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青春期預防與醫療(1 / 3)

第六章、青春期預防與醫療

一、係統保健措施

1性衛生知識

針對青春期少年心理、身體發育的需要,開展生理衛生課,使他們了解掌握人體生理解剖和人體生長發育知識。不同生長發育時期有不同的特點。青春期生長發育迅速,身體各方麵都發生著劇烈變化,尤其是性發育的巨大變化,對兒童少年的心理、情緒、行為都起著重要作用,急需得到各方麵的指導。故除對青少年進行人體解剖生理知識和常見疾病防治知識的傳授外,更重要的是要進行有關性知識的教育。

2月經衛生

月經期間由於神經內分泌的影響,抗病能力減弱,同時由於月經期子宮內膜脫落,血管破裂未愈,形成一個傷口,加之子宮頸口微張,陰道酸性分泌物被經血衝淡等生理變化,很易感染疾病。

經期局部衛生

1經期保持會陰部清潔,至少每天用溫水清洗1次,經血多可洗1~2次。但不要用“坐盆”方式,以免髒水流進陰道引起感染。

2使用消毒衛生護墊,並要勤換,經血少時也不可一天都不換一次,以防止感染。另外,女性青少年盡量不要使用陰道棉塞。盡管比較方便,但有報告,如不注意衛生易造成嚴重的細菌感染而致中毒、休克。

3洗會陰部的盆和毛巾要專用,不可與洗腳盆和洗腳毛巾混用。尤其家中有腳癬者更要注意分開使用,以免引起黴菌性陰道炎。如不小心感染上黴菌,可用含製黴菌素的栓劑治療,必要時可到醫院婦科就診。

4如果條件允許,每天洗會陰部最好用水由前向後衝洗,可備一個專用小壺式水瓶。

經期其他方麵衛生

1保持精神愉快、情緒快樂,尤其是一些神經敏感的孩子,可多聽聽音樂、看看電視,轉移一下由於經期內分泌變化所引起的煩躁、易怒和鬱悶的心情。

2避免受寒著涼和過度疲勞。適當的體育鍛煉和勞動,可促進血液循環,促進經血排出通暢,但不要參加劇烈的體育活動或下水遊泳。

3注意飲食衛生,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便秘時用力過猛造成盆腔淤血經血不暢,另外最好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品和冷食。

4月經初潮後半年至一年內常有不規則月經,屬正常現象。一般過一段時間月經周期可漸趨規律,這一變化與青春期內分泌的變化相關。

5在生活環境變化或情緒影響或勞動強度增加的情況下也可誘發月經不規律。一般多在祛除原因後的短期內可恢複。如果閉經超過半年或經血延長達11天或出血量過多需進一步到醫院診治,必要時進行內分泌激素治療。

6排卵性月經周期中,正常情況下有輕微的下腹痛,屬生理現象,無需特殊處理。痛經較重時可服用鎮痛劑,如阿司匹林、索密痛。

3經期衛生

月經期由於子宮內膜脫落,血管破裂未愈,形成了一個“傷口”,加上子宮頸口微張,陰道酸性分泌物被經血衝淡,很容易感染疾病。因此,應注意經期衛生。

1經期用具要幹淨。要選用吸水性強、質地較軟、消毒的衛生紙做月經墊。月經帶也要選易吸水的、質地較軟的棉布製成,而且要勤洗、勤換,最好在陽光下曬幹。少數女孩子常把月經帶、內褲晾在陰暗角落,這是不衛生的,因為這樣易引起黴菌和細菌感染。

2保持會陰清潔。在洗外陰部時,應先把手洗淨。洗時不應坐入盆中,以防汙水流入陰道內。月經期也不可用盆浴,最好淋浴或擦洗。此外,大小便後用紙,應從前向後,以免將肛門附近的髒東西帶入陰道。

3月經期應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尤其是腹部、背部、下半身和雙腳不要受涼、坐涼地、淋雨、遊泳以及用冷水洗澡、洗腳等,因為寒冷刺激,可使子宮和盆腔血管收縮,造成月經不規則。

4月經期間不能參加劇烈的體力活動。一般勞動和戶外活動,促進血液循環,可減輕月經期常見的一些不適症,如腰酸、背痛、下腹不適等。但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會引起盆腔充血,對行經不利,容易造成經血過多、經期延長。

