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老年養生保健與生理1(1 / 3)

第一章中老年養生保健與生理1

中老年養生保健指南生活必備叢書第一章中老年養生保健與生理生活必備叢書

中老年養生保健指南一、生理養生保健知識

男人中年要重視健康

中年的男人正當不惑之年,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真是羨煞他人,殊不知,在這圓滿的背後,經年的積勞如蓄勢的“火山”隨時可能爆發,“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疾病證候群已尾隨著中年的男人團團轉,“亞健康狀態”已在他們身上占了上風。除去西裝解下領帶,中年的男人還剩下什麼?站著,乏力的軀殼,凸起的肚腩無地自容,腰酸背痛;坐著,耷拉著腦袋昏昏欲睡,老態盡顯,記憶力減退甚至記不起孩子與妻子的生日;躺著,睡眠不穩,輾轉反側,夜尿增多,噩夢亦開始增多。還有食欲不振、性欲不振、精神不振、視覺紊亂、頭暈耳鳴、關節疼痛、焦慮不安,周身不適。發展下去,胃潰瘍、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腰椎間盤突出、前列腺肥大、心肌缺血、心肌勞損、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癌症等等將危及健康生命。

臨床醫生提示,男人中年是健康的一大關口。從兒時身體器官的發育,到青少年的成長成熟,到了中年已是爐火純青,巔峰已過。組織器官的“健壯”開始走下坡路,這時,如不以自我保健來搭救,則往往就會是組織器官的“使用性”“自然”得病,即所謂積勞成疾,而非指“天災人禍”而得病。事實上,更令專家憂慮的是,這“中年”之驛站關隘已大有向前移動的趨勢。

心身醫學專家分析,中年男人在近30年的學習、工作、生活、婚戀、家庭、社交的多重壓力下,胃黏膜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充血缺血、缺血充血,胃酸分泌增多,體內兒茶酚胺濃度也逐漸升高,胃黏膜在“無保護”、“無休養”情況下最終導致潰瘍出血。長期的緊張、焦慮、壓抑、嫉妒、積怨、深沉,使交感神經活動亢奮、人體腎上腺素分泌失調、增多、血液黏稠度增高,與生俱來、與日俱增的血脂最終導致心髒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腦血栓形成。超負荷的勞作,永不言倦的開拓奮進,心力、體力、精力在人海、商海、情海中漂泊沉浮,隨波逐流,惡性透支,結果是神經、精神、心理、生理、微循環、內分泌、組織器官功能受到困擾,繼而疾病便如雜草叢生,火燒不盡。

因此,醫學專家提出倡議:男人中年,治理整頓。

具體而言,首先思想要重視。審視、自剖自己的健康態度,反省、反思自己的健康觀念,領會健康的重要性。治理整頓分宏觀調節和微觀調節。前者是指從整體上對自己的生活、工作、事業、身體進行全麵的調適,善待生活,善待生命,控製不良的行為和習慣,緩和生活節奏,調理生活密度,提高生活質量。微觀調節是指某些具體的做法,如保證足夠的時間進行運動、休閑、娛樂、天倫之樂、手足之情。保證定期到醫院檢查身體,對身體進行一次又一次的“修理”、“洗油”、“充電”。如遇身體不適,應引以為意,切莫若無其事,放任自流,諱疾忌醫。

人到中年要“五戒”

人到中年是“危機四伏”的“多事之秋”,所以要積極預防一些常見的隱患疾病,注意做到“五戒”。

一戒懶惰:中年人常感兩腿沉重,易疲勞,這表明衰老已悄悄降臨。此時應力戒懶惰,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以延緩衰老。

二戒過勞:中年人既有工作又有家務,負擔較重,故應注意勞逸結合,切勿“涸澤而漁積勞成疾”。

三戒多食:多食可導致肥胖,從而誘發多種疾病。

四戒發怒:怒則傷肝,並容易誘發胃潰瘍、高血壓、冠心病等。

五戒縱欲:祖國醫學認為“房勞過度則傷腎”。

中年女性保健的重要環節

40歲的女性人到中年,既承擔著贍老撫幼的義務,操持著繁重的家務,又是社會的中堅力量,每天忙碌於單位、家庭之間,身心疲憊,殫精竭慮,因此正是需要加強養生保健的關鍵時期。中醫認為組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有精、氣、血、津液,對中年女性而言,應當重視以下環節:

