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少兒健康狀況識別(1 / 2)

第一章、少兒健康狀況識別

一、身體狀況

首先要注意孩子的全身狀態,如精神如何、臉色好不好、食欲怎麼樣等等。如果這些情況都很好,即使有點異常,大多也都是輕症。

精神上看著正常,不饑餓,尿布也不濕,但卻一味地哭鬧的嬰兒,或者每天在室外都玩得很好而現在卻光躺在家裏不願意出去的幼兒,處於這種狀態一定是精神不好或不健康,一般都會有某處的疼痛或疲倦等症狀。這些症狀與一般正常的困倦、疲勞、肚子餓時的狀態很相似,有必要加以識別。或者有時突然像被燒了一下似的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訴說某處疼痛,也要引起注意。

臉色和氣色如何,對孩子平時的情況很熟悉的話,是能發現有病時的異常狀態的。比如眼睛沒神、皮膚的顏色不好、嘴唇的顏色也不好等狀態,與平時相比是很重要的。嬰兒在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逗他也不笑,甚至搭拉著腦袋,昏昏入睡,這時尤其要引起注意。在發覺與平時不同的情況時,要看一下有無饑餓、困倦、疲勞等生理上的原因,在做出與平常不同的判斷之後,要馬上去醫院看醫生。

二、體溫高低

若發現嬰兒麵色朝紅,手觸額部感到有些熱,應及時為嬰兒量一下體溫。測量的方法一般是把體溫計放在腋下或舌下,嬰兒可用直腸體溫計。從肛門測量是最準確的。這時會比在腋下量的高1度,所以在38度以內都算做正常體溫。在腋下量時,孩子們的體溫也常常超過37度,特別是從午後到傍晚時體溫會高些,一般的小兒科醫生把37.4度 內都看做是正常體溫。在超過38℃度上時才是發燒,有必要請醫生。在請醫生之前,請注意觀察以下幾點:有無咳嗽和流鼻涕;有無腹瀉和嘔吐;有無發疹;有無頭痛、腹痛的表現;精神狀態如何;食欲怎麼樣。醫生根據上述情況,一般就可以診斷出所患的疾病。

三、食欲情況

首先要判斷出是真的沒有食欲還是因為心理上的影響,暫時不想吃東西。孩子們的食欲有時沒準,如果隻有一次吃得少不必擔心。有的孩子不喜歡喝牛奶,有的吃得少,這樣的孩子隻要在吃飯以外的時間裏精神很好,即使不吃什麼,體重也不會減輕的。

真正的食欲不振時,孩子會不精神,心情也不好。這時就要治療引起食欲不振的疾病。

四、睡眠怎樣

健康的嬰兒不可能有睡眠不足,但當身體某處有疼痛和不適時,嬰兒就睡不實,總是哭。這時可以找找原因,或者請醫生診治,使其睡眠保持安靜,治好其疾病。

夜啼是指孩子在夜裏哭,可考慮一下是否由下麵這樣的生活習慣所引起:有沒有把白天和黑夜顛倒的習慣;半夜裏是否是肚子餓了;父母晚睡晚起,隻讓孩子早睡,因而孩子就早起了;是否是白天運動不足,所以睡不實。

五、呼吸表現

孩子的呼吸比成年人快,孩子越小其呼吸越快。在數孩子每分鍾的呼吸次數時,如果孩子注意到了,或孩子在動時,呼吸就會加快。可以在孩子睡著的時候,把手輕輕地放在胸部來數,這樣一般較準確。

孩子發燒時呼吸會加快,當呼吸困難時,呼吸速度快和淺時,有可能是肺炎等重病。當玩得很好的孩子突然發生呼吸困難時,可能是把什麼東西放進嘴裏卡住嗓子了,可馬上讓其張嘴來檢查一下,嚴重的要立即去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