5月經期要避免情緒波動。經期要保持精神愉快,情緒歡樂。最好看看輕鬆愉快的電視、電影,聽聽音樂,轉移一下由於經期內分泌變化引起的煩躁和鬱悶,避免不良刺激。

6要注意飲食。少吃刺激性太強的食物(如蔥、蒜、辣椒、薑等),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否則,便秘時、下腹用力過猛,會促成盆腔瘀血,經血不暢。此外,月經期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下降,容易出現疲勞和嗜睡,感情有波折,最好不喝咖啡、濃茶等。

4保護乳房

發育良好的乳房是女性健康和美的重要標誌,但有些發育早和乳房發育較大的女孩,看到周圍有些同學尚未發育而感到不好意思,因而不願意參加跑跳運動,甚至有人穿緊身衣服束胸,這時就需要老師和家長在女孩發育前就告訴她們,女性乳房發育是正常生理現象,並告訴她們束胸對人體呼吸和乳房發育都有害處。指導她們根據乳房大小選擇適宜號碼的乳罩,乳罩布料要質地柔軟,以佩戴後感覺舒適而又沒有壓迫感為準。一般除睡覺時取下,無論春夏秋冬都要堅持使用,它既起到支托乳房的作用,又能保護乳房正常發育,避免在勞動和運動時受到損傷。

5白帶現象

正常的陰道比較濕潤,裏麵有少量像蛋清樣乳白色的分泌物滋潤著陰道,有防止細菌入侵的作用。當陰道裏這種分泌物增多時,就會往外流,這就叫白帶。青春期生殖器官分泌旺盛,白帶增多。月經前期生殖器官充血,使陰道滲出物和各種腺體分泌物增加,白帶也多於平時。此外在熱天從事體力活動以及性衝動時,白帶也會明顯增加。這些都是生理性的。白帶呈粘液狀,無氣味,也無刺激性。平時常用溫水洗一洗外陰,保持外陰清潔和衛生就行了,用不著擔憂。

如果白帶過多,而且發出氣味和臭味,顏色變成黃色,並引起外陰部瘙癢不適,這時多半是由於病原菌侵入,導致陰道或其他部位的炎症,引起了白帶性質的改變。這就屬於病理性的白帶增多,需要請醫生診治才行。

滴蟲性陰道炎是導致病理性白帶增多的常見疾病。對青春期少女來說,滴蟲性陰道炎主要由公共浴池、浴盆、浴巾、遊泳池、廁所、衣物等接觸傳播。因此,要格外注意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不要借用他人的內褲或月經帶,洗外陰時也不要用他人的用具,到公共浴室洗澡要淋浴,遊泳時不要借他人遊泳衣,更不要租用公共遊泳衣,也不要到不幹淨的遊泳池去遊泳。

6遺精現象

遺精是男性青少年的一種生理現象。男性往往在熟睡時,從尿道排出乳白色黏性液體,叫遺精,也叫夢精。當體內精液逐漸積累增多時,則“精滿自溢”。當然也有個別孩子始終未發生遺精,也不是異常情況。有的人聽了“一滴精十滴血”的不科學說法,將精液看得十分寶貴,認為遺精會損傷身體健康。其實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分,隻含有少量氨基酸、糖和無機鹽等物質。家長和老師應告訴他們出現遺精時不必緊張。

7不要束胸、緊腰

青春期乳房發育,胸部逐漸隆起,使女性顯得豐滿而具曲線美。可是,有的少女,受舊風俗習慣的影響,或者怕難為情,穿緊身馬夾或自製內衣,把胸部包得緊緊的,使胸部看上去顯得平坦些。還有的少女,怕腰太粗,常常用腹帶把腹勒得緊緊的,以圖曲線美。這些都對身體發育有害。

束胸,不僅影響胸部的擴展和肺活量的增大,阻礙呼吸器官和胸部的發育,還會使乳房發育受阻,甚至乳頭內陷,使日後哺乳困難,乳汁排出不暢,易患乳腺炎。封建社會,女性的結核病發病率較高,與從小束胸有一定的關係。緊腰也有礙於生長發育。圍腰帶的地方正是腸道所在。腸受擠,勢必推擠胃、肝、脾等內髒,使這些內髒的活動和血液循環受到影響,同時胃、腸往上頂,使橫隔上移,壓迫肺髒,從而影響呼吸。尤其是吃飽飯後影響更大,時間一久,就會影響呼吸、消化道的功能和發育。

