秉德也隻坐一會便走了,那是村民也隻顧吃席麵,哪注意其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