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癡人說夢(1 / 2)

每次提筆,總要寫點什麼。

我可能是個癡人,總喜歡說夢。

或許表麵成熟,但內心,還是有那麼一丟丟曾經的稚嫩吧。

倒不如,趁醉來“指點指點江山。”

我可能和大多數人不同。

很少人在小時候會經曆“開竅”這一現象。

開竅的表現,一般表現為:頭腦忽然清醒、或者忽然生出自己的主見。

和叛逆期不同。

叛逆期的誕生是因為脾氣。

而開竅,卻是徒增智慧與主見。

我很羨慕那些開竅了的人。

他們聰明機智,反應能力快,學習能力強,腦子顯得特別好使,情商很高。

而叛逆期的隻是惡趣味的對著幹的態度,卻不招人喜歡。

我大概很難開竅了吧,到現在還渾渾噩噩,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裏。

嗬嗬。

很好奇我為什麼要提到開竅嗎?

因為我認為的開竅,是一種其他方式的解釋。

靈魂也好,磁場也好。

有些人在出生以後,靈魂和身體就合二為一,所以這就是特別優秀的人。

這種人從小就聰明,機靈,學習能力強,就是人們口中的神童。

再一種便是後來開竅的,一般體現在二十歲之前。

就比如說,一個人十三歲還渾渾噩噩,笨手笨腳的,但十四歲的某一天,他突然開竅了,那他就野雞變鳳凰了。

這種不是在娘胎裏就開竅的,便是第二種。

稱不上神童,但開竅以後,也能落個天才的稱號。

第三種,便是不會開竅的人。

這種人便是俗語中,有誌吃誌,無誌吃力的那種了。

他們甘於平凡。

不,或許,他們就沒覺得自己能變得很偉大。

這種人,多的幾乎是人類的基數。

上麵多多少少提到了開竅的表現。

那開竅的原理是什麼呢?

按照迷信的角度來講,就是三魂七魄歸位,肉體和靈魂合二為一,身隨意動。

而未開竅的身體,隻是一副肉身,渾渾噩噩。

沒有聰明和智慧的靈魂驅動。

當然,這是所謂迷信的說法。

鬥膽以科學的方式解釋,便是腦電波散發的磁場與肉體達到共振,使人這個“機械”運轉的更快更厲害了。

兩種學術都能解釋通,但我一直更願意相信所謂的“迷信。”

難道是因為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東西的原因嗎?

當然不是。

你若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去細細品讀其中的內容,便能為你打開一片新天地。

那些前輩的書中,已經將人生,甚至天地,甚至萬物規則等,已經詮釋的淋漓盡致了。

當你讀完四書五經,讀完道德經,你的視野,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小生不才,奈何那些東西一個都沒記住。

別人過目不忘,我是過目就忘。

我聽說過聞名於世界的相對論。

但我認為太極陰陽,便是最早,也是我們祖先提出的相對論了。

太極,一半為陽,一半為陰。

又或者說,一半為正,一半為負。

這,便是對。

假如你有一個東西,你大可把它放到太極陰陽上,便可找到它的相對的部分。

甚至一件事兒也可以。

舉個栗子。

一件好事,你可以把它放到陽,或者正的那部分。

而它相對的,也就是一件壞事,你可以把它放到陰,或者負的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