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現代創業(1 / 3)

第五章現代創業

蔡燕萍的創業藍圖

《蔡燕萍的上海經驗》是一本談台灣人在上海成功創業的暢銷書,在島內的工商業界引起一陣“蔡燕萍現象”研究熱。她是如何在競爭激烈、強手如雲的上海蓬勃壯大、生生不息的呢?她製定的“立足民族,走向國際”的目標,為她的自然美國際事業集團勾繪了美麗的藍圖。

(1)回報國家

幾年前,為探詢蔡燕萍的上海經驗,曾有台商大老遠跑到自然美國際事業集團在大陸的發祥地——崇明縣尋藏覓寶,然而當麵對這塊孤獨的處女地,卻不由望洋興歎,不解於蔡燕萍當年為何會舍棄被外商紛紛看好、政策優惠的黃金熱土——浦東,帶著已在台灣本島欣欣向榮、實力雄勁、蓬勃發展的自然美國際事業集團登陸崇明島,投資建廠,開始了在大陸的第二次創業征程。其實,做出這樣的決定正是蔡燕萍性格使然:愛護環保、崇尚自然的觀念使她選擇了這塊淨土,隨遇而安的性情讓她寧願雪中送炭,不肯錦上添花。於人為善的基督徒信義促成了她為大量等待就業的島民們送去工作機會的願望。奉公守法、務實求是的作風使自然美國際事業集團長年成為上海崇明縣的頭號納稅楷模,是當地合資企業稅收、福利的主要來源。希望兩岸同胞共存共榮,互相扶持的長久心願讓蔡燕萍甘願頂著台灣島內某些保守派的輿論壓力,不願停下忙碌奔波於兩岸的腳……正是這樣的個性,蔡燕萍創造了自然美化妝品美容王國的本土神話,是惟一中國人自行研發、自製產品、自創品牌、行銷國際、創立自然美容術的美容產品,贏得了中華民族品牌的國際聲譽。扶貧賑災、申援希望工程、讓無數下崗人員重拾希望,蔡燕萍是許多成功者的引路人,也因此成為獲得上海市政府頒發之“白玉蘭獎”的台灣第一人。

(2)開拓進取

從上海崇明縣的投資開始,由於受到各界領導和廣大消費者的愛護與支持,經過集團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創新發展,現在自然美在大陸已蓋了兩棟大樓,擁有加盟連鎖店1000多家,沙龍生活館100多家,百貨商場專櫃近200個,並且在全國各省市陸續成立了30多家集團控股51%以上的子公司及分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直營網絡,至今,已在大陸投資超過5000萬美金。同時,自然美與各省市的勞動局、中央勞動部都有正式合作的考培中心,培訓了大量的美容專業人才,而蔡燕萍博士本人更是親臨一線,足跡踏遍全國及海外,親自撰寫及主講2000多集美容專欄,擁有廣大的收視族群。2001年,具公信力的資深傳播公司DAWSON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所做的市場調查中,就“你聽過‘自然美’嗎?”“您是否聽說過蔡燕萍博士?”“您是否同意‘NB自然美’的化妝品是自然成分、適合東方女性?“自然美是否是國際上的民族名牌?”等全部問題,平均80%的白領階層受訪者給予了“完全肯定”的回答。而在台灣,自然美也從未因島內經濟的不景氣而停止前進的步伐,為帶動經濟、穩定就業,自然美一年內投下數億元興建SPA生活館,以“最新的科技”、“最好的品質”為顧客服務,也鼓舞了士氣。當時台灣方麵已把化妝品的貨物稅取消,並降低進口關稅,致使當時的美容市場幾成“聯合國”的天下。但是麵對國際名牌蜂擁而入,自然美的業績仍然不斷快速增長,深受顧客的喜愛。深探成功的奧妙別無它法,隻是因為自然美化妝品公司完全基於東方女性膚質特性及東方人易產生的美容皮膚問題專門研發最自然成分的產品,更適合全世界華人使用,才會獨樹一幟在以歐美日為強勢的化妝品美容界的夾縫中打出一片遼闊的天地!

