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泰蘭和她的前鋒部隊日夜兼程、馬不停蹄終於趕到了阿爾泰山口。現在,山口兩側的阿蘭軍隊和獫狁軍隊已經處於對峙狀態。在泰蘭抵達後,她並沒有立刻組織軍隊對東山口發動進攻。相反,她對山口的阿蘭和月氏軍隊改變了部署。她讓德克西拇統領薩伏羅重騎兵繼續駐紮在西山口一帶,配合月氏步兵一同守護住陣地。
而後,她將山口附近的其他阿蘭軍隊全部集結起來,然後,她又派人通知正在向阿爾泰山口趕來的阿蘭軍隊向阿爾泰山北進發。現在,她要複原一次攣鞮頭曼的戰術。由於,月氏和薩迦援軍趕到,原本駐紮在山西的獫狁人現在已經原路返回了阿爾泰山以東。所以,在道路上,雖然泰蘭和她的軍隊發現了大量獫狁人走過的痕跡,但是,卻沒有受到獫狁人的騷擾。很快,泰蘭和她手下的九萬阿蘭軍隊就出現在阿爾泰山東邊。她沒有向南折進。而是帶領手下的軍隊繼續向東挺進。她的目標應該在攣鞮頭曼的背後,而不是直接與攣鞮頭曼決戰。
在泰蘭和她的軍隊在越過阿爾泰山向東行進五天後,他們終於與前來支援攣鞮頭曼的狄戎族的軍隊遭遇了。雙方經過一場血戰。狄戎部族的軍隊被擊潰,他們向東潰退。而泰蘭的軍隊,則轉向西行進。他們的目標就是攣鞮頭曼的身後。
這時候,獫狁斥候也把自己身後發現大量騎兵的消息通報給了攣鞮頭曼。這對攣鞮頭曼來講是個無比驚駭得消息。畢竟,現在的亞洲草原和高原地帶已經被獫狁人統一了。現在,在那裏不應該再有大規模敵對的騎兵。
攣鞮頭曼想到這些騎兵可能的主人不是阿蘭人,而是屬於華夏族的秦人或是趙人。這些華夏族才是他們獫狁人長期和天生的敵人。在整個獫狁人的曆史上,他們幾乎一直在跟華夏族作戰,直到他們被華夏族從蒙古利亞草原趕走。
由於自己的身後,可能出現了華夏族的騎兵,所以,攣鞮頭曼隻得脫離了同阿蘭人和月氏人的接觸。他的軍隊撤離了阿爾泰山口,然後迎著泰蘭騎兵行進的方向進發。很快兩軍就在現在的新疆和甘肅交界的地方遭遇了。
這是一場曆史上沒有記載過得大戰。但是,這場戰爭卻改變了獫狁人繼續向西統一整個歐亞草原的命運。
在戰鬥中,兩支草原雄師都按照他們慣常的鬆散陣型排列。與獫狁人稍有不同的是阿蘭人的軍中還有部分從阿蘭城一路跟來的薩伏羅重騎兵,現在,他們也都穿戴整齊。在行軍的途中,薩伏羅重騎兵的甲具是有幾匹馬或是戰車來馱運的。
在阿蘭人一側,現在是以薩伏羅重騎兵為中心的陣型。顯然,阿蘭人期望通過薩伏羅重騎兵的強力衝鋒來突破獫狁人的防禦。在薩伏羅重騎兵的周圍就是各色得重騎兵和輕騎兵。
而獫狁人則是鬆散的騎兵排列,他們的戰術依舊是利用雙軍接觸後,向外鬆散前進,包抄殲滅敵軍。這種戰術,在他們與月氏人的戰鬥中屢試不爽。
兩軍在草原上迅速接近。先是密集得羽箭向兩側得騎兵飛去。而後,就是雙方騎兵的對衝劈砍。從戰術部署上,應該說攣鞮頭曼要比泰蘭成功了許多。因為,攣鞮頭曼的騎兵運行速度很快,還不等慢速的薩伏羅重騎兵進入戰場。獫狁人與阿蘭人就完全搏殺到一起了。但是,在戰鬥的意誌上和戰術的貫徹上,攣鞮頭曼就遠遠沒有泰蘭的軍隊來得強烈了。畢竟攣鞮頭曼的軍隊已經經過了連番得惡戰,現在他們已經很是疲憊了。而且,獫狁人的軍隊從紀律上來講他要比泰蘭的軍隊更差一些。因為,攣鞮頭曼的軍隊當中大多都是新近征集的外部落軍團,而泰蘭的軍隊則相對單純,而且這些人大多是參加過斯基泰戰爭的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