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選妃記(1)(1 / 1)

晉朝,永康二十四年。

初秋時節,是永康帝給他那幾個成年皇子選妃的日子。

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近些年永康帝是深有體會。

好在他治國的手段還不錯,國庫暫時還養得起這些如狼似虎的皇子們。

算起來,他膝下已成年的皇子就有六個。

大皇子二十三,六皇子十八,每個拎出來都是一表人才,衣冠楚楚。

可永康帝就是能感覺到他們看過來時眼神深處對皇權的極度渴望。

每每都令他如坐針氈,輾轉難眠。

最能體現這一點的,就是這六人無論早就成年的還是剛成年的,都不著急納妃。

哼,一群熊孩子!

以為朕不知道你們在想什麼?

無非是盯著太子的位置,等著娶個能配得上這身份的太子妃鞏固地位!

休想!

白日做夢!

別說門,窗戶都沒有!

每當想到這點,永康帝都氣得鼻孔冒煙。

就算是正躺在最美貌妖嬈的柔妃床上,也能立刻跳起來。

立在寬大的床榻上,用指點江山氣吞山河的氣勢氣兒都不喘地罵上半夜.

毫無一國之君該有的儀態。

而剛剛還嫵媚惑人的柔妃一看陛下又犯病了,照舊一溜煙縮進床角。

永康帝一直罵夠喝下安神茶,便會伸出手熟門熟路地撈過她倒頭就睡。

柔妃悠悠地長出一口氣,並暗自發狠。

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等兒子當上太子,就讓這老東西駕崩!

如此到了次日,宮中便會傳出昨夜陛下又大發雷霆痛罵不孝子的流言。

關鍵是永康帝每次罵都不點名道姓,誰也不知道他罵的究竟是哪個。

或者說每個都罵了,一開口就橫掃所有人。

於是,每到這個時候,皇子們人人自危,生怕父皇罵的是自己。

說不定自個那點小伎倆已被神通廣大的父皇陛下知曉,隻是引而不發……

皇子們個個草木皆兵,戰戰兢兢。

第一時間收攏羽翼,等著永康帝平息這波怒火再小心翼翼地試探。

幾次三番之後,永康帝先受不了了。

老狐狸搖著無形的尾巴,心中頓生一計。

既然都不願意成親,不如來個釜底抽薪——每人塞個媳婦兒,讓他們先自己鬥去!

於是,便有了這場選妃盛事。

永康帝力排眾議獨斷專行地下了聖旨。

京中官職在四品以上或有爵位在身的官員,家中隻要是沒有婚嫁的適齡少女都要參選。

再加上一些想盡辦法把女兒送進京的外地官員,其陣仗之大可想而知。

一時間,“幹爹”“幹娘”七大姑八大姨這類親戚就像菜市口的大白菜,滿地亂跑。

隻要能與符合條件的官員扯上關係,就算是叫祖奶奶也有人排著隊搶。

故而到了選妃這日,皇宮幾乎真成了菜市場。

各種風格的少女任君挑選,別提多熱鬧了。

好在永康帝也不是真的想折磨死他的兒子們。

非常人道地讓宮中負責選秀的太監嬤嬤們先進行了兩輪初選。

將那些實在看不過眼有明顯缺陷的淘汰掉。

剩下的便進入複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