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長江之南。
江南如詩,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唱不盡世事變遷,涯落幕,煙墨盡處,俱是血染風采。
曆磨難,經繁華,以滄桑為飲,年華果腹,世事變幻,無窮無際,無數英雄豪傑,在神洲大陸掀起驚地、泣鬼神的序幕,一場曠古絕今的人魔大戰,比地間任何災難都更加無情,更加慘烈……
建康城,宮殿台城,壯麗巍峨,殿閣崇偉。
雪花瘋狂的咆哮著,打在臉上如同針紮一般,冰涼刺骨。
殿閣至高處,一個年逾六旬老者僵立於此,狂風吹起散亂的銀發,飽經風霜的臉上,刻滿了溝壑縱橫的皺紋,閃著淩厲的目光……
老者伸出猶如枯枝的手指,握著赤霄劍橫於脖頸間,寒光閃爍,鋒芒畢露,失敗帶來的恐懼與絕望籠罩周圍,泛黃的皮膚襯著夕陽的餘暉,他喃喃自語道:“一切都完了,毀滅了,就這樣告別吧……”
言罷,欲揮劍自刎。
一聲悠揚的鍾響,在地間激起深沉而宏大的回音。
老者一個激靈,赤霄劍緩緩放下,望向都城南郊,本已經絕望的眼神再度燃起熊熊烈火……
南郊,旌旗密布。
禮部官員祭告地宗廟後,蕭衍在先帝和神靈的牌位前禱告。
“吉時到。”太監高聲喊道,鍾鼓齊鳴,文武百官身著禮服,分別跪於禦道兩側。
蕭衍,年紀不到五十歲,穿著一件黃色袞服,長袍上繡著滄海龍騰圖案,衣袖被風帶著高高飄起,腰間係著一條寬大的玉帶,挾著神般的威儀和與生俱來的高貴,散發出威震下的王者之氣。
他登上祭壇,向地禱告:“皇帝臣蕭衍,祭祀地神祗,昭告皇後土:齊國數已盡,命歸屬蕭衍。上令衍統轄萬民,命不會永遠屬於一個國家,皇帝亦不會永遠歸於一個家族……為帝者應恩澤四海,遍及下百姓,使國家繁榮興旺……
臣蕭衍德行寡薄,如今統轄下,隻願夙夜不忘初心,誠惶誠恐當好皇帝。恭敬地選擇好良辰吉日,準備好祭大禮,升起祭壇,接受齊朝皇帝的禪讓。昭告上,為下萬民降福祉,讓我大梁國祚綿長,繁榮昌盛,敬請地神祗享用祭品。”
“禮畢!”
禱告結束,蕭衍寬寬的濃眉下邊,閃動著一對精明、深沉的眼睛,嘴角微揚,緩緩地吐了一口氣,他正襟危坐,環顧四周,示意儀式開始。
鴻臚寺官員高喊行禮,文武百官依次進入,行五拜三磕頭大禮。
掌印太監托起國璽,重重壓在冊封詔書上,鴻臚寺官員手執詔書宣讀:“奉承運,皇帝詔曰,應順時,受茲明命……今有侍從李吉,盡心竭力,精世忠臣,輔佐有功,深慰朕心,著即冊封主書一職,掌管下文書,欽此!”
百官中走出一位年輕官員,氣宇軒昂,俊美絕倫,五官輪廓分明,猶如精心打磨的雕塑,幽暗深邃的眼神,顯得狂野不拘,邪魅性感,身材挺秀高頎,站在那裏,不出飄逸出塵,仿佛人一般。
“臣李吉領旨,謝主隆恩!”李吉俯首跪拜。
“李愛卿,平身!”蕭衍看了年輕官員一眼,威嚴的眼神瞬間充盈著慈祥、和藹甚至還有一絲的憐愛之意。
祭禱告儀式結束,百官紛紛向李吉賀喜,在人頭攢動的廣場上掀起了一陣騷動。
“李主書文韜武略,冠絕古今,年少有為,真了不起!”
“李大人文比子建,貌似潘安,才貌雙全,真是羨煞旁人!”
“是啊,如此氣宇軒昂、博學多才真是難得……”
“恭喜!日後定前途無量……”
……
“我隻是盡一切努力,去做一個臣子應該做的事,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作為!”望著百官紛紛前來賀喜,李吉不禁一怔,唇角帶著一抹淡淡的尷尬。
周圍陣陣的喝彩以及恭維聲,傳進李吉耳中,如一根根利刺狠狠地紮進心裏,使得他的呼吸有些急促。
李吉緩緩抬起頭來,漆黑的眸子木然地在周圍官員身上掃過,他嘴角的微笑,似乎變得有些苦澀:“這些人,都是如此刻薄勢利嗎?難道忘記三年前的他還是一個遭盡冷落、不屑與嘲笑的生廢材嗎?如今,他們想要用違心喝彩和虛偽恭維來抹去往事嗎?這世道,變臉比變還快……”
無奈地一笑,朝著官員拱手作揖,李吉隨著梁武帝蕭衍回宮。
宮殿門口,一位侍從急忙走到李吉身旁低語道:“聽蕭鸞從尚方獄逃走了,真是個邪惡的老頭!”
李吉停下腳步,神情頓時凝重起來,臉色鐵青,嘴角忍不住抽搐了幾下,碩大的手掌微微顫抖。
侍從眉頭一皺,麵露恐懼,心翼翼注視著李吉的表情變化,放慢語調:“那個恐怖的瘋老頭……會不會來報複李大人您呢?”
“讓別苑閣樓裏所有侍衛都撤掉吧!”李吉望著遠處,雙眉緊鎖,漆黑的眸子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晦暗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