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呼吸係統病征(1 / 3)

第一章呼吸係統病征

人體呼吸係統主要由呼吸道和肺部組成。呼吸道又包括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肺位於胸腔,左右各一,覆蓋於心之上。肺有分葉,左二右三,共五葉。肺經肺係與喉、鼻相連,故稱喉為肺之門戶,鼻為肺之外竅。

呼吸係統這些器官共同幫助人體執行身體內部和外界的氣體交換,而這個交換的過程,則被稱為“呼吸”。當這個係統出了問題,就會出現聲音嘶啞或者失聲,或者咳嗽,或者胸痛等。如果這些症狀沒有引起我們注意,它們就會越來越嚴重。當聲音嘶啞很久都沒有好轉,並出現新的病情時,那麼我們就要當心是否發生腫瘤病變了。

一般來說,在呼吸係統發生病變以後,容易形成腫瘤疾病有甲狀腺惡性腫瘤、頸段食管癌、肺癌、鼻咽癌、喉癌、縱隔腫瘤、支氣管癌和淋巴瘤等。

1.聲音嘶啞及失聲

我們人體呼吸係統分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其中鼻腔、咽、喉一起共同組成了上呼吸道,氣管、支氣管和肺部共同組成了下呼吸道。

我們的鼻子不僅是氣體出入身體的門戶,也是我們的嗅覺感受器官,而咽部位的任務則是為我們氣體提供一個必要的通道,同時,它也是幫助食物進入身體胃部的一個通道。至於喉部位,主要是幫助我們人體發音。

如果我們的發音出現了異常,就會形成聲音嘶啞的現象,嚴重的話還會出現失聲,同時還伴隨出現頸部包塊、吞咽發生困難、胸痛和咯血、涕中帶血、喉嚨異物感等許多症狀。總之,不同病征,都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也會出現不同的病變。

(1)聲音出現嘶啞並伴隨失聲等症

聲音嘶啞也叫聲嘶,是我們人體喉部或者是聲帶發生了病變,也可能是單純的喉部病變,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病變。當然,病變的程度決定我們發出聲音的強弱度,輕微的聲嘶一般隻會出現聲音變低、變粗的現象,而嚴重的聲嘶則有可能會出現失聲。

病因一般說來,引起聲音嘶啞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慢性喉炎,有的是因為急性喉炎,有的是因為發生了感冒。引起慢性喉炎的原因多是因為過度說話,或者過度高聲叫喊,或者過度唱歌,或者長時間地哭泣等。

引起急性喉炎的原因多是因為身體免疫力低下,在受涼、疲勞等因素下,形成感冒所致,這種情況還會伴有發熱和咳嗽等症狀。不過,如果是感冒引起的聲音嘶啞,則會隨著感冒症狀的好轉而痊愈。

症狀如果在出現聲音嘶啞的同時,還伴隨著其他的許多症狀,如頸部出現包塊,或者在進行吞咽時發生困難,又或者還出現胸痛、咯血、咳嗽等,還或者出現涕中帶血、頭痛、麵部腫脹、呼吸不暢等,還或者出現喉部有異物感、喉痛、呼吸困難等現象,我們就需要引起特別注意了。

注意如果我們的聲帶常常受到磨擦和刺激,息肉等也有可能發生癌變。一般年齡在40歲以上,長期出現聲音嘶啞,而且逐步出現加重,我們就要提高警惕了,考慮是否有腫瘤的可能性。

我們有些人在聲音嘶啞出現了半年至一年,直到講不出話或呼吸困難時,才到醫院就診,這時就已經伴有頸部腫塊出現了,一般說來這時腫瘤已經發生轉移了。因此,當我們聲音嘶啞兩周以上就要引起高度警惕了,一定要及時就診,治療得越及時越好。

