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大山村的村民每家每戶都著手備年禮了。
夏家也不例外,何氏把東西點好,交待道:“老二媳婦,明日你回娘家的禮我已備好了,明天你回去,順道幫我給你爹娘問候一聲。”
王氏看著桌上擺著許多動西,那眉開眼笑道:“謝謝娘。”
何氏看著王氏,心裏也微微的歎了口氣,若悠然她娘有時也像老二媳婦這般沒心沒肺的也是挺好的。
第二日,王氏拿著何氏備好的禮,帶著幾個小的,與夏溪河一道去娘家送娘禮了。
何氏這次為王氏送與娘家的禮算是很體麵的。
準備了上好的豬肉十斤,還有從鎮上買來的幾盒點心裏,另加幾匹布匹。這在農戶家算似極好的禮了。
“老大媳婦,你到我屋裏,我有話跟你說,”何氏在廚房門口對著裏麵幹活的張氏說道。
“哎!娘,我這就來,”張氏放下手裏的活,淨了淨手,跟著何氏到了何氏的屋子。
“老大媳婦,這老二家都回去送年禮了,你也著個時間回去看下你爹吧!”
“我知道你不願回那個家,但他畢竟是你爹,從前我們家窮,也拿不出些像樣的東西,給你充場麵,所以你不願回,我也不會勸道你。”
何氏知道張氏對娘家有恨,不然當年也不會是她自己做主把自己嫁與給夏大海了。
以前夏家窮,這張氏那個繼母自是看不上張氏回不回娘家送禮的,何氏也不願自己兒子與兒媳給人奚落,所以這麼多年張氏不想回娘家,何氏也沒勸說什麼。
但現在大房日子好過了,這張氏的父親年歲也漸老了,何氏再會想著讓張氏回娘家看看的。
“你爹也是一把年紀,你縱然對他有恨,有氣,但他始終是你父親,他那樣的年紀,你看一天便是少一天,回去看看他吧!也不枉他生養你一場。不要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
張氏坐在一旁沒說話,但何氏看到她眼裏已濕潤一片。何氏見此,也不再開口勸說,有些事,也隻有她自己想明才可的。
張氏從何氏屋子出來,眼圈有些微紅。
回到廚房的張氏,幹起活來,顯然有些心不在焉。好幾次做菜時,誤放好幾次鹽,都不自知。
吃飯時,夏悠然隻覺得今天中午的菜好鹹啊!
她剛想問她娘,今天做的菜的怎麼會這麼鹹,一抬頭便看到張氏眼眶四周紅了一大片。
夏大海剛想說什麼,坐在上首的何氏對夏大海搖了搖頭。
“奇怪,今天爹,奶,還有娘她們都很奇怪。”
待用完飯,何氏叫住了要準備出堂屋的大兒子。
“你明日去鎮上備些要送與嶽家的年禮,抽個時間待你媳婦孩子回趟你嶽家吧!”雖然何氏也勸說過張氏的,但她知道張氏對娘家隔閡太深了,這也不是一時半會,能釋然的。
何氏想,讓大兒子去勸勸張氏,可能會管用些。
王氏這次回娘家可是有麵子的很,她今日是坐著馬車回娘家。
待王氏坐的那輛馬車停到揚柳村的一家農戶門口。好些路過的人,都稀奇的停下來,看這馬車下來的是誰。
“這不是二丫她家男人嗎!”一些人看到馬車的外的夏溪河,一眼就認出了他是王氏的相公。
王氏全名叫王二丫,這夏溪河每年都隨王氏回揚柳村送年禮,正月拜年什麼的。
所以揚州村的村民自然是認識夏溪河的。
“叔好,”夏溪河打招呼道。
“是李二叔啊!”王氏下了馬車,便與剛才認出夏溪河的那人,問候了聲。
“真是二丫啊!你現在可真是氣派了,這都坐上馬車了。”
“這算不得什麼的,”王氏聽到這話,心裏也是美滋滋的,他讓夏溪河把馬車的東西,搬下來。
那些路過的村民,看這一樣一樣搬下來的東西,都羨慕的緊,都開口說道:“二丫你可真孝順啊!這回來,送這麼多東西孝敬你娘老子,他們可真沒白生你這閨女啊!”
王氏聽得他們的吹捧,心裏更是樂的跟什麼似的。
“二丫,你回來啦!”屋裏麵的人聽到外麵的說話聲,不多時便迎了出來。
“嗯!大嫂,”王氏不冷不熱的應道,這態度與剛剛反差太大了。
王氏大嫂到是對王氏的態度不甚在意,她看了看停在門口的馬車,又看了看夏溪河手裏的東西,臉上笑意更濃。忙熱情的招呼著王氏等人進屋。
“妹夫,二丫,你們快些進屋吧,這外頭冷,娘都盼你們來好久了。”
王氏看著她那副嘴臉,嘴角微微的撇了撇。
“妹夫,這東西還是我拿吧!”
“孩子他爹,二丫他們回來啦!你出來搭把手,”王氏邊接過夏溪河的東西,邊對屋裏喊道。
不多時便出來一個稍比夏溪河年長些的壯漢,這人便是王氏的大哥王大壯。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