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那些明鏡中不乏年歲頗老之人,卻也在趙洞庭麵前顯得極是拘謹。
趙洞庭則隻是和旁邊的文祥還有陸秀夫偶爾聊上幾句,聊的,是關於攻打元朝的準備事宜。
這才是對大宋而言至關重要的事。
在元朝這隻猛虎被消滅之前,大宋始終算不得是下霸主。
會議時間到,有鼓聲、笛聲,還有編鍾等樂器的聲音齊響。
這聲音浩蕩、澎湃。
在眾明鏡圍成的圓圈正中間是旗台,一名身披鮮亮金色甲胄的將士撒手將大宋國旗揚出,另一名緩緩拉動繩子。
趙洞庭和文祥、王文富等中樞內閣閣員在這刻都是站起身來,凝視大宋國旗。
大宋國旗飄揚著,緩緩向著旗杆上頭升去。
來自各地的眾明鏡連忙跟著起身。
有大宋國歌的聲音隱隱約約響起,然後越來越洪亮。
趙洞庭當初製國旗、編國歌,讓很多人都不理解,覺得這不過是表麵上的形式,但趙洞庭卻深知其重要意義。
站在國旗下,看著大宋國旗緩緩升起,即便是他,心中也有種油然而生的濃濃自豪感。
等到國歌奏完,大宋國旗也升到最頂端。
趙洞庭坐下去,敏銳的察覺到明鏡們的眼神都些微有些變化。
然後,他向著溫慶書看去。
掛著明鏡台總秘書之職的溫慶書站起來,手捧著文書,宣讀起來。
如這樣的會議場麵,幾乎已經和後世的沒有太大區別。
溫慶書先是逐個介紹過文祥、趙與珞等人,然後正式向眾明鏡宣布,這便是大宋中樞內閣的首批成員。
除去鎮守各地的軍中內閣成員以外,大宋中樞內閣成員基本上已悉數到齊。
再其後,溫慶書又開始給眾明鏡講述明鏡台的職責和職能。
雖然在這之前,朝廷已是派發文書下去。
但現在當著趙洞庭的麵出來,顯然更有信服力。
眾明鏡肯定他們擁有對中樞內閣成員的選舉權和罷免權後,多少還是露出些驚訝之色來。
這幾乎是等於大宋頂尖官員們的仕途將會受他們的製約。
這在以前,絕對是他們連想也不敢想的。
等溫慶書完話,便輪到趙洞庭。
趙洞庭沒有太多的話,這屆中樞內閣成員已經確定,也沒打算再進行選舉。
他隻是讓眾明鏡勿忘職責。
他們都是百姓的代表,隻有他們維護心中的正義,堅守為民請命的初衷,大宋百姓才能夠過上越來越好的日子。
整個明鏡台會議的前半段,可以並沒有太過吸引人的地方。
直到後半段,趙洞庭讓眾明鏡寫關於自己對國政的看法。
這禦花園內才是頗為熱鬧起來。
在這之前,趙洞庭可並沒有過還會讓眾明鏡在會議時寫這樣的東西。
眾明鏡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少不得要議論幾句。
連陸秀夫都露出極為驚訝之色。
隻他明白趙洞庭這是什麼想法,是以沒有多問。
皇上曾過,自家冷暖自家知。
這大宋昌不昌盛、百姓們生活好不好,他了不算,朝廷官員了不算,隻有百姓們自己才清楚。
而眼前這些明鏡們,不就是百姓們的代表?
陸秀夫也很是好奇,想知道這些明鏡們能夠寫出怎樣的問題和建議來。
時間緩緩流逝著。
直到將近兩個時辰過去,這次會議才算宣告結束。
趙洞庭帶著中樞內閣成員們和眾明鏡就在宮中擺下酒宴用膳。
隻在散會以前,趙洞庭讓張庭恩、張破虜將眾明鏡的諫書收上去時還了,明鏡台會議並不會就這樣結束,他還需得和眾明鏡們共同探討治國方針。
而其針對的,就是明鏡們在諫書上提出的問題。
等這明鏡們在用膳離宮以後,趙洞庭帶著中樞內閣成員們到禦書房,開始忙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