(2)聲音嘶啞並伴隨頸部包塊等症

當我們在出現聲音嘶啞的同時,還伴有頸部包塊的話,就要懷疑是甲狀腺惡性腫瘤或不是甲狀腺部位的病變了。我們的甲狀腺在頸部的前方、甲狀軟骨的下方、氣管兩旁,分左右兩葉,中間有峽部相連,形狀像蝴蝶一樣。甲狀腺惡性腫瘤是頸部最常見的腫瘤,有良性和惡性兩種,但是一般情況下,良性多於惡性。

病因頸部是頭麵部和全身各處淋巴重要彙總處,是呼吸道、消化道的樞紐,更是細菌等有害病原菌進入機體的重要門戶,也是先天性畸形、腫瘤的好發部位。因此,頸部是人體的腫塊多發區。據統計,頸部腫塊可由60多種疾病引起。

對於不是甲狀腺部位的頸部腫塊,有小部分屬於炎症或先天性疾病,而其餘大部分屬於真性腫瘤。對於真性腫瘤,又有少量屬於良性腫瘤,大量為惡性腫瘤。同時與性別有關,女性隻占少量,男性數量較大。

在頸部惡性腫瘤中,有小部分原發在頸部,而來源於全身其他部位惡性腫瘤的轉移病灶是主要的。頸部的轉移病灶大多來源於頭麵部,少數來源於人體軀下部位。

症狀良性甲狀腺瘤的早期症狀往往是我們在無意中察覺到或者被他人發現的,一般用手摸上去,可以感覺有一個圓形或者卵圓形的小結節狀腫物。這個腫物有的像花生米一樣大,有的像饅頭一樣大,有時候是一個,有時候是兩到三個。它們摸上去有些硬,與皮膚無粘連,既可以隨著人們的吞咽或說話而上下移動,也可以在觸摸的手指下滑動。

注意惡性甲狀腺瘤的早期症狀和良性非常好區分,因為惡性良性甲狀腺瘤的特點比較固定,而且它的滑動性也比較差,周圍的境界劃分也不確切,這便是腫瘤向外浸潤的後果。如果病情嚴重的話,頸部的腫塊還會更加增大,而且摸上去也會很硬,隨著我們的吞咽或說話,它移動頻率也會越變越少。

如果這個腫塊長大到一定程度,還會壓迫我們的氣管,造成人體呼吸困難,如果腫塊壓迫到我們的食管,還會造成吞咽的困難,如果壓迫到人的喉部神經,則會發生聲音嘶啞。所以,當我們發生聲音嘶啞久治不愈時,一定要引起注意。特別是20歲到50歲的青壯年婦女尤其要引起重視。

(3)聲音嘶啞並伴隨吞咽困難等症

在聲音出現嘶啞的同時,除了可能發生的甲狀腺惡性腫瘤,如果還伴隨著吞咽困難的情況,則也有可能是發生了頸段食管癌。

我們人體的食管,主要上接咽部、下接胃部,是食物從口中進入胃部的唯一通道,大約有25厘米長,主要有三個生理狹窄區域,這三個區域分別將食管分成上段、中段和下段。其中,上段一般指人體主動脈弓水平以上到頸咽部的食管,也稱為頸段食管,這部分引起的癌變,便是頸段食管癌。

病因吞咽發生困難,一般與我們長期吸煙和飲酒有關,特別是大量飲用烈性酒和吸取濃烈煙等因素有關。酒精屬於致癌物的溶劑,能夠促進致癌物進入食管,造成食管黏膜損傷,為食管癌的發生創造條件。特別是酒中可能汙染有亞硝胺、多環芳烴、酚類化合物、DDT等,這些汙染物質會增強酒精對食管黏膜的損害。

吸煙是食管癌發生的主要因素,因為煙草是一種致癌物質,對我們人體危害是多效應的,特別是煙草中的致癌物質有可能隨唾液或食物下咽到食管或吸收後作用於食管引起癌變。香煙的煙和焦油中含有多種致癌物,如苯並α芘等多環芳烴、環氧化物、內酯、過氧化物及鹵醚等,並且還含有多種亞硝基化合物如亞硝基吡咯烷、二甲基亞硝胺、亞硝基去甲煙堿或亞硝基新煙堿。

