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南端茫茫大海上,有一個孤島名為忘憂島。忘憂島三麵環山,形成一個中心盆地。雖處茫茫大海,卻得每日海風徐來、嵐氣繚繞,可謂人間仙境,更是修身養性極佳的地方。
在盆地之中有一座浮雲閣,浮雲閣雖然隻是幾間簡單的房舍,但看似簡單的構造,實為罕見木材所建。坡壘為棟,子京為梁,青梅劈扇成門,綠楠雕刻作窗,連散落房頂的茅草,也泛著一層碧玉般的油光。
浮雲閣閣主原是大陸最大的門派——玄靈派的傳奇人物,人稱無憂子。十八年前,在一場腥風血雨之後,無憂子隱遁江湖,來到忘憂島,建立了浮雲閣。但他不是孤身前來,還帶著一個尚在繈褓之中的嬰兒——餘風。
“風兒,該出發了!”無憂子站在浮雲閣門前,朝著偏房喊道。
“來啦師父!”年輕爽朗的聲音回應道。隨即一個樣貌清秀,身形健美,頭束混元髻,身著白色道袍的少年,歡快地從偏房跳了出來。
少年就是當年的嬰兒餘風,已經十八歲的他依舊稚氣未脫,跑過來便緊緊抱住了無憂子的衣袖,燦爛地笑道:“師父,你突然說要去大陸,我很多東西還沒收拾呢!”言語中有些遺憾,但更多的還是欣喜。因為這畢竟是十八年來,他第一次離開忘憂島。
無憂子沒有掙脫餘風,也沒有理會他,深邃的雙眼緊緊地盯著遠方,似乎可以看穿大海,看到那個他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
是啊,整整十八年了,無憂子也是第一次回大陸。這個看似突然的決定,其實他想了很久很久。他曾想在忘憂島渡過這一生,遠離那個紛爭不斷、恩怨糾纏的世界,因為他早已看透,也早已放棄。但看見餘風一天天長大,每當餘風好奇地向他詢問大陸的情情種種,尤其是餘風問起自己的身世來曆,無憂子又總是於心不忍。
無憂子轉過身來,安詳地望著餘風道:“風兒,師父帶你回大陸,但以後還是要靠你自己,記住師父之前的話,是非恩怨,皆因執念,切莫被情緒迷惑了眼睛!”
餘風看著無憂子認真又有些哀傷的表情,深知師父的用心良苦,便認真嚴肅地回應道:“師父的教誨,弟子謹記在心!”
無憂子欣慰地點了點頭,便不再說話,長舒一口氣,帶著餘風,像戰士奔赴沙場一樣,仰頭挺胸地向前走去,向餘風夢寐以求的那個大陸走去,向繁華卻又殘酷的世界走去。
“師父,為什麼不用瞬身術,還要坐船?”坐在船艙的餘風不解地問道。
忘憂島距離大陸乘船需要三天三夜的時間,耗時太久不說,還有可能遇到風浪。雖然憑借無憂子的功力,不能利用瞬身術直接到達此行的目的地——玄都,但至少可以大大縮短時間。
“你要是著急,可以先走!”無憂子正閉著眼睛打坐,輕輕道。
“師父,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瞬身術隻能有十丈的距離,我自己先走,不直接掉海裏了”餘風一臉無奈,又嬉皮笑臉道,“既然師父不著急,徒兒也不著急,我就好好陪著師父。”說著,餘風也盤膝而坐,手心向上,雙手疊加,橫在丹田處,閉目打坐起來。
無憂子沒有接話,但餘風的一句話也確實引起了一個糾纏他多年的疑惑。自己的這個徒弟,天生聰慧、博聞強識,早已將十二心經、三十六道法、七十二相功這些修真經典爛熟於胸,更早在十二歲那年破天荒地開了心靈之門。
開心靈之門是每個人族修真的第一步,隻有開了心靈之門,方可使靈力貫穿全身,才能運用靈力修煉更高層次的道法和相功。而人族千百年來,能在十四五歲打開心靈之門的人,已是天縱奇才寥寥無幾,像餘風這樣在十二歲便打開了心靈之門的人,人族有史以來還沒有出現過。讓無憂子疑慮的是,餘風早早地開了心靈之門,卻遲遲不能突破修真的第一重,也著實奇哉怪也。
無憂子緩緩睜開眼睛,望著這個令他欣慰又心生憐惜的徒兒,無奈地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