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雁山怪人(1 / 2)

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潵落在雁山的西側,林海被映成一片醉人的紅黃。落葉滿山,卻是多了秋日的寂寥。山下百戶農家升起嫋嫋炊煙,炊煙也被映成紅黃色,像一位溫柔可人的妻子,穿上羅裙等待入山的丈夫歸家。

在村子東邊有一座破廟,離村子有一段距離。村裏的男人上山砍柴打獵都要經過這座破廟,廟裏供著一尊山神,以前村裏人上山都會先拜山神,廟裏香火雖說不是很旺,但還說得過去。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村裏的人都不再去廟裏上香。反而繞過土地廟。有人說是土地爺觸犯了玉皇大帝,不能再拜了;也有人說土地爺被妖怪吃了;甚至說土地廟裏發生了不祥……

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村裏人都不知道。就這樣土地廟沒有人打掃,年久失修,經過風吹雨打慢慢地破敗下去,成了一座破廟。

直到有一天清晨,一個農夫上山經過破廟,突然發現破廟門前坐了個人,那個人披散著頭發,看不清五官,穿著一身破爛的道袍,左邊的袖筒勉強的掛在手臂,脖子上卻掛著一串佛珠,佛珠有大有小也不是渾圓的,少了好幾顆,看起來不倫不類。

農夫看到那個人影,又想起村裏流傳的種種關於破廟的傳說。心生冷汗,感覺褲腳發寒,破廟上麵幾隻烏鴉盤旋,發出怪異的聲音,農夫感到有什麼不祥的東西向他靠來,扔下肩上的鋤頭就跑回村裏。

村裏的男人知道這件事後,結伴去了破廟,也看到那個人影,但他們除了感覺這個人有點怪之外卻沒發現其他不對的地方。嘟囔了幾聲“怪人”後就上山了。

怪人的出現對村子的生活並沒有多大的影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也沒有因此而發生改變。“怪人”從來沒有進過村子,白天的活動範圍似乎隻有破廟附近。日久天長,怪人在村民印象中慢慢淡去,也就在茶餘飯後偶爾提及。怪人從哪裏來,是何許人,村裏人都不清楚,當然也沒有人關心這樣的事情。

……

“王老頭,今天打的柴不少啊,能換不少錢吧。趕明兒咱一塊去金鼎城賣了吧。”

“你也不賴啊李老漢,逮到這麼多兔子,回家圈起來生兔仔子,來年再去賣。”

“哎,李老漢你看,那怪人在那看太陽呢!你說他是傻了還是瘋了。”

“鬼知道,不過他來著破廟也有三年了,挺安分的,也沒啥。”

迎著夕陽,王老頭跟李老漢望向怪人,隻見怪人坐在破廟頂上,麵朝夕陽,全身沐浴著紅黃色的朦朧,長發隨風飄起,發尖指著日落的方向。從他的身上仿佛能感受到歲月的滄桑,時間的輪轉。

“有什麼好看的,快回去吧,家裏婆娘還等著咱上炕。”李老漢有些不耐煩,催促王老頭快點走。

王老頭看了半天也沒趣,背起柴火跟著李老漢回村。

怪人沐浴在夕陽的餘輝裏,沒有理會身後離去的農夫,透過濃密的頭發望著殘陽。

“今天的殘陽怎麼這麼紅?像血一樣,夕陽中飄散著血腥的味道……”低沉的聲音從怪人嘴中傳出,隻有他一人能聽見。

“殘陽如血嗎?”

……

夕陽一點點的沉落,怪人的影子被拉的很長,斜斜的印在身後的土地上,天色暗淡,夜幕降臨,萬家燈火。

……

凡人的世界就是如此的短促,伴著三聲雞鳴,一夜的時間轉瞬過去,第一縷霞光照進村莊,大地迎來光明,百戶農家開始了新的一天。

“王老頭,進城了,快出來嘍。”

“一大清早瞎嚷嚷什麼,俺家的雞都被嚇得不生蛋了,你可得陪俺。”

王老頭揉著睡眼對著李老漢抱怨幾句,手裏卻不含糊,麻利的捆好柴火抗肩上出門了。農民吃飯靠的就是勤快,懶人不是被餓死就去當乞丐,這是祖祖輩輩得出來的道理。

村子離金鼎城比較遠,差不多有一個時辰的腳程。一個時辰說快也快,王老頭和李老漢嘴裏嚼著婆娘帶的幹糧,天南海北的胡扯一通。就快到地方了。

“我說李老漢啊,不大對啊,我記得前麵有賣茶的老頭啊,他下雨天都在賣,今個兒天這麼好,怎麼就沒來呢?”王老頭指著前麵的空地,些許疑惑的問道。他們平時趕到這都要喝兩杯涼涼身子,雖然現在是初秋,天慢慢涼下來了,但是走了這麼久還是汗流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