此外,香煙的煙霧中還有大量NO、NO2和烴類反應生成的烷類和烷氧自由基,這些成分可直接攻擊細胞的脂肪、蛋白質和核酸等成分,造成細胞損傷,引起癌變。

當然,食管癌的發生還有許多因素:食管的局部損傷,久治不愈的食管炎;食物中含亞硝胺過高,發黴的食物;真菌作用,特別是黃曲黴素、交鏈孢黴菌屬、鐮刀菌等容易致癌;營養不良和微量元素的低下。還有遺傳因素等。還包括些其他因素,如吃得過快,吃過硬食物,吃過燙的食物,食管先天性疾患,長期接觸粉塵如石棉、矽、鉛等。

症狀當我們發生頸段食管癌時,往往在進食後,胸部骨頭會有輕微不適或者疼痛,發作時間可能隻有幾秒鍾,所以常常不會引起我們的注意。但是,在進食的同時,我們還會感到食物在食管的某個地方有短暫的停留,好像自己的喉嚨裏總有吞不完的食物一樣,因而總是喜歡做習慣性的吞咽動作。在吞咽時,我們還會感到自己的上腹有飽脹感,或者經常出現暖氣,這些症狀都是頸段食管癌的早期症狀。

頸段食管癌與我們一般出現的咽下疼痛不同,痛的程度比較重,而且比較持久,常與病變部位相吻合。疼痛的性質為隱痛、灼痛或刺痛,當飲食時還會加重疼痛。疼痛的部位多發生在胸骨後的某段。特別是當我們進食流食或者軟食時,疼痛還會比較輕,當進食吞咽粘稠度大或固體食物時,疼痛還會比較重。

這些疼痛的發生,是由於咽下的食物直接刺激病變之處,或由於食管強烈的痙攣性收縮而引起。當然,也可能是由於癌變病灶直接累及到了神經纖維。

如果我們在吞咽困難的情況下,還伴有前胸或背部特別是肩胛間區出現經常性的沉重感或鈍痛,這便是癌變發生了轉移,屬於頸段食管癌的晚期症狀了。

因此,為了盡早發現我們是否患上了腫瘤,當自己在聲音嘶啞的同時,還出現了吞咽困難的話,需要首先排除是否是頸段食管癌。

注意有的早期食管癌,由於病變的範圍小,會局限在食管粘膜表層,由於管壁比較柔軟,所以沒有明顯的吞咽障礙。同時,發生吞咽異常,也不能一味地認為便是癌症,也有可能是慢性食管炎或者咽部食管神經管能症。

其中,咽喉神經官能症亦稱癔性咽喉異感症,是指除疼痛以外的多種咽喉異常感覺或幻覺,往往女性病人多於男性病人,其原因與我們的精神因素有關,如癔病、疑病症、恐癌症、神經衰弱、焦慮、精神分裂症、神經官能症、外傷後精神創傷等。這種情況,多是心理因素引起的,但是,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卻很暢通,不會出現咽部刺痛。

(4)聲音嘶啞並伴隨胸痛和咯血等症

如果我們在出現聲音嘶啞的同時,還出現了胸痛、咯血或咳嗽等症狀,這裏我們就要懷疑是否是患上肺癌了,就需要特別注意肺癌的各種症狀。

肺癌的分布情況右肺多於左肺,下葉多於上葉。起源於主支氣管、肺葉支氣管的肺癌稱為中央型肺癌。起源於肺段支氣管遠側的肺癌,位於肺的周圍部位者稱為周圍型肺癌。絕大多數肺癌起源於支氣管粘膜上皮,但亦有少數癌腫起源於肺泡上皮或支氣管腺體。