女性以“血”為根本

中醫認為血是人體各種生理活動能夠正常運行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眼睛由於血的滋養以能夠看清世界,手足由於血的供應以能夠拿取東西和行走,烏黑的頭發、聰明的智慧等等一切生理活動和組織器官都離不開血的營養作用。對於女性而言,因有乳汁、月經、生兒育女等生理現象,血容易消耗而不足。由於中年女性擔當著家庭主婦的同時,又要工作與學習,不僅體力、腦力的消耗量增加,而且特殊生理現象對血的損耗也增加,就更需要得到血的補充,所以中醫認為“婦女以血為根本”。

有人說:我的血紅蛋白、紅細胞水平都在正常值範圍,非常健康。這部分人是不是就不存在血的保養問題呢?其實中醫所說的血虛與西醫說的貧血概念並不相同,如果紅細胞減少,血色素降低,出現麵色蒼白,口唇、指甲不紅潤,西醫認為是貧血,中醫也認為是血虛,在上述情況下中西醫的觀點是一致的。但中醫認為的血虛表現遠遠超過單純的紅細胞、血紅蛋白低於正常,如血虛還可出現頭發變脆且缺少光澤和彈性、眼睛視力下降、乳房過早下垂和不豐滿、產後乳汁稀少、月經量由多轉少、月經由鮮紅變得淡紅等等,這種情況下,即使血中紅細胞、血紅蛋白、血清鐵、葉酸都正常,中醫也認為有血虛的表現。由於中年女性的特殊生理特點,故更需要注意血的保養。

女性以調“肝”為重

中醫認為大多數女性疾病都與肝有關,這裏所說的“肝”與西醫所說的肝髒有所區別。原因是,肝的經脈經過了女性生殖器官,包括子宮、卵巢、輸卵管,還經過乳頭、頸部、頭部太陽穴側直至頭頂。因此,中年婦女常見的月經、帶下、妊娠、產後、乳房病、甲狀腺疾病及血管性頭痛等都與中醫的肝經有關。經脈是內在髒器與體表和其他組織聯絡的通道,也是營養物質運輸的路徑。如果肝的生理功能發生變化,就會影響肝經的正常功能,造成肝經所聯絡的各個組織器官發生異常,甚至產生疾病。保護好肝,保持肝經的暢通,對各相關部位的保健具有重要意義。

精神上的抑鬱、憂思會直接影響肝的生理功能。中醫稱怒、喜、憂、思、悲、恐、驚為七情。每一個正常人都存在著以上7種情緒的變化,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懂得如何去掌握七情變化的度,而該怒的時候不怒,該喜的時候不喜,硬性地去壓抑自己的情緒對健康是沒有好處的。但如果過度過長時間的情緒變化,而又不能及時進行調節,同樣會影響健康,甚至產生疾病。中年女性由於生理、家庭、工作、社會各方麵的原因,情緒波動較大,容易因心情不舒暢而抑鬱少歡或煩惱多思,日積月累容易影響肝的生理功能,所以很多亞健康狀態和疾病都與中醫所說的“肝氣鬱結”有關。中醫認為肝髒是一個多氣少血的器官,所以一旦心情不愉快,便很容易造成氣的流行不暢,出現胸悶、脅脹、腹部脹滿,甚至產生乳腺增生、乳房纖維瘤、甲狀腺腺瘤、月經不調及消化道疾病。所以對中年女性來說,調養肝髒尤為顯得重要。

中年女性的生理特點

從身體的結構與機能方麵來說,女性到中年已進入一個較穩定的階段。

《黃帝內經》裏說:“中年,五髒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這裏的“平定”、“大盛”皆是言中年已是成熟而定型的階段。同時中年又是向老年的過渡階段,中年後期則會出現某些衰老的現象。如果不能正確地認識和重視這些改變,就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以致危害健康。

