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女性生理特征
一、生殖器的構造與功能
1.外生殖器
外生殖器官包括陰門和陰道。陰門是指陰道以外的外生殖器,包括陰阜、大小陰唇、陰蒂、前庭。
(1)陰阜:陰阜位於下腹部,恥骨的前方,主要是由皮下脂肪構成,在青春發育期後就開始長出陰毛,形態很像一個倒三角形,向下到陰唇上及四周也部分長毛和男性陰毛呈菱形不同,主要和性荷爾蒙的機能有關。
(2)陰唇:是由褶疊狀的皮膚所形成,又可分為大陰唇和小陰唇兩部分。大陰唇自陰阜向尾背部方向延伸,外麵生有毛並且色素較多而色暗,內麵平滑有皮脂腺分布,小陰唇在大陰唇之內,是由海綿體所構成,其形狀大小,每個人都有很大的差異。
(3)陰蒂:又稱陰核,相當於男性陰莖的部分,是外陰部中最敏感的地方,陰蒂大小如黃豆,在性興奮時會變大變硬而直立,並會使陰道分泌出液體來潤滑陰道和腔前庭,以便接受男性陰莖,所以在性交時受到陰莖的刺激,而使女性達到性高潮。
(4)前庭:在陰蒂下方,陰唇內部的區域就稱為前庭,呈舟狀形,其下部有一開口為陰道口,陰道口的上部有另一開口為尿道口。前庭腺的開口處還有處女膜,處女膜是一層極富彈性的薄膜,在處女時其周圍寬度約可容一雙手指伸入,因此月經才能順利地排出體外。一般人常常把尿道口誤以為是陰道口,甚或誤以為尿道和陰道同開口於一處,其實尿道和陰道是兩個不同的開口,女性的尿道口和男性不同,尿道口附近有一組神經肌肉控製,所以在性交時,不會有排尿現象。
2.內生殖器
女性內生殖器官包括子宮、輸卵管及卵巢。輸卵管和卵巢又稱為“子宮附件”。
(1)子宮:呈倒置梨形,位於小骨盆的中央,是由平滑肌構成的空腔器官,靠一些韌帶和盆底的肌肉組織維持正常的位置,具有行經和孕育胎兒的作用。子宮上部較寬大處,稱“子宮體”;上端隆突部分稱“子宮底”;子宮底兩側為“子宮角”,與輸卵管相通。子宮下段較為狹窄,呈圓柱狀,稱“子宮頸”。子宮頸內腔呈棱形,稱為“子宮頸管”,成年女性子宮頸長約3厘米,其下端暴露於陰道上端,稱為“子宮頸外口”,未產婦的子宮頸外口呈圓形,已產婦的子宮頸外口,由於受分娩的影響,形成大小不等的橫裂,分為上下兩唇。
子宮頸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亦含有平滑肌纖維、血管及彈力纖維。子宮頸管黏膜上皮細胞呈高柱狀,黏膜層有許多腺體,能分泌粘液,為堿性。子宮頸的陰道部分為鱗狀上皮所覆蓋,表麵光滑。在子宮頸外口柱狀上皮與鱗狀上皮交界處是子宮頸癌的好發部位。
子宮體壁由3層組織構成,外層為漿膜層,中間為肌層,內層為黏膜層,亦稱“子宮內膜”,內膜層隨著卵巢的生理周期而產生相應的變化。
成年人的子宮一般長7~8厘米,厚4~5厘米,寬2~3厘米;子宮重約50克;宮腔容積約5毫升。子宮體與子宮頸的比例因年齡而異,嬰兒期為12,成年人為21。
(2)輸卵管:為從子宮底部左右兩端伸出的一對細長而彎曲的管道,是輸送卵的通道,每一條管道長約8~14厘米。根據其形態可分為4部分。
間質部:靠近子宮角的部分,管腔最為狹窄,長約1厘米。
峽部:間質部外側的一段,管腔也比較細小,長2~3厘米。
壺腹部:位於峽部的外側,管腔比較寬大,長5~8厘米。
漏鬥部:亦稱“傘端”。是輸卵管的末端,開口於腹腔,長度不等,多為1~1.5厘米,有拾卵子的作用。