肺癌的發病一般都很隱蔽,早期很難發現,但是出現咳嗽、咯血和胸痛的時候千萬不要大意,尤其是在40歲以上,又有長期吸煙史的人,更應盡早檢查。

病因早期肺癌出現胸痛,這是由於癌組織浸潤胸膜所致。在這時,胸部痛常常固定於病變部位,早期多呈間歇性隱痛不適,使得體位改變、深呼吸和咳嗽時可使之加劇。在大多數情況下,周圍型肺癌侵犯壁層胸膜或胸壁,可引起尖銳而斷續的胸膜性疼痛,如果再繼續發展,則會演變為比較固定的鑽痛。

在這種情況下,難以定位的輕度的胸部不適有時與中央型肺癌侵犯縱隔或累及血管、支氣管周圍神經有關,而惡性胸腔積液患者一般有胸部鈍痛。持續尖銳劇烈、不易為藥物所控製的胸痛,則預示著已有廣泛的胸膜或胸壁侵犯了。肩部或胸背部持續性疼痛則預示肺葉內側近縱隔部位有腫瘤外侵的可能。

早期肺癌出現咯血,是因為癌組織侵犯支氣管黏膜而引起的咯血,並且咯血量常為血絲痰,可持續數周、數月或呈間歇性發作,量一般較少,因此易被人疏忽。

痰中帶血或咯血是由於腫瘤組織血供豐富,質地脆弱,往往在劇咳時血管破裂導致出血,咳血也可能由腫瘤局部壞死或血管炎引起。

症狀肺癌早期最基本症狀,便是咳嗽,特別多是在體力勞動後出現,一般是幹咳、無痰,有時候會發生在久治不愈的感冒之後。這種情況是癌腫長在支氣管內或者壓迫支氣管,引起支氣管阻塞或半阻塞。我們如果不引起重視,癌腫會發生繼續增大的現象,當支氣管受壓加重後,咳嗽便會變得劇烈,形成陣發性或者連續性頻發咳嗽。如果癌腫壓迫到氣管或者較大支氣管,還會形成嗆咳,或者尖聲地咳嗽,就像敲擊金屬聲一樣。

肺癌早期最基本症狀之一還有胸痛。這是因為癌腫的壓迫、刺激和破壞鄰近組織,侵犯了我們的器官神經,於是便會出現胸部脹滿、壓迫感或者疼痛。一開始是胸口疼痛,後來逐漸便會向身體各處轉移,有時可以竄到頸部、肩部、背部或者上腹部。當腫物長到一定程度以後,胸口疼痛便會固定在一個地方,這時,如果再有轉身、勞動或者深呼吸等動作,胸口疼痛還會更加強烈。當然,如果這時還伴有咳嗽的話,每次咳嗽也會增加胸痛強度。

病情發生到這時,如果還不引起重視,癌腫便會發生轉移或者侵犯我們肋骨,造成肋骨骨折或者破壞。當然,胸痛的情況就會變得更加厲害了。如果再嚴重下去,還會形成肩膀肌肉的萎縮或者麻痹,後果便不堪設想。

咯血也是肺癌早期最基本症狀之一,而咯血最初情況便是咯血口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痰中帶血。這種情況多是因為癌腫表麵受到損傷,或癌組織壞死、潰瘍,引起毛細血管破裂所致。

當然,咯血口痰量的多少和持續時間的長短和癌組織內血管損傷程度輕重有著密切關係,咯出的血痰,多數是痰中帶有血絲或小血塊,血呈鮮紅或者暗紅,每次血痰均由咳嗽而來,有時痰多血少,有時會咳出少量的血,但是咳出大量血的情況居少。不過,癌變咯血還應該和肺結核咯血分清,發生肺結核咯血時,通常還會伴有低熱、盜汗、乏力和消瘦等症狀。

注意一般情況下,中年以上出現血痰者,約半數為肺癌所致。因此,當出現不明原因的痰血時,切莫麻痹大意。特別是胸痛者約占肺癌的半數以上,特別是周圍型肺癌,胸痛可為首發症狀。因此,不明原因而出現固定部位的胸痛,應早作相應檢查。

總之,一旦發現肺部的異常表現,隻要不能完整排除肺癌的診斷,就應該采取十分積極的態度,盡早明確診斷,診斷性治療不宜過長。隻要能早期發現,盡早采取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多數患者患者能治愈。