心血管生理功能的特點

人的心血管活動具有顯著的年齡特征,一般地說,心血管的功能在青春發育期的末尾,便達到了一生中的頂點,之後就漸漸減退,近來國內規模最大的一次病理普查,發現冠狀動脈狹窄在中年時期發展最快。心輸出量從30歲到80歲,約減少30%,中年女性在運動或其他負荷時心率和心輸出量的增加都較年輕人少,且負荷解除以後的恢複時間也較長,所以,中年女性所能負擔的運動量和勞動強度都不及青年。有的中年女性由於不了解這一點,因過重的體力負荷或高度的精神緊張而導致心肌代謝、心肌耗氧量過度增加,冠狀動脈血液供不應求,心律失常乃至驟停。這就是有的中年人發生猝死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人到中年以後,對血壓的反射性調整能力也減退,因而容易出現高血壓病,以及體位性低血壓。

神經、精神活動的特點

人的精神活動是以精氣為基礎的,而精氣藏於五髒,正如《黃帝內經》所說:“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腎藏誌。”因此,五髒的盛衰就決定了精神活動是否正常。女性到中年,精神活動比較穩定,這表現在中樞神經係統的興奮與抑製過程比較平衡,創造性的思維可達一生中的最發達時期,表現出經驗豐富和精力充沛的特點,且理解力增強,往往補償了機械記憶的下降。但中年女性神經傳導和突觸傳導的速度,一般隨年齡的增長而減慢,所以中年女性對外界各種刺激的反應速度不及青年人快,也不如青年人敏捷。

女性進入中年後期,由於腦細胞不斷減少,大腦逐漸萎縮,重量減輕,致使腦組織內的水分、蛋白質、脂肪、核糖核酸等的含量及它們的轉換率都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降低。且因為腦內褐色素的增多,影響了腦細胞的正常功能,表現為腦力勞動能力降低,記憶力漸漸減退,睡眠欠佳,現實生活逐漸缺乏感情色彩,此種情況在女性的後期將越來越明顯。因此,延緩腦細胞的衰老變化,減慢中年女性的腦細胞的各種衰老變化過程,是中年女性保健工作的又一重要任務。一般來說,人腦有很大的潛力,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就達140億之多,有人推算,一生之中,實際使用的腦神經細胞隻占總數的1/3。因此,中年,仍然是創造性思維的“黃金時代”。

呼吸功能的特點

中年以後,肺髒功能減弱,清濁之氣的交換能力降低,最大通氣量減少,使得中年人的呼吸功能低於青年人,這也是中年人體力不如青年人的重要因素。

現代醫學認為,中年初期,女性的呼吸功能一般都很旺盛,但隨年齡的增加,胸廓前後徑逐漸增大,胸廓活動亦漸受限,肺組織的彈性降低,肺泡擴大,肺總容量及肺活量均漸減少。上述這些改變都可能導致氧的肺擴散容量減小,也就是中年人氧氣通過呼吸膜的擴散能力不及年輕人,如30歲的人最高肺活量可達5.7升,40歲時隻有5.1升。與此同時,呼吸道的黏膜逐漸萎縮,黏膜的纖毛功能及保護性咳嗽反射的敏感性降低,造成氣管的分泌物易儲留,因而容易發生慢性支氣管炎。

人的呼吸係統與外界環境直接相通,極易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變化影響。因此,在不同環境、不同工種條件下生活的中年女性,其呼吸功能的差異可能很大。據觀察,在各種有害氣體條件下,或在各種粉塵環境中工作的中年女性,其肺功能顯著地比其他工種的同齡人差。為了保持呼吸係統的健康,必須大力減少空氣汙染,如從事有害職業的職工應該多進行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實踐證明,體力勞動或進行體育鍛煉時,肺通氣量可增大幾倍到十幾倍,從而吸入更多的氧,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因此,中年女性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這樣肺與氣管的功能可以增強,全身的健康狀況通常也比較好。

消化代謝的特點

人的消化和代謝功能,主要靠脾胃的腐熟與運化,稱脾胃為後天之本,如《黃帝內經》裏說:“胃者,五髒六腑之海,水穀皆入於胃,五髒六腑皆稟氣於胃”,意思是人體所有的髒腑、器官、組織,皆需要脾胃供給的各種營養素,脾胃是生命的源泉,無論是養生、治病、康複,都必須時時刻刻注重保護胃氣,但人到中年以後,脾胃功能日漸衰退,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這裏的陽明脈,即指胃的經脈;五七,是指35歲之時,適逢中年,這說明中年以後消化代謝功能便開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