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異常情況原因與處理(1 / 3)

第三章、異常情況原因與處理

一、異常情況表現的原因

1“胎記”

孩子落生乃至以後一段時間裏,可以見到身上有青色的斑塊,這就是俗稱的“胎兒青記”。胎記多見於孩子的背部、骶骨部、臀部,少見於四肢,偶發於頭部、麵部,形態大小不等,顏色深淺各有差異。這種青色斑是胎兒時期色素細胞堆積的結果,對身體沒有什麼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到兒童時期逐漸消退,不需要治療。

2舌頭變化

出現地圖舌

母親在給孩子喂奶或孩子打哈欠時,有機會看到嬰兒的舌頭,當看到自己孩子的舌麵變得不規則紅白相間、呈地圖狀時,一定會很緊張,擔心孩子的舌頭是不是出了什麼毛病。其實每個嬰兒舌頭表麵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隻是有的變化明顯,有的變化不明顯而已,並不是什麼毛病。出現地圖舌的孩子多半體質比較弱,與疲勞、營養缺乏、消化功能不良、腸寄生蟲、維生素B族缺乏有關。地圖舌一般在嬰兒2~3個月時就已出現了,孩子多無明顯的不舒服症狀,有的可出現輕度瘙癢或對有刺激性食物稍有敏感,這種症狀可長達數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自然消退。發生地圖舌後,應注意口腔衛生,適當地給予口腔清洗。症狀明顯時可用1%的金黴素甘油等塗布。服用維生素B族及鋅劑有一定療效。

出現溝紋舌

正常人舌的表麵是平整的,沒有明顯的高起和凹陷。但有些人的舌部出現一道道縱、橫溝紋,深淺、長短不一,隨著年齡的增長可逐漸加重,這種表現稱溝紋舌,又稱裂紋舌,一般無任何不適,但溝紋較深的可出現刺激痛,也不需要任何治療。該病原因不明,常認為是先天性的,可能與地理條件、維生素缺乏、食物的種類有關。出現溝紋舌的孩子應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口腔清潔,防止口腔感染。

3心律失常

竇性心律不齊

表現為隨呼吸而改變,吸氣時心率增快,深吸氣時更為明顯,呼氣末期心率減慢。在發熱、運動、情緒緊張、哭鬧或用阿托品後心律不齊消失。

竇性心動過速

表現為小兒正常心率因年齡而異,如新生兒心率超過200次/分;1歲以下超過160次/分;1~2歲超過140次/分;2~6歲超過130次/分;7~12歲超過120次/分,這被稱為竇性心動過速,常見於運動、緊張、哭鬧、發熱、貧血、出血、休克、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其他如甲狀腺機能亢進及某些藥物如阿托品、麻黃素等影響也可引起心率過速。

病竇綜合症

這是由於竇房結功能衰竭而引起的激動產生和傳導發生障礙。小兒可由心肌炎、心肌病、洋地黃中毒、先天性心髒病引起。臨床特點是持久而顯著的竇性心動過緩,心律不隨運動、哭鬧、發熱而增加。除心動過緩外還可出現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所以也稱心動過緩—心動過速綜合症,簡稱“快—慢綜合征”。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此病約有60%發生在健康兒童身上,約5%~10%病人原有預激綜合征,亦可見於上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髒病、心肌炎、缺氧、洋地黃中毒、甲狀腺功能亢進等。4個月以下嬰兒多見,常突然發作,此時可出現煩躁不安、麵色蒼白出冷汗、四肢涼、呼吸急促、拒奶、嘔吐、口唇發鉗等症狀,可持續數秒、數分鍾或數小時而突然停止。血壓低,聽診時可發現心音弱,心律快而規則,新生兒可達300次/分,嬰兒可達200~300次/分,幼兒可達160~180次/分。

早搏

正常心髒跳動的起搏點是在心髒竇房結,而早搏是由異位節律點提前發出激動而引起心髒搏動。按異位節律點出現的部位不同,可分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這些症狀可以通過心電圖檢查來確切診斷。

房室傳導阻滯

可由心肌炎、先天性心髒病、風濕性心髒病、藥物中毒(如洋地黃)、低血鉀等原因引起。按受阻程度可分為123度。1度一般無症狀,心電圖儀表現P~R間期延長。2度可出現心髒漏跳現象。3度由於心律過慢,可出現急性心源性腦缺氧綜合征,這是十分危險的,需要及時去醫院診治。

4男孩隱睾症

男孩有兩個睾丸。在胚胎期,睾丸在兩側腰部腹膜後間隙內,隨著胎兒發育而逐漸下降,當胎兒4~6個月時已經接近腹股溝管處,至7~9個月時降入陰囊。剛生下的男孩子,睾丸就應在陰囊內。如果一側或雙側睾丸不在正常陰囊內部叫隱睾。嬰兒中約有79%的隱睾能自己下降,絕大多數在周歲內下降,如果2歲以後還不下降,可以遵醫囑先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治療無效的應盡早進行手術,最遲不能晚於10歲。

如果隱睾症不進行治療,對孩子的身體是有害的,腹腔內或皮下溫度高,不適合睾丸的發育和精子的生成。如小兒雙側隱睾不及時治療,長大後就沒有生育能力;如一側隱睾,雖不會影響生育能力,但長期留在腹腔容易引起癌變,如留在腹股溝處,因位置淺易受傷。所以小兒患隱睾症應及時治療。

5出牙的異常現象

孩子該長的牙一直沒有長出來,家長就應該帶孩子到醫院去檢查。我們知道,牙齒是由頜骨裏的牙胚逐漸發育鈣化而成的,如果頜骨裏天生就沒有這個正常的牙胚,自然在這個部位也就不會長出牙來了。經過照X光片證實頜骨裏沒有牙胚,醫學上把這種情況就叫做先天性缺失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