女孩在乳房發育時,應穿寬鬆的內衣,走路應挺胸抬頭,在乳房發育的初期不要戴乳罩。

8保護牙齒

12歲以前,除智齒外,恒齒已出齊。據調查,11~18歲恒齒發病率很高,占中學生常見病的第一位。青春期頜麵發育加速,逐漸成熟,牙齒的疾患或缺損,都會大大影響頜骨和麵部的發育。因此,保護牙齒仍然很重要。具體方法,可參照第五篇第一章的“保護牙齒”一節。

9保護眼睛

青春期的前期,眼軸仍然在緩慢增長,一般到14歲就不再增加,因此,青春期的視力不良,絕大部分是近視。如果青春期少年的眼軸增長過快、過長,就可能形成高度近視。一般高度近視多為先天遺傳的。隨著學年的增長,近視率也增高。因此,青春期近視率高於童年期,保護視力也就顯得更重要。對童年期兒童的要求,同樣適用於青春期少年。

10青春心理衛生

青少年的心理衛生從兒童過渡到成年的中間時期,稱“青春發育期”,約從13~19歲。心理學家把“青春期”稱為“心理上的斷乳”。所謂心理上的“斷乳”是指脫離父母的監護,成為獨立人的過程。第一次誕生是脫離母體的解放,由於“斷乳”,與母親的身體聯係完全被切斷了。但在心理方麵,兒童與父母親仍然是一體。正如第一次身體的“斷乳”對嬰兒來說是一個危機,青春期心理上的“斷乳”也是個危機。青少年時期,心理上的矛盾出現了新的特點:

(1)不斷增長的物質需要與未獨立的經濟地位的矛盾。青少年往往想擺脫家長對他們使用物品的限製,他們覺得自己使用的東西,自己就有自主權,即不需要再征得家長同意,自己就可以決定與夥伴相互交換、贈送東西。青少年對物質的需要更多了,但一般經濟條件的家庭不可能都給予滿足,這樣就產生了不斷增長的物質欲望與滿足的可能性相對減少之間的矛盾。許多青少年在家長正確思想的指導下,能得到很好的解決,但也有一些青少年在這一矛盾激化過程中犯了錯誤。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要找出所以差的曆史原因和客觀原因,調動主觀能動性,采取積極勞動、勤儉持家等正當的手段和途徑來逐步改善家庭的生活條件,並對子女進行正確的教育。經濟條件比較富裕的家庭,更要重視正確處理經濟關係,發揮其有利於子女健康成長的作用。否則,它會變為消極因素,養成孩子傲氣、貪得無厭、追求享受、好逸惡勞等不良品質。

(2)自主要求與依附關係的矛盾。青少年開始發現老師、家長的一些不足之處,或者一些缺點、錯誤。許多家長不理解或不完全理解這一點,往往由於孩子直率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就把這種要求自主的正常表現看作帶有點“犯上”的情緒,而以“不聽話”或“學怪了”嚴加斥責。家長單純地嗬責訓斥,不結合孩子思想實際的生硬說教,常會造成同孩子之間感情上的障礙,促使孩子的心理傾向和行為朝著同家長意願相反的方向發展。

(3)性生活的要求與道德、法製的矛盾。從兒童、少年到青年,在發展、發育過程中對性的理解與體驗,大致可分為無知、朦朧、愛慕、初戀、鍾情5個階段。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家長要教育他們認識與正確對待青春期性生理現象。對女孩子來說,特別要注意月經的心理衛生。初潮女孩往往把不規則月經認為是病態和不正常的現象,並因而感到不安。又由於下一次月經難以預測,所以對參加活動常常擔心,有的甚至逃避活動。教師與家長要關心愛護,說明其中的科學道理,使女孩子能安下心來。對初潮的反應,當然是受生理因素左右,如有腹痛,女孩子就很討厭月經來潮。因此,家長應給孩子以正確的性生理、心理的指導,幫助女孩子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懂得女性生殖器官的結構,月經來潮是怎麼回事,生理上會有哪些反應,自己要如何處理,這樣,緊張、不安、不悅等情緒就會減少,就會有利於學生的心理健康。