輸卵管的重要作用,是每月1次周期性地把卵巢所排出的卵子輸送到子宮腔內,卵子的遊動借助輸卵管自身蠕動和在子宮內膜上皮生長的絨毛運動。通常受精在壺腹部進行。受精卵借助輸卵管蠕動和絨毛運動,約1周後被運到子宮腔的內膜上著床,這時便認定已“妊娠”。當卵巢處於排卵時,輸卵管收縮,並在卵巢表麵蠕動。
(3)卵巢:位於子宮兩側,輸卵管的後下方,為一對扁橢圓形的性腺,是卵子的巢穴,是產生卵子和分泌激素的源泉,是女性身體最本質最重要的器官。青春期以前,卵巢表麵光滑;青春期排卵以後,卵巢表麵呈凹凸不平。成年女性的卵巢大小約4厘米×3厘米×1厘米,重約5~6克,外觀呈灰弊色,組織柔軟且小巧玲瓏。絕經欺以後,由於女性激素分泌減少,卵巢逐漸萎縮變小、變硬。
3.女性的第二性征
女性的生殖係統和男性最大的不同就是周期性的變化,這個周期性的變化始於卵巢,到子宮、陰道及全身都會受其影響。
青春期是生殖器官急速發育和第二性征出現的時期,青春期的早晚和種族、氣候、風俗習慣及食物有關。女性除了產生卵子外,並且分泌女性荷爾蒙。女性生殖器官的成熟最主要的就是月經的出現,包括卵巢排卵、子宮增大、內膜肥厚、陰道膨大。陰門部分會有變化,陰阜更豐滿,陰毛、腋毛也都出現了。
女性第二性征就是外觀上和男性顯著不同的地方。女性皮膚細膩,皮下組織充盈豐滿,乳房長大隆凸,髖部較寬大,肩膀較窄,身材嬌小,體毛較少,毛發較多,前額發腳呈圓形,聲音清脆,而且頻率較高,喉頭並無改變。心理上女性會注意外觀、愛美、富情感,且對異性有興趣,但保持一份羞澀感。
4.生殖係統鄰近器官
女性生殖係統鄰近器官包括尿道、膀胱、輸尿管、直腸、闌尾等,其中任一器官的增大、收縮、充盈或排空,都必然影響到其他器官;而某一器官的創傷、感染,或發生腫瘤等,亦可累及到周圍的器官。了解這些鄰近器官的構造與功能,有利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1)尿道:女性的尿道是一條狹窄的管道,長約4厘米,具有排尿的功能。位於恥骨聯合後麵,包埋於陰道壁中,它的方向向下,向前,稍有彎曲,以膀胱三角尖端開始,穿過泌尿生殖膈,終止於陰道前庭部的尿道外口。由於女性尿道短而直,又接近陰道和肛門,故易引起泌尿係統感染,並易由此引起急性腎盂腎炎。
(2)膀胱:為一空腔器官,位於恥骨聯合之後,子宮之前。其內腔表麵由黏膜所包裹,外部為很厚的平滑肌。具有將尿暫時儲存下來,等達到一定量時自由將其排出的功能。由於膀胱的充盈可直接影響到子宮和陰道,所以女性在做婦科檢查及手術前必須排空膀胱。
(3)輸尿管:在腹膜後,從腎盂開始沿腰大肌前麵偏中線側下降,在骶髂關節處,經過髂外動脈起點的前方進入骨盆繼續下行,於闊韌帶底部,向前內側方向走行,在臨近宮頸約2厘米處,子宮動脈的後方,與之交叉,又經陰道側穹窿頂端繞向前方,進入膀胱在壁內斜行1.5~2米,開口於膀胱三角底的外側角。婦科手術時要特別注意,避免損傷輸尿管。
輸尿管長約30厘米,粗細不一,最細部分的直徑僅有3~4毫米,最粗部分可達7毫米。管的外部為肌肉層,內壁為黏膜所包裹。尿並不像自來水通過管道那樣連續流個不停,而是由腎盂和輸尿管的周期性蠕動(每分鍾蠕動1~5次),使尿由輸尿管口噴進膀胱內。由於輸尿管口的構造像個閥門,所以在排尿時即使膀胱收縮了,膀胱內的尿也不會逆流到輸尿管裏。
