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秦家院子的老老少少,老一輩中也有是當年做童養媳嫁到荷花村的,也知道給人當童養媳日子難過,所以夏悠然這麼說,圍在秦家院外的那些村民,都對秦老爺與秦婆子投以鄙視的眼神。
“還有我們大越皇朝律法也有明確規定,若夫妻不合,準予和離,雙方孩子去向也可由孩子選擇,妻欲帶子走,且可問子之意願,子同意乎,妻可帶走,裏正老爺,這我可有說錯,”夏悠然覺得這大越律法有些還是很人性話的,不然她還真找不到理由帶走秦大丫她們。
裏正聽著從夏悠然嘴裏說出的律法,對夏悠然更是不敢看輕,要知道大越皇朝至今也才一百多年,有好多還是保持少朝民情風俗,就這大越皇朝律法也是經過改進才頒發的,裏麵有好多條都是經過改理的,都是有提高女性地位的,據說改這律法的還是前皇後,就有大越皇朝傳奇一生的那位皇後,據說當年大越皇朝的第一代皇帝,對這位皇後可謂是寵愛有加,為了這位皇後,遣散所有的後宮妃嬪佳麗,留得皇後一人。
雖這些律法有頒發,但還沒普及到各地,因為大多偏遠山村,還是保留那種古思想,就是那種女子必須三從四德,女子無才便是德,一味的懂得順從的那種思想,所以今天他今天從夏悠然的嘴裏聽得她說起了大越律法,他覺得這女子可謂不簡單,要知道農家女大多都不識字,夏悠然不但識得字,而且還會用律法保護自己。這讓他不得不正視夏悠然。
夏悠然之所以熟知這個時代的律法,也是她與肖府合作後,請肖錦軒幫她找來了有關這個時代的律法書籍,她覺得要想在這個時代生存,那懂得這個時代的律法,還是有必要的。
在荷花村裏正問過秦大丫姐妹倆的意願後,荷花村裏正也做主讓夏氏帶秦家倆姐妹走,至於秦阿牛最後還是選擇了秦老爺子一家。
就這樣夏悠然幾人又坐著牛車回了夏家,牛車上夏大海趕著牛車,一言不發,那常人也看的出,夏大海此時在盛怒,在秦家若不是張氏拉著他,他真想把秦阿牛抓起來打一頓,他是個男人,由於長期在外務工,沒婦人之間這般細心,也從沒人告訴他妹子原來在秦家過的是這般日子,若不是他今天親耳所聽,親眼所見,他一直以為夏玉蓮在秦家最多也隻聽婆婆嘮叨,沒曾想是這般……。
這足以說明夏家的人都比較護短。
坐在車上夏悠然此時心情,也很陰沉,她知道不論在哪個時代,重男輕女的思想普遍存在的,她想她前世之所以被父母拋棄,父母是不是也覺得她是個女孩……,當然這些也隻是她的猜測,她拋去心中的陰霾,幸好她穿到了夏家,至少這世夏大海與張氏都是疼孩子的父母,隻要這樣就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