對男孩子來說,特別要注意遺精的心理衛生。男孩子出現射精,在生理上是一自然的現象,不能說是有害的,但男孩子開始懂得性欲,出現了性的欲望,如果家長放任不管,缺乏指導,會帶來不良影響,應該教孩子調節好精神生活,端正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家長還要對孩子進行道德觀念和法製觀念教育。要教育孩子懂得兩性關係方麵的道德表現是與總的道德麵貌相聯係的。一個有著高尚的共產主義道德的人,其在兩性關係方麵的表現也應是高尚的。要教育孩子加強法製觀念,遵守法律規定,抑製感情的衝動。特別要教育女孩子做到自尊自愛,以免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4)活動能量與認識水平的矛盾。青少年活動能量與認識水平的矛盾特點,就是行與知之間的不相平衡,不相適應。家長要積極促使這一矛盾的解決,隻能從提高孩子的認識水平方麵著手。為此,在豐富及係統化知識的同時,還要訓練和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及辯證思維。

(5)現實與未來的矛盾。青少年對現實中直覺的、奇特的、變動的現象十分敏感,對他們最有吸引力;而一般的、較穩定的、接近本質的東西,則不大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一般來說,青少年由於他們主觀的心理傾向和外在的條件不同,對現實的認識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家庭教育在一般水平以上,個人的興趣能得到鼓勵和培植。這一類的青少年個人理想可能較早地出現,並在順利的環境中發揮作用。另一類是:家庭教育水平較差或者出現了某種悲劇,個人的興趣缺乏支持或沒有發展的條件,他們感覺不到現實的溫暖,由煩躁而不滿,甚至發展到采取不正當的方法與手段,破壞現實社會的秩序。青少年往往把問題看得很簡單,常常過於相信自己的力量,看不到不利的因素,並有急躁情緒,想在一個早上就能實現。他們一遇到困難和挫折,就容易產生埋怨,不滿甚至灰心喪氣,家長既要及早地培植孩子的美好理想,又要幫助他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引導他們勇於和善於同種種困難作鬥爭。家長必須把孩子對現實的某種滿足和歡樂,轉變為向往未來的要求和動力,引導他向更高更遠大的理想目標前進。

11手淫問題

手淫是玩弄外生殖器的一種習慣,在未婚青少年中十分普遍,男女均可發生,以男性更為普遍。手淫最初往往是無意中穿緊身衣褲摩擦而引發。手淫一般來說對身體危害不大,人體不會因為丟失少量精液而虛弱或因手淫而發病。青春期少年偶發手淫是可以理解的,這種行為不涉及道德問題,青少年不必要為此感到內疚。但有些青少年在手淫後產生懊喪、懺悔、羞愧等心理。而當性衝動時,往往又不能控製,再次手淫,於是產生心理矛盾,造成心理負擔過重,精神壓力也非常大。少數青少年精神萎靡、意誌消沉,個別喪失生活信心,產生有害健康的病態心理。

青少年對手淫要有正確的認識,偶爾手淫可以理解,但應克服經常手淫來滿足一種欲望的習慣。要把精力放在學習和各項有益的體育、科技活動方麵,以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

另外,家長和老師要幫助青少年合理安排生活,做到早睡早起,臨睡前不要過於興奮,上床即可順利入睡。睡眠時內褲要寬鬆,被子不要過厚、過重。睡眠姿勢最好側臥、仰臥,不要俯臥,因為俯臥容易刺激外生殖器。平常穿褲子最好不要穿過於緊身的牛仔褲、彈力褲,最好穿運動裝、校服。總之,隻要有堅強的意誌和毅力,加上適當措施,按照以上說的去做,手淫習慣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12吸煙問題

香煙的煙霧中包含3800多種已知化學物質,其中有上百種是對人體有害的,例如一氧化碳、焦餾油、尼古丁等。吸煙對青少年的危害有以下幾個方麵:

(1)對呼吸係統的影響

青春期少年各器官正處於發育階段,新陳代謝旺盛,對有毒物質較成人吸收快,吸收後毒物對身體毒害更深。香煙中的有害物質,對呼吸道防禦機製有破壞作用,會破壞纖毛上皮的正常功能,刺激黏液腺分泌增加,所以常吸煙的人普遍咳嗽,痰多,易患呼吸道感染,有少數人可出現呼吸短促。吸煙越多,症狀越重,是呈正比上升。由於青少年組織修複能力強,隻要及早戒煙,數周後通氣功能便會得到改善,症狀也會消失。

