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話半真半假,其實那時候姚氏的身體不好,更多的是教她如何自立,隻可惜她年紀太,沒辦法全然領會。
韓大夫一聽醫書的數量不多,他的眼神黯了黯,後來又想了想,以姚氏一個寡婦的力量,弄來大量的醫書才是方夜潭,她能從什麼渠道弄來?數量不多才是正常的,這更加證明陶姚沒在他麵前撒謊。
“後來怎麼了?你是如何學醫的?”這一直是他最大的疑惑。
自學成才不是沒有,但這世間大多學醫的人都得由師傅領進門,這些年村子裏來過什麼外地人,他焉能不知曉?所以他也不怕陶姚能編出謊話來誆他。
陶姚聽到韓大夫追問,方才又道:“後來我娘病逝了,我就住到有財叔家中,這些年我從來沒有放棄過去研讀那些醫書,每一段字都會默默在在地上寫出來仔細琢磨,直至弄懂為止,這四年來我沒有一懈怠過。”
她在陶有財家被使喚得像狗一樣,哪來的時間讀書寫字?不過這些不重要,韓大夫是個鰥夫,他平常是不可能很關注她從而給她的閨譽蒙塵,正確的來,這四年來她見過韓大夫的次數是屈指可數的,每次都是看到他在出診或匆匆回來的路上。
所以她也不擔心會被韓大夫識破謊言。
“你,你居然如此才?”韓大夫沒想到她真是自學成才的,這不可不令他吃驚。
這實在真的令人難以置信?
要知道陶姚可是正宗的鄉下姑娘,估計去過最遠的路就是到鎮上了,那還是陶謙夫婦活著時帶她去玩的。
陶姚輕聲道,“我爹從就教我讀經史子集之類的書。”
她這話就是表明她從受到的教育與當世的姑娘是不一樣的,讀幾本醫書於她而言不算是方夜潭的事情。
韓大夫這時候才憶起,他在給陶謙看病的時候,確實見過他教育養女讀書的事情,隻不過那時候他隻是好奇地看了看,沒有對此發表過什麼意見,人家怎麼教導女兒輪不到外人置喙。
那時候他隻是覺得陶謙這般教女會把女兒的性子養野了,現在看來他倒要慶幸了,正正因為教育的不同,才讓陶姚給他帶如此大的驚喜。
“陶姑娘,那些醫書,你能不能……”他帶著希冀地目光看著陶姚,一邊話一邊轉動心思得用什麼方式才能讓陶姚同意默寫給他一份。
陶姚打斷他的話,隻見姑娘揚眉笑道,“韓大夫,我當然可以給你默寫一份當參考,不過……”
“紙張筆墨什麼的你不用擔心,這些我全都可以提供,”韓大夫急切地表示道,“陶姑娘,我也不能占你便宜,你能給我默寫醫書供我學習之用,我會付你筆墨錢,不,我會付你一大筆銀子以報答。”
若陶姚的醫書當真如那方子一般奇妙無比,他學了之後醫術肯定會有質的飛躍,這是一場大的造化,眼前的姑娘於他而言與再生父母又有何區別?
“不,韓大夫,我希望你能幫我辦一件事給我當報酬即可。”陶姚搖頭道,她有更重要的事需要這韓大夫幫忙。
有默書這一事存在,她就更有把握擺脫陶有財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