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駿聽了吳知縣念叨的話,有些啞然失笑:“怎的老父母還嫌銀子多不成?”
他沒有經曆過官場,所以對有些事情還不甚熟悉。
國朝吸取前朝的教訓,是不鼓勵地方衙門問民間多收錢,每年各個縣的賦稅都是有定額的,地方官完成即可,又缺口隻要不嚴重也沒事情。
但是若是多收銀子,報上去隻怕落一個與民爭利的彈劾,甚至被寫進考評中,影響升遷使用。
不似後世官府一樣,為了狗的屁可以不管不顧!
如果這次拍賣隻是拍賣兩萬兩銀子,用來去開通運河,倒也沒人說三道四,說不定還會受到褒獎,畢竟吳知縣這次沒有從普通老百姓手中扣銀子出來。
但是多出來的銀子就不好說了,尤其多了一萬五千兩,放在縣衙留給後任顯然不合適,他吳知縣還沒那麼大方。
交上去就會被有心人或者那些個沽名釣譽的禦史彈劾。
再或者被府衙找由頭要過去,吳知縣肯定不痛快。
受到自己私囊也不現實,這些地賣了多少錢,有心人都能算個八九不離十,吳知縣敢拿自己手裏,抓他把柄的人絕對敢寫黑材料!
左右都是為難,索性都花出去,孫師爺就說道:“不如都用到運河上,造價算高點不就成了?”
“兩萬兩銀子是縣衙已經說出去的數額,上下一千兩銀子的浮動可以,超出太多都知道有貓膩……不能在這上麵打主意。”吳知縣搖頭拒絕。
陸駿沒興趣摻合這個,就起身準備告辭:“老父母,孫先生,在下就先告辭了。”
“子良先不著急走,你也幫我看看。”吳知縣儼然把陸駿當成了自己的智囊,隻要搞不定的事情都先想到陸駿。
這也是孫師爺有些不爽的原因,但他也不得不服氣,陸駿腦子確實好使,自己確實比不了。
拍賣會他沒有征求陸駿的意見就匆忙開始,導致中間出了變故,差點讓這場拍賣會流產,吳知縣雖然沒說他,但孫師爺自己也明白吳知縣對他有了點想法。
畢竟自己跟隨吳知縣多年,沒有絲毫建樹,還是遇到陸駿之後,才讓吳知縣看到那麼一點希望。
吳知縣有招攬陸駿當自己幕僚的想法,這點孫師爺是知道,他同時也知道,陸駿也是有入仕的想法,不太可能會追隨吳知縣,所以他哪一點嫉妒心倒沒怎麼表現出來。
為了彌補自己在吳知縣心中的印象,他不等陸駿問,就把這一萬伍千兩銀子的困惑說了出來。
陸駿想了想道:“縣裏還有其他工程沒?不如把這一萬多兩銀子花到那上麵去,又能增加老父母的政績。”
“這怕是不行,運河銀子一到就可以開挖,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百姓本就有怨言;再搞其他工程,根本沒那麼多勞力,還會引起非議……而且天氣也不適合,等來年開春,估計大人也該到別處任職。”
銀子多了也是煩惱,其實愁得是這銀子怎麼花的舒心,無論是留給後任,還是上交朝廷或府衙,都會讓吳知縣心情不爽。
不過論花錢,陸駿倒有幾分心得,他稍稍一想,就說道:“既然如此,不如把銀子都花到運河上!”
“運河滿打滿算也就兩萬兩銀子,往高了開再多五千兩,根本花不完這麼大銀子。”孫師爺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