肺癌一經診斷,就要及時治療,特別是分子靶向治療,是除傳統療法外治療肺癌的一個新途徑,它能夠定向阻斷癌細胞的增殖轉移信號傳導,破壞癌細胞的代謝,或阻止腫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斷絕癌細胞的血液和養分供給。

(5)聲音嘶啞並伴隨涕中帶血等症

在我們出現聲音嘶啞的同時,排除了頸部伴有包塊、也沒有形成吞咽困難,以及沒有胸痛或者咯血現象,但是,伴隨的病症卻是涕中帶血,還伴隨有頭痛、麵部腫脹、呼吸不暢等症狀,這便有可能是鼻咽癌的情況了。

鼻咽部位的觀察需要借助觀察儀器,它屬於呼吸道的一部分,是一個如同立方體的腔道。雖然這個腔道在人體內是一個很小的部位,但它也會長出危害人類健康的癌瘤。

病因鼻涕中帶血發病的原因主要是鼻咽部位組織受到癌腫的侵犯,引起部分突起的癌組織糜爛、破潰、局部毛細血管變脆,導致血液滲出。因此常常有小量出血,每當我們用鼻腔呼吸時,鼻腔內的血液便會和鼻涕混合而咳出。

症狀涕中帶血是鼻咽癌發病早期的症狀之一,主要表現為鼻涕中帶血,或表現為從口中回吸出帶血的鼻涕。涕血常發生在早晨起床後。涕血量不多時,經常被患者疏忽,誤認為是鼻炎或鼻竇炎。

剛一開始時,鼻腔內出血是非常少量的,再後來,便會逐漸變多。有的時候,患者也可能一天都不會發生鼻咽出血,這樣到了第二天清晨,第一口回吸的痰液便會帶有一點血狀,而這時候的血液是最具有診斷意義的。

鼻咽癌在初期時,大約有十分之七的患者都有頭痛的症狀。這是因為,和鼻咽頂部接壤的是頭顱底部的岩骨和顳骨,這個部位有很多腦神經由此出入,為此,當癌腫一旦侵犯到這些地區的神經時,便會引起頭痛。而這種頭痛的特點常常會出現在頭部的一側,形成偏頭痛。鼻咽癌的頭痛症狀常表現為單側持續性疼痛,部位多在顳、頂部位。

麵部腫脹也是鼻咽癌發病早期的症狀之一,這其實主要是麵部腫大的淋巴結引起的。遍布全身的淋巴組織是我們重要的防禦係統,而一個淋巴結則相當於一個邊防管理站。頸部淋巴結是管理頭頸部區域安全的第一道防線,鼻咽部有很多線路同頸部淋巴結相通,當它發生癌腫時,脫落的癌細胞沿淋巴管道轉移,這時首當其衝的是頸部淋巴結,當淋巴結內的免疫細胞發現癌細胞路過它管轄的境內時,就會將其立即消滅。

但是,如果癌細胞的數量越來越多,來勢比較凶猛的話,淋巴結內的免疫細胞便會無法一一對付癌細胞,癌細胞就會在頸淋巴結內繁殖,逐漸腫大,進而形成頸部腫塊。這些腫塊有時可能發生在頸部的一側,有時則可能侵犯到頸部兩側,當較多淋巴結受侵犯時,腫物即融合成團塊,開始不知不覺,不痛不癢,多數在1至2個月內能成倍增大,生長較慢的需半年及一年才增大一倍。這時,便會出現麵部腫脹。

呼吸不暢也是鼻咽癌發病早期的症狀之一,這種情況也叫做鼻塞。因為鼻咽部正好是鼻孔後方通道的隘口,如果有腫物隆起,便會直接堵塞後鼻道,引起鼻腔通氣困難,因而通氣不暢,容易發生炎症,使鼻粘膜充血水腫,鼻腔變小,也會加重鼻塞。在剛開始時,鼻塞可能是單側的,隨著病情嚴重發展以後,則可能發展成為雙側。不過,鼻咽癌一旦出現鼻塞,便已經是很嚴重了。

