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第167章104攻石城郡(下)
連張紅偉都在旁邊感慨,“的確是有些可惜。”
這時,張紅偉卻是忽的拍馬向著軍前而去。
雖明知道幾乎不可能,但他還是想要試試。
洪無和劍十四兩人連忙拍馬跟上。
三人直到軍前,然後又到得離城頭不過百餘米處,就在護城河側。
城頭,柏正信微微眯起了眼睛。
隻最終,他還是並沒有下令士卒放箭。眼神,隻是盯著穿著墨甲,帶著披風的劉諸溫。
從甲胄樣式上就看得出來,劉諸溫在大宋軍中地位不低。
劉諸溫也望城頭,對著柏正信喊道:“我軍破城已是大勢所趨,柏大人何必負隅頑抗?”
柏正信卻並沒有答話,因為他抱著必死之心,已然覺得根本沒有和劉諸溫多的必要。
劉諸溫又喊道:“難道柏大人心中隻有忠義,卻不將城內的百姓們性命放在心上麼?何苦拉著他們也為段氏效死?想來我朝皇上仁政愛民柏大人也是有所耳聞,在下乃是大宋閑軍軍長劉諸溫,願在此替皇上立下誓言,若柏大人率眾投誠,我大宋禁軍必不破壞城內一草一木。若違背誓言,我劉諸溫以性命相償,如何?”
柏正信止不住微微皺眉。
劉諸溫這話的確是到點子上了。
柏正信其實是真正不願這些百姓也跟著在城頭抵擋宋軍的。隻是,他之前卻是沒能將這些百姓給勸下去。
而在城牆上,石城郡守備軍以及百姓中,動容者更多。
若能活,沒誰想死。
大宋這什麼軍長都立下這樣的誓言,在他們想來,其實投降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
隻要宋軍不屠城,管他誰做皇帝,他們還不是該怎樣生活便怎樣生活?
以前張玨率鎮南軍區攻大理,整個過程中都沒有荼毒百姓。這在大理國內可並非是什麼秘密。
這些守軍和百姓們覺得劉諸溫的這些話應當不是假的。
在柏正信沉默的時候,有守軍中將領對著他遲疑道:“郡守大人,要不然咱們……宋國皇帝並非是暴君,也許……”
柏正信的眼神陡然變得淩厲起來,怒視這將領,“不忠不義之徒!你作為將領,食君俸祿,又有和資格這樣的話?”
他眼神掃過城頭上的百姓們,“你以為你和這些鄉親們相同麼?”
但緊接著,他卻是忽的將長劍橫在了自己的脖頸上。
一劍劃過。
長劍跌落到城下,顯得是那般淒涼。
“郡守大人!”
柏正信的身體在眾人的驚呼聲中,向著地麵軟軟栽倒。
投誠,他對不住大理皇室。不投誠,他對不住城頭上的百姓們,所以柏正信做了如阿術那樣的選擇。
他自裁,將選擇的機會留給城頭上的人。
他心中其實已經是選擇偏向於投誠了。隻是以他的性格,卻又不容許自己投誠。
隻大概誰也沒有想到,事情的走向卻是超乎劉諸溫和柏正信兩人的預期。
劉諸溫雖在柏正信自裁的刹那間露出驚訝之色,但心裏,也是大概能推測得出柏正信為何要自盡。
他以為,柏正信自盡,城頭守軍再無心理壓力,必然選擇投降。
可就在柏正信遺體栽倒的瞬間,城頭卻是有守軍中將領大喝:“放箭!”
這無疑是柏正信的死忠。
他將柏正信的死全部歸咎於劉諸溫身上了。在他看來,如果劉諸溫不來城外勸,郡守大人便不會選擇自盡。
有數十支箭矢帶著破空聲向著劉諸溫射去。
這全然是那將領麾下的士卒聽到命令後的條件反射。
洪無身上意境湧現,劍十四長劍舞如瀑。數十支箭矢都在他們兩人近前被絞成齏粉,自沒能傷到劉諸溫分毫。
而緊接著,後麵大宋禁軍陣前便是炮響。
是張紅偉下的命令。
他並沒有在意城頭發生了什麼事,於他而言,城頭守軍敢箭射劉諸溫,這便是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