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周南(1 / 3)

國風·周南

南,一說為地名,《韓詩序》說:“南,國名也。其地在南郡、南陽之間。”方玉潤《詩經原始》說:“竊謂南者,周以南之地也。大略所采詩皆周南詩多,故命之曰《周南》。何以知其然耶?周之西為犬戎,北為豳,東則列國,惟南最廣,而及乎江漢之間。”成詩時間大抵在西周末、東周初年,周王室動遷前後的作品。

關雎

這是一首描寫古時貴族青年戀上采荇菜的女子,卻始終“求之不得”的故事,隻能將戀愛與結婚的憧憬寄托於想象中。聞一多《風詩類鈔》:“關雎,女子采荇於河濱,君子見而悅之。”

【正文】

關關雎鳩⑴,在河之洲⑵。窈窕淑女⑶,君子好逑⑷。參差荇菜⑸,左右流之⑹。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⑺。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⑻。悠哉悠哉⑼。輾轉反側⑽。參差荇菜,左右采之⑾。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⑿。參差荇菜,左右芼之⒀。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注釋】

⑴關關:水鳥鳴叫的聲音。雎鳩:一說魚鷹。《詩集傳》:“雎鳩,小鳥,今江淮間有之,生有定偶。”⑵洲:水中的陸地。⑶窈窕:美好的樣子。善心為窈,美狀為窕。⑷君子:這裏指女子對男子的尊稱。逑:配偶,匹也。⑸參差:長短不齊的樣子。荇菜:一種多年生的水草,葉子可以食用。⑹流:“摎”的假借字,意思是選取,擇取。⑺寤寐:意為夜夜。⑻思:語氣助詞,沒有實義。服:思念。⑼悠哉:長長的憂思。⑽輾轉反側:臥不安眠。⑾采:摘取。⑿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時的弦樂器。友:愛。⒀芼:采摘。

葛覃

這是一首描寫少女身處異地,想要回家探望父母的詩,質樸地表達了少女對於父母深切的感激和牽掛。方玉潤《詩經原始》:“蓋此亦采之民間,與《關雎》同為房中樂,前詠初昏,此賦歸寧耳。”

【原文】

葛之覃兮⑴,施於中穀⑵,維葉萋萋⑶。黃鳥於飛⑷,集於灌木,其鳴喈喈⑸。葛之覃兮,施於中穀,維葉莫莫⑹。是刈是濩⑺,為絺為綌⑻,服之無⑼。言告師氏⑽,言告言歸⑾。薄汙我私⑿,薄澣我衣⒀。害澣害否⒁,歸寧父母⒂。

【注釋】

⑴葛:葛藤,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纖維可以用來織布。覃:長。⑵施:蔓延。中穀:穀中,即山穀當中。⑶維:語氣助詞,相當於“其”。萋萋:茂盛的樣子。⑷黃鳥:黃雀。⑸喈喈:鳥兒鳴叫的聲音。⑹莫莫:茂密的樣子。⑺刈:用刀割。濩:煮。⑻絺:細布。綌:粗布。⑼服:穿著。無:心裏不厭棄。⑽告:告訴。師氏:女師。古者女師教以婦言、婦德、婦容、婦功,居祖廟或宗祠。⑾歸:指回娘家。⑿汙:洗去汙垢。私:內衣。⒀澣:洗滌。⒁害:何,什麼。否:不。⒂歸:回家。寧:使……安心。

卷耳

這是一首表現思念,描寫愁苦的詩,詩中婦人思念遠行丈夫的感情真摯動人。戴震《詩經補注》:“卷耳,感念於君子行邁之憂勞而作也。”

【原文】

采采卷耳⑴,不盈頃筐⑵。嗟我懷人⑶,寘彼周行⑷。陟彼崔嵬⑸,我馬虺隤⑹。我姑酌彼金罍⑺,維以不永懷⑻。陟彼高岡,我馬玄黃⑼。我姑酌彼兕觥⑽,維以不永傷⑾。陟彼砠矣⑾,我馬瘏矣⒀,我仆痡矣⒁,雲何籲矣⒂!

【注釋】

⑴采:采了又采。卷耳:野菜名,又叫蒼耳。⑵盈:滿。頃筐:淺而容易裝滿的竹筐。⑶嗟:語氣助詞。懷:想,想念。⑷寘:放置。周行:大道。⑸陟:登上。崔嵬:高山。⑹虺隤:腿軟不能行。⑺姑:姑且。金罍:青銅酒杯。⑻維:語氣助詞,無實義。永懷:長久思念。⑼玄黃:馬因病而改變顏色。⑽兕觥:犀牛角做成的大酒杯。⑾永傷:長久思念。⑾砠:多土的石山。⒀瘏:馬疲勞而生病。⒁痡:過度疲勞。⒂雲:語氣助詞,沒有實義。何:多麼。籲: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