注意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的疾病有很多,要注意區分清楚,其中最常見的是慢性淋巴結炎,其最大直徑一般不會超過拇指頭大,此病常因傷風感冒,或扁桃體炎時增大伴疼痛,病愈後則縮小,疼痛消失。

還有一種叫頸部淋巴結核,主要特點是病程經過緩慢,可能遷延很多年,此起彼伏,腫塊軟硬不均,有時紅腫變軟,軟的用指按壓有波動感,後期常融合成片塊狀,經常午後低燒或晚間出現盜汗。

往往我們在感冒的時候,也容易發生鼻塞,所以要盡量注意鑒別,感冒鼻塞一般有明顯的感冒症狀,感冒痊愈後,鼻腔便會立即恢複通氣,而鼻咽癌的鼻塞則會繼續堵塞。

(6)聲音嘶啞並伴隨喉嚨異物感等症

在聲音嘶啞的同時,我們如果還存在喉嚨異物感的現象,特別是有時還伴隨有喉痛、呼吸困難甚至頸部可觸摸到包塊等時,那麼我們就需要警惕是否是喉癌的情況了。

喉部不僅是重要的呼吸通道,而且是主要的發聲器官,它主要在頸部前中央,上接咽部,下連氣管,內有聲門。其中,聲門在呼吸道的最狹窄處。然而,就在這個最狹隘的地方,如果一旦發生癌症,便會改變人體的聲音和呼吸道堵塞。

病因咽部異物感是咽部的異常感覺,如球塞感、瘙癢感、緊迫感、黏著感、燒灼感、蚊行感、無咽下困難的吞咽梗阻感等。還有部分患者有頸部不適感、緊迫感、自覺呼吸不暢以及咽喉部有物上下移動不定的感覺。

咽部神經支配極為豐富,感覺和運動神經主要來自咽後壁的咽叢,含有迷走神經、舌咽神經、副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分支,此外還有三叉神經第二支、舌咽神經等直接分布於咽部,因此咽部感覺極為靈敏。

全身許多器官的疾病,都可能通過神經的反射和傳導作用,使咽部發生異常感覺。因此,咽部異物感產生的機製較為複雜,致病因素繁多。

咽部有疾病。各類咽炎、慢性扁桃體炎,扁桃體的結石、息肉、角化,囊腫、瘢痕及膿腫,懸雍垂過長等。鼻咽、口咽及喉咽的異物、瘢痕、腫瘤,舌根部靜脈曲張、囊腫、腫瘤、莖突綜合征,咽部憩室等都會導致出現咽部異物感現象。

鼻部有疾病。鼻部及鼻咽部的疾病如鼻竇炎、鼻咽炎等,也會導致咽部異物感症。

喉部有疾病。如果喉上神經炎、風濕性環杓關節炎、會厭囊腫、會厭形態異常、喉軟骨膜炎、血管神經性喉水腫、環咽肌及咽下縮肌痙攣等。食管疾病如食管痙攣、憩室、賁門失弛緩症、早期惡性腫瘤、外傷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賁門痙攣、橫膈裂孔等。

頸部有疾病。如頸部腫塊、瘺管、淋巴結炎、甲舌囊腫、甲狀腺炎症、腫瘤及其他如牙病、耳病、舌咽神經痛、頸動脈炎等,均會引起咽部異物感。

另外,精神因素也會引起本病,如情緒波動及長期過度緊張、疲勞等所引起。此類患者多由生氣、著急、抑鬱、悲痛、多疑等因素而患病。

如果是喉癌引起的喉嚨異物感,一般認為可能與長期過度吸煙、長期接觸有害化學氣體及粉塵、接觸放射線、病毒感染及喉嚨長期使用不當、口腔衛生不好、喉角化症、喉部白斑、喉部慢性病變等因素有關。並且,一般情況是,男性患上喉癌的幾率多於女性,發病年齡多在40到70歲之間。

