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嬤嬤,我且問你,你當年為何無故要離去肖府,這裏麵是否可有內情。”
“回老夫人的話,至小姐當年難產而亡後,奴婢便知就有那麼一天,是奴婢的錯,是奴婢不該忘恩負義,害了我家小姐,”周嬤嬤聲聲淚下。
原來當年周氏有孕在身,負責周氏的日常起居的就是周氏身邊的貼身嬤嬤周嬤嬤,按理來說,這周嬤嬤是周氏身邊的得力的嬤嬤,而且周氏對下人也極好的,這周嬤嬤又怎會有加害她之心了,這話就說來話長了。
原來這肖祺華會娶周氏,也是有緣由的,這周氏的母親是肖老夫人兒時的閨中蜜友。再肖老夫人得知往日的密友將不久於人世,而蜜友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自己唯一的女兒,也就是肖錦軒的母親。
肖老夫人原本是想把周氏接到肖家長住的,那周氏雖沒了母親,這父親可是健在的。這接來住,自是明不正言不順的,肖老夫見周氏性格溫和,處事大方有理,便也想著自己的小兒子還尚未成家,便做主給肖祺華訂下了這門親,肖老夫人的蜜友見女兒有了好的歸宿,便也放心的撒手而
這周氏模樣雖說不是特別的傾城,但也算的清秀,又盛在品性溫和,所以還是很得肖老夫人的心意,但當時的肖祺華雖說不厭周氏,但也不是十分喜周氏的,所以在與周氏成親的幾年,夫妻二人倒也是相近如賓。直到肖祺華一次外出經商時,遇到了徐氏,這一切都變了。
這徐氏本是揚州一富商的庶女,這肖家也是與徐府有生意往來的,這肖祺華去了揚州,也會時常去徐府客的,這一來二去的,這肖祺華便與當時還待字閨中的徐氏識得。
要說這肖祺華一外男去徐府做客,這與後院的閨房女子,自是不易碰見的,但若是有人故意而為之,那就自然是好相識的。
這徐氏本是揚州徐老爺的庶女,雖長的美貌,但礙於身份上輸了嫡姐一等,而且徐氏的父親妻妾成群,這子女當然也不會在少數的,而且徐府的當家主母一貫都不喜徐徐氏與她的姨娘,而且她還聽說她父親還聽從嫡母的安排,欲把她嫁給當時揚州的張員外做填房,那張員外都五十有多了,而且都娶了好幾房妻子了,都活不過兩年,但當時徐氏的嫡母本是有意想把徐氏嫁的不得好,又因這張員外的妹夫便便是當時揚州的知縣老爺,徐氏父親為了巴得知縣老爺這門親戚,便也同意了徐氏嫡母的話。
這徐氏自是不肯的,徐氏的姨娘哭過,鬧過,但都不得用,要知道這徐老爺雖寵愛這徐氏的姨娘,但對於能讓自己的人脈更廣,生意更上一層,這犧牲區區一個庶女又算得了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