(2)對學習的影響

吸煙的同時把煙內一氧化碳吸入體內,一氧化碳與體內血紅蛋白結合形成沒有運氧能力的碳氧血紅蛋白,使體內各器官氧缺乏,尤其導致大腦供氧不足,可以出現頭昏、頭痛、胸悶等症狀,思維判斷能力、共濟能力、記憶力,以至智力、思想集中力均大幅度下降,導致學習成績明顯低於不吸煙的青少年。

(3)長期慢性毒害

煙霧中的焦餾油含有多種致癌物質,有明顯的致癌作用。國內外有報道,吸煙者引起的肺癌比不吸煙者高幾十倍,還可造成冠心病、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等疾病,其發病率也比不吸煙者高幾倍,而平均死亡年齡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早3~5歲。尤其青少年沒有經濟來源,又要買煙吸,有時會造成對社會的危害。無錢買煙就想用盜竊行為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偷拿家長的錢,或到社會上去偷,以至於為了吸煙,越陷越深,最終不能自拔,受到法律製裁。

總之,在青少年中預防吸煙和戒煙工作是一項艱巨而嚴肅的任務,要求全社會、學校、家庭聯合行動,家長們尤其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們以潛移默化的影響。要加強學生們審美觀的教育,不要追求吸煙風度、成熟感,要以不吸煙為美,青春期學生要樸素、大方。隻有采取綜合措施,包括宣布“無煙學校”,電影、電視中減少吸煙鏡頭,學校製定對吸煙學生的處罰條例,在全社會形成一種風氣,才可讓青少年遠離煙草、少吸煙、不吸煙,也可減少環境汙染,讓青少年健康成長。

13酗酒問題

成年人少量飲酒對身體沒有什麼損害,但長期過量飲酒,尤其是烈性酒,不但對成年人、對青少年也是非常有害的。尤其現在有的青少年以各種名義,如過生日、慶祝升學考試完畢等聚在一起,過量飲酒。喝酒有害肝贓。因為酒中的酒精(乙醇),20%在胃中吸收,80%在小腸中吸收,一般2小時後即可全部進入血液。血中乙醇除少部分隨尿、汗和呼吸排出體外,90%以上靠肝髒解毒。青少年肝髒發育未成熟,肝細胞解毒能力差。在過量乙醇的長期刺激下,肝細胞會發生脂肪變性、退化和壞死,嚴重者會引起肝硬變,對青春期少年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長期飲酒可引起慢性酒精中毒,表現為頭昏、頭痛、手顫、舌顫,智力、理解力、記憶力和共濟能力明顯下降,酒精對食道、胃劾膜都有不良刺激,能誘發胃炎、食道癌等疾病。

一次大量飲酒會造成急性酒精中毒,表現為頭昏、頭痛、嘔吐、語無倫次、昏睡、嗜睡,嚴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導致死亡。

飲酒過量後,青少年定時、定向能力減退,有的在騎車回家時,因此而引起車禍和意外事故。

在喝酒的同時又吸煙者,比隻有一種壞習慣者身體受到的危害更大。因為香煙中的尼古丁能溶解於酒精,使血液中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的含量更高,危害更大。此類人舌癌、喉癌、食道癌的發生率均高於不吸煙、不喝酒的人。

16少女尿頻繁

少女不到半小時就要解一次小便,但每次小便的量又不多,尿意頻頻,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為此十分苦惱。

少女為何尿頻呢?一般有兩個方麵的原因:

一是尿路感染所致女性尿道短而直,又接近肛門,因此女性尿道容易受到細菌的侵犯。

二是緊張、焦慮、憂愁等精神因素所致這種神經性尿頻多是暫時性的神經機能失調,症狀雖與尿路感染有相似之處,但神經性尿頻多發生在白天,緊張和焦慮時加重,入睡後消失,且不伴有尿痛、發熱等症狀,各項化驗也未見異常。

防治少女尿頻,首先應防止尿路感染。必須注意外陰部的清潔衛生,勤洗澡(最好淋浴而不宜坐浴),勤換內褲,月經期更應注意休息和衛生,保持外陰部清潔。多飲水、勤排尿,是預防尿路感染的最重要措施,因為縱使有一些病菌侵入尿道,經常排尿就可以把它們及時衝洗出來。一旦發生尿路感染,也不要諱疾忌醫,應及時治療,以免加重病情。而對精神因素引起的尿頻,防治的關鍵則在於消除緊張心理,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積極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文娛活動,分散反複想排尿的注意力,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適量抗焦慮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