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寒聞言,臉色並未有什麼變化,隻道:“大理路途遙遠,需要時日。”
他仍是顯得胸有成竹。
趙洞庭心裏卻是不禁嘀咕,不知道秦寒是否打著什麼鬼主意。
他是鬼穀學宮之人,應該是代表著蜀中那股神秘勢力。他們到底是否真心助宋,現在還很難。
趙洞庭手指輕輕叩擊著桌麵,心道:“看樣子不能對大理抱有太大希望。”
可是,張玨在梧州城能夠擋得住也速兒和伯顏的合攻麼?
梧州雖險,可元軍畢竟有足足近四十萬人啊!
若是元軍大軍攻城,陣仗必然不是當初孔元攻梧州時可比的,數十萬人攻城,五萬人很難守得住。
但是,他眼下也並沒有什麼良策。
正如秦寒所,他們現在隻能夠靜觀其變,等待戰局變化。
閑軍駐紮端溪,起碼行動是自由的。若去梧州城側,那可就等於是框進戰爭牢籠了。
而就在這日的傍晚,又從封川傳來消息,元軍伯顏終是向著梧州進軍了。
趙洞庭的心情瞬間凝重起來。
大理可能是靠不住了,現在,就看梧州城能夠擋住元軍多長時間。若是能夠在元軍糧絕之前始終堅守住梧州城,那這場戰役便是勝利的。隻是,這種可能性現在看來並不高而已。
他仍是留在端溪城內,靜靜等著梧州那邊傳來戰報。
翌日黎明時分。
梧州城外忽然接連響起轟雷的炸響聲。
元軍接近梧州城了,已經到得雷陣。
這聲聲的炸響,表明著元軍離梧州城越來越近。隻是,不知道他們是以什麼法子趟的雷陣。
隻約莫過去十餘分鍾,元軍大軍便已壓到梧州城外。
放眼望去,城外盡是元軍士卒。旌旗飄揚,漫山遍野,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人。
張玨立在梧州城頭上,用望遠鏡看著元軍大陣。
在那如同黑雲的元軍陣營裏,他可以看到伯顏的也速兒的中軍所在。
伯顏大軍在梧州城們東側,全軍出動,大軍十五萬。也速兒則在北城牆外,兵力和伯顏相仿。
作為老將,張玨從軍陣的數量上能夠大致估算得出來元軍有多少人。
也速兒還有兵馬呢?
他也得到情報,他的老對手也速兒從夔州揮軍二十餘萬趕來梧州,可現在,也速兒還有數萬士卒呢?
作為南宋最為善守的將軍,雖元軍大軍壓城,但他有自信能夠擋住元軍些許時日。隻是,也速兒的那並不見蹤影的數萬士卒卻讓得他心中有種淡淡的不詳感覺。
戰爭就是這樣,對不在掌握內的東西,總是讓人心生忐忑。
那些軍卒是躲在他處想要阻擊平南和鐔津的軍隊麼?
張玨心裏這樣想著。
這是最大的可能。
隨即,他偏頭往旁邊看去。
在梧州城牆上,已是架滿投石車和弩車,還有擲彈筒。
不過這些投石車較之原來的投石車要得多,隻有一米多高。這是專門用來投放轟雷的投石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