症狀由於癌瘤生長的部位不同,喉癌開始出現的症狀也不同,在聲門上區,早期可出現喉部異物感和吞咽不適,繼而以間斷性聲嘶轉變為持續性聲嘶為特點。在聲門區,開始常出現發音疲勞,音調變粗,或聲音嘶啞,並進行性加重,最後以持續性聲嘶為特點。在聲門下區,早期症狀多不容易被發現,有時可出現吸氣性困難。

在喉部出現異物感之外,患者還常常可能伴隨出現刺激性幹咳,或咯痰帶血,或喉部緊迫感等。如果喉癌越來越嚴重,還會伴有局部疼痛並可牽引至頭部、耳部等。

頸前淋巴結轉移時,可用手摸到腫大淋巴結,無痛,質硬,不易推動,逐漸增大,在使用抗生素治療了以後,也得不到縮小。在癌瘤增大後,在喉節上方可以觸摸到腫塊。在做喉鏡時,也可以檢查到局部有結節隆起、潰瘍、糜爛現象。

注意喉癌的早期症狀往往一般不明顯,有的僅僅表現為咽部異物感、聲音嘶啞等,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感冒、咽炎、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而被忽視。

典型喉癌的症狀包括聲音嘶啞、喉痛、呼吸困難或咳痰帶血,頸部出現腫塊也是喉癌常見的症狀,這一個全麵的表現。由於喉癌發生部位的不同,聲音嘶啞症狀出現的時間也就不一樣。如果是聲帶癌,因癌瘤長在聲帶上,首先就會發生聲音嘶啞症狀,很容易引起我們的注意而被較早地發現。聲帶癌在喉癌中最多見,占了大部分以上。發生於聲門上區或聲門下區的喉癌,因早期症狀不太明顯,常常表現為喉部不適或異物感,當出現聲音嘶啞時,一般已是晚期了。

因此,我們中老年人如有咽喉不適,就應進行全麵、細致檢查,千萬不要以咽部異感症或慢性咽喉炎而草率處理,而至於貽誤了寶貴的治療時機。喉癌能夠治好,而且與其他癌症相比,治愈率較高,若治療及時術後能基本上保留喉功能,使患者能夠講話。所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提高治愈率的主要關鍵。

2.咳嗽及部分伴隨征

咳嗽是人體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異物的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為此,可以說,普通的咳嗽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有好處的,但是,如果發展到劇烈地、長期的咳嗽,則可能會導致聲音嘶啞或者呼吸道出血,也或者可能會發生喉部不清爽並伴呼吸困難,此外,在咳嗽的同時,若還伴隨著胸痛、咯血、杵狀指、發熱、氣促等症狀,或者,小部分患者還可伴有哮鳴音的情況時,則有可能是癌變的症狀。為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咳嗽是否正常,一定要分清。

(1)咳嗽多日並伴隨聲音嘶啞等症

咳嗽並聲音嘶啞,如果經過抗生素的治療得不到好轉的話,則有可能是喉癌。喉癌因腫瘤侵犯的部位、類型、大小以及病程長短而臨床表現不一,常見症狀如:聲音嘶啞,咽喉部感覺異常,咳嗽,疼痛,呼吸困難,肺部感染。

病因引起疾病性咳嗽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病毒感染,有的是因為對花粉、灰塵或者氣體等過敏,有的是因為吸入了有害氣體,也有的是因為長期的吸煙或者飲用烈性酒,還有的情況便是可能是聲帶上發生了癌變等。

人體聲門有兩片聲帶,聲帶開合的調節和震動頻率,直接關係到聲音的高低、音色和音調,如果聲帶長了癌瘤,便會影響到聲帶的運動,因而在早期就會出現聲音嘶啞,有時可能僅表現發音容易疲勞,繼而出現聲嘶。如果癌瘤長在聲門上方的咽喉部,到了中後期,也會侵犯聲帶或其深部周圍組織,引起聲帶充血水腫,從而出現聲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