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第一扇門(1 / 2)

鮮血順著我的嘴巴慢慢流淌進咽喉,我嘴唇幾乎不能說是嘴唇了。我往前爬了一步,黑洞洞的什麼也看不清,一手模了一把血。自己把自己嚇了一跳,原來那是剛才自己嘴唇破了的血。

晨研露吧嗒,打開了手電筒。我的視線頓時清楚又明朗了起來,他忽然伸手到我麵前,遞給我一個醫用一次性口罩,我不解的帶上。

回頭看他,他已經帶上了。說:“這裏空氣非常不好,我看他們出來的時候都帶口罩,就準備了。”

我點點頭,他示意我趕快向前走。我們站起來,我接過另一個手電筒,摸索著四處查看。這裏完全不同於上麵,兩邊的通道全是石頭,所以到了夜晚在還沒有暖和的春天裏,非常寒冷我真後悔自己穿的這麼少,哆嗦著往前走。

大概還需要走一點,我們沒有看到有門或者任何堆放資料的地方。

研露看我怕冷,把他的外套霸道的仍給我。我看著他,在這黑暗的隧道裏,看不清他的五官。我說了句謝謝,繼續趕路。

走了大概十幾米,我們看到了一個通風口。是的,走了這麼多步,隻看到一個通風口。我不禁在心裏咒罵學校變態,為何把資料放在這種地下室。

研露搶走到我前麵觀察那個通風口,不到十幾厘米大。剛進來,感受到的冷風大概就是這個口和門相互呼應的緣故。我問別墨跡了,天亮了就麻煩了。他點頭,我們繼續往前走,不忘看了一眼手表。時間是十點整,如果順利,我們可以在天亮之前出去。

又走了幾步,就到了頭。前麵是石頭,左邊和右邊分別有兩條道。我看看晨研露,他也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我肯定他在糾結到底走哪一條,我拍拍他肩膀說:“要不你走一條,我走一條。找到資料庫,就短信聯絡。”我拿出手機,發現無信號。搖搖頭,說:“手機沒有信號,行不通了。”

他說:“不行,我感覺不妙。我們不能分開,你選一條。”

我165的身高,抬頭看著178的他。仿佛再跳一下,石頭就可以被頂到。晨研露把難題拋給了我,我隻得硬著頭皮選一條。

“走右邊吧。”我走進去,看了看他,他跟在我後麵朝右邊走。我發覺這分開的兩條小道,不如主道高。反而很狹窄,隻能一個人通過。

我發現,手電筒的光照向遠方一望無邊。完全看不到頭,心裏開始緊張,感覺像是進了隧道一般。

研露在我身後說:“小心看著腳下。”

“恩恩。”

就連說話也有了回音。

我們又繼續走,走了十幾米,就在我懷疑已經在地下走出了學校時,我們看到了三扇門!我眼前一亮,心想,可算被我們找到了。

到了這兒,道路逐漸寬敞,已經可以兩個人通過。我們小跑到三扇門麵前,這裏呈“T”形,現在已經可以站四五個人了,空間很寬敞。我們對視兩眼,決定先從第一扇門下手,開始。

終於要打開了,這門沒有鎖。晨研露一開就開了,然而,撲麵而來的一陣潮濕讓我倆隻想作嘔。這種味道,在圖書館的角落裏也可以聞到。隻是味道沒有那麼大,這是書腐爛和常年不見陽光受潮的現象。研露踏進去一步,我看到地麵已經從石頭變成了地板磚,我才確信這還是大學。

他進去,手電筒的光照亮整個屋子。大概有四十平方米,對於地下室來說已經不是很小了。我也走進去關上門。麵對我們的是一個一米六左右長橫放的箱子,看起來像一座棺材。兩邊都是木頭製作的書架,書都非常不整齊的橫放著。如果這要翻閱,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你要一點點搬下來,不同於豎著放在書架上的書,你隻需要看看書的一邊的名字就可以走馬觀花的尋找。

“看樣子,他們搬進這些書籍,已經不打算翻閱了。這不是資料庫,而是地下室。”研露抽出一本幾乎被腐蝕的書,看了看發現是人體醫學,繼續道:“而且這也不是資料,而是醫學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