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洞庭的精兵政策之效,在這場算不得浩蕩的戰事中,可謂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大宋禁軍二十餘萬,或許真有和百萬雄軍廝殺的實力。
這場廝殺,並沒有很快結束。
萬餘人的善闡府軍攜帶人多勢眾之盛,雖然在衝殺過程中飽經摧殘,但後頭到底有大將坐鎮,不會那般輕易潰敗。
而劉諸溫,卻始終隻是盤膝坐在青石上,好似在釣魚的薑太公。
勝負,似乎在他心中早就已有定論。
槍炮聲自始至終就沒有斷絕過。
善闡府軍士卒的損失,不知道要比猛虎、神鼎兩軍大多少。
日頭向著西邊越偏越多。
本就晝夜溫差極大的大理,在這種時候,空氣中便是彌漫有浸人的寒意來。
這股寒意,並未能澆滅廝殺中的熱血。
猛虎、神鼎兩軍主動進攻,又占盡優勢,自是不會撤退。
而善闡府援軍,大概是將領們覺得要是被區區兩千人打得潰敗太過丟臉,軍中也始終沒有鳴金聲響。
直到,張紅偉率著後頭大軍攜帶寒意和殺氣,從官道南側襲來。
雖然隻是約莫兩千餘騎作為先鋒部隊,但這兩千餘騎,卻是讓得善闡府軍的將領們心中泛起濃濃苦意與懼意。
“進攻號。”
坐在青石上的劉諸溫終於首次開口,三個字淡淡的吐出來。
號角聲在密林內忽然響徹。
“殺!”
“殺……”
一聲聲吼。
猛虎、神鼎兩軍士卒不再隱藏,紛紛從掩體後衝殺出來,發起衝鋒。
善闡軍頓時陷入三麵受敵的困境。
軍中主將不知道是何許人,見得此狀,麵色難看,但終究還是下令鳴金。
再打下去,顯然也隻會是徒增傷亡,甚至全軍覆沒在此。
他自是不甘的,可不甘,又能怎樣?
持有神龍銃的大宋禁軍,作戰能力要遠遠超過他的意料。甚至他以前連想也不敢想,這世間竟有如此精銳的部隊。
或許,在持冷兵器廝殺的情況下,隻有全軍皆是下元境以上高手的軍隊,才能發揮出這樣威能吧?
可下下元境高手又有多少?
甘願參軍的又能有多少?
朝廷忌憚江湖,江湖,何嚐又不是始終寧願遊離在朝廷之外。
鳴金聲響。
官道上的善闡府軍沒敢迎上從北麵殺來的輕騎隊伍,率先如潮水般向著南麵撤去。
兩側樹林中已經在和猛虎、神鼎兩軍正麵交鋒的軍卒們亦是紛紛湧出密林,跟在大軍後頭拔腿狂奔。
士氣在鳴金聲響的那刻起便散了,這刻,誰都恨不得爹娘給自己多生兩條腿才好。
劉諸溫從青石上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
從官道北麵疾馳而來的軍卒沒有去追擊逃竄的善闡府軍,在官道上駐足,射殺兩旁密林中躥出來的善闡府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