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至那日夏溪河冷著她一些日子,對夏如琴的事倒也沒太多議論了。現經人介紹有一姑娘與她家夏誠特般配。所以她這幾日都在相看未來兒媳呢!
而介紹的那家便是隔壁村的一姓趙的一戶人家,說是那家姑娘人雖長的一般,但性子好,且又能幹。
這姑娘家能吃苦且又能幹,這點倒是讓王氏挺滿意的。
所以王氏一大早就來找了張氏,想讓張氏與她一同前去相看。
“大嫂,聽說這姑娘既勤快又能幹,所以我想去那家相看相看,大嫂可否有空與我一同前去。”王氏雖平日對於何氏偏向大房有些不滿,但她也承認這張氏看人的眼光要比她厲害些,不然也不會為悠然那丫頭挑著考中舉人的齊鬱。
“老大媳婦,你就陪她走也趟,你也是誠兒他大伯娘,這事有你出麵,也不算失禮數,且又可給老二家做個參考。”
張氏聽得婆婆何氏這般說,也聽從她的話,與王氏一同去了那戶人家,原本張氏也不太想插手這事的,雖說她是夏誠的大伯娘,但王氏的性子她還是了解些,雖她人不壞,但愛計較。若是她覺得那姑娘不錯,但王氏不太喜愛,後又覺得聽了她的意見才娶進門的,過起日子,又覺得不滿意,那後麵還不得說她啊!但既然婆婆開口了,那她也走個過場。
於氏張氏與王氏便一同去了那姓趙的人家。
那到村裏,王氏本是直接去那戶人家打探的,但張氏與她說,這特意去打探倒不一定能看出真情況,還不如在村周邊問問那家閨女的為人處事怎樣?
王氏也覺得張氏說的有道理,心道:“幸好把張氏給帶來了,果然要比她想得周到些。”所以張氏與王氏倆人在村裏附近轉悠了會,也不知是她們運氣好,隻見那村頭有幾人在洗著衣裳聊著天。
“你說這趙家閨女長的倒不咋樣,但聽說這回尋了門不錯的親事,就等那戶人家來相看相看了。”
“這也算是趙家那閨女的福份了,可知那男方是啥樣的人家?”
“聽說是隔壁村一戶姓夏的人家,還聽說這家家底足,且家中兄弟姐妹和睦,那公公婆婆都是好說話之人。”
“聽你這麼說來,那這人家還真是不錯呢!不過這趙翠蘭也是好姑娘,那家裏的活一把抓,性子也賢良,且還幫著兄嫂看護孩子,且她家大哥大嫂也是個實在人。”
王氏本想多打聽一些,但一旁的張氏對她搖了搖頭。
待張氏拉著王氏走了一段路後,王氏忍不住問道:“大嫂,你咋不讓我問下那家具體情況呢?”
張氏輕聲的對她說道:“你來這也隻不過無非想知道這姑娘品性如何,現在聽得她人對她評價不錯,那這姑娘也差不到哪去,若你這時敞開去問,日後夏誠若是因某些原因沒與這家姑娘成了,那你讓這姑娘日後在這村裏咋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