(4)直腸:長約12厘米,上接乙狀結腸,下連肛管,前方有子宮及陰道後壁,後方為骶骨。直腸上段由腹膜遮蓋,到了直腸中段腹膜折向前上方,覆蓋於子宮頸及子宮後壁,形成子宮直腸凹陷。直腸下部無腹膜遮蓋。肛管長2~3厘米,在其周圍有肛門內外括約肌和提肛肌,肛門外括約肌是盆底淺層肌肉的一部分。因此婦科手術或分娩處理時均應注意避免損傷肛管和直腸。
(5)闌尾:闌尾的位置、長短、粗細變化較大,正常情況下位於左腹髂窩內,有的下端可達右側輸卵管或卵巢的部位。在妊娠期間,闌尾的位置可以隨著妊娠的月份增加而逐漸向外上移。因此女性患闌尾炎時,經常可以累及子宮和附件,在臨床診斷時應十分注意鑒別。
5.骨盆的構造
骨盆外形像一個沒有底的研缽,由骶骨、尾骨及2塊髓骨組成。每塊髓骨又由髂骨、坐骨、恥骨融合而成。骨盆是女性生殖器官的集中地,周圍有結締組織和肌肉支撐。
骨盆底下的部分叫骨盆底,子宮就在骨盆底附近,為了支撐子宮,子宮與骨盆壁間有4對韌帶連接。骨盆底部的前後左右有許多肌肉群支撐,陰道、尿道、直腸在這中間穿過,有的肌肉能使陰道口、直腸和肛門收縮。
妊娠時,骨盆內的子宮增大;分娩時,骨盆成為嬰兒通過的產道。因此,女性的骨盆腔比男性的寬且短。
二、生殖係統的生理
1.各階段的生理特點
女性一生要經過6個時期,即新生兒期、兒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更年期、絕經期。這是一個由出生到衰老的漸近發展過程,每一個時期都有一定的生理變化和特有的征象。
(1)新生兒期:指嬰兒出生1個月以內的時期。女性胎兒出生前,由於在母體的子宮內受到雌激素的影響,出生後可能出現陰道少量血性分泌物和陰道粘液,乳房隆起,甚至有少量乳汁分泌的現象。這種現象大約持續2~3周,然後自行消失。
(2)兒童期:指新生兒至10歲以前的時期。在此期間,兒童的身體發育很快,但性腺和生殖器官則維持幼稚狀態。陰道狹長,其黏膜上皮薄而無皺襞,陰道內酸度較低,容易感染。子宮小,子宮頸占全子宮長度的2/3,子宮肌層薄。輸卵管細。卵巢狹長,卵泡成批生長和發育,但無成熟的卵泡。到了10歲以後,丘腦下部和垂體的激素分泌量開始逐漸增高,刺激卵泡進一步發育並分泌少量性激素。在孕激素的作用下,乳房和內外生殖器官開始發育,脂肪分布也逐漸呈現女性特征。
(3)青春期:女性的青春期約在13~18歲之間,此時生殖器開始發育,性功能也逐漸成熟,卵巢已開始發育長大,它所產生的激素進入血液,被送至全身,於是生殖器的各部分從幼稚形變為成人形。陰毛和腋毛開始生長,乳房發育增大,全身皮下脂肪增多,臀部和胸部更為顯著,出現女性所特有的體形,同時出現音調變高,乳房膨隆,乳房增大,並且月經開始來潮。在此期間,少女的思想情緒和心理狀態往往不穩定而易變,家長應加以注意和關心。
(4)性成熟期:女性從月經初潮到絕經時期,一般需持續35年左右。在25~30歲之間為卵巢功能最旺盛時期,產生了周期性月經和排卵。此時也是女性生育能力的高峰階段。
(5)更年期:女性的生殖功能由旺盛時期轉向衰老期的過程即為更年期。一般從月經紊亂開始,到月經停止來潮(絕經)結束。曆時因人而異,一般在45~50歲之間。此時卵巢機能逐漸消失,生育機能減退,內分泌功能紊亂,故而表現出月經不調,少數婦女可出現麵部潮紅、烘熱、汗出、心悸、失眠、頭暈、目眩、血壓忽高忽低、情緒容易激動、肢體麻木等症狀,即所謂“更年期綜合征”,甚者可影響工作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