(3)宏偉藍圖

雖然自然美已為民族品牌打下了半壁江山,但蔡燕萍仍然沒有因此懈怠。相反,麵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國內、國際市場,大陸、台灣雙雙進入WTO,民族品牌再受衝擊的挑戰,自然美更是加快了變革的步伐:在大陸及台灣各大小城市積極籌建SPA沙龍及規模較大的自然美生活館,並投入數千萬人民幣策化企業,啟動美容資訊商貿網站、鋪設B2B、B2C網路平台、導入Oracle係統強化企業資源控管、成本運營。借著網際網路行銷國際,以順應全球自由競爭和商貿的挑戰。為了進一步培養人才,蔡燕萍博士目前更是日夜兼程奔波於兩岸三地,為在上海創辦國際化的管理學院、在大陸和台灣同時籌建生物科技公司、生產天然保健食品和藥品,並為在港籌設SPA生活館及國際貿易部,麵向全球市場,及為股票上市忙得不可開交。

本著“立足民族,走向國際”的目標,蔡燕萍為她的自然美國際事業集團勾繪了美麗的藍圖:躊躇滿誌,養精蓄銳,開拓進取,自然美積極準備入世挑戰,希望盡中國人一己之力,與同業互相支持、互相繁榮、互相團結、互相促進,這樣才能得到消費者的信賴,將自己的民族品牌發揚光大,行銷國際。

麵對國外名牌的大舉入侵,蔡燕萍博士衷心告誡本土企業,應該從迷夢中醒來了,應意識到國人不能夠完全靠替國外品牌代工獲取長遠利益,一旦勞力工資提高就會立即喪失競爭力,隻要自身有一定宣傳品牌的實力,就要自創品牌,爭取民族財富,企業也才能夠存活於世。更希望兩岸同胞本著共同一個目標,以國富民強為宗旨,摒棄前嫌,攜手合作,共創美好未來!理想主義者賈軍的創業故事

賈軍放棄外企高薪的高級職員工作,獨自創辦了“東方愛嬰谘詢公司”,32歲的她如今更是不同凡響,在她背後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創業故事。

(1)開始艱苦創業

賈軍在大學裏學的是英語,研究生選讀了國際經濟,怎麼看都和嬰兒教育搭不上邊。幾年裏,她當過公務員,又在兩家美國排名前100位的外企裏做到很高的職位,誰也沒想到,賈軍會從頭開始做起嬰幼兒教育!

1998年1月,賈軍同先生一起和幾個朋友聊天,一個好朋友說起6個月的孩子,忍不住地倒苦水:平時累得腰酸背痛,尤其孩子生病時,孩子哭,自己也跟著哭。朋友為此加盟了一個服務機構,對方承諾每周可以有一次上門指導,可是這個機構隻提供了兩三個月服務後就倒閉了。其原因是靠人力一天跑不了三四家,而北京有近30萬0歲至3歲的孩子,就算1%的家庭接受服務,也有3萬人,這得需要多少人力財力才能滿足需求!

聽了朋友的訴苦後,賈軍的心裏有了自己的計劃,於是,任性和衝動推動著賈軍放棄了高薪收入,開始了艱苦的創業,公司的第一筆投資是她與先生的全部積蓄,加上一些朋友的資助,一共50萬元。

(2)功到自然成

準備不夠充分的賈軍直到1998年10月16日公司才注冊成功,那時候還一點不知道該怎麼做。也就是從這時候她才開始做市場調查、設計運營模式、製定發展規劃。她買回來所有能買到的書,她還對39位家長和孕婦做了訪談,了解她們需要什麼幫助。

以前的經驗告訴她,做事情最好不要從頭來,於是她在網上和國外的十幾個有關公司取得了聯係,包括美國的、歐洲的。賈軍告訴他們,北京每年新生兒28萬,有巨大的市場,希望和他們合作。她都是直接發E-mail給公司總裁的,這也得益於她在外企的經曆。

同時賈軍又精心設計了問卷,在300多人中調查的結果令她大喜過望:876%的人願意接受專業的嬰兒教育指導,而目前國內恰恰缺乏這樣的專業機構。這些調查持續了7個月的時間,等賈軍覺得可以開業時,50萬元的第一筆投資已經花光了。

隨後的困難接踵而來,前半年的運營並不成功,僅從1999年3月開業到1999年9月,東方愛嬰每月虧損四五萬元。

原因是理想主義的賈軍認為,給孩子做的事情就應該是最好的,紫外線消毒、買最好的玩具和兒童專用的墊子、每月花8萬元請來嬰幼兒教育專家做教師……但這些努力家長卻不那麼“領情”,他們最關心的是怎樣做,而且是與寶寶一起去做。

經過半年與市場的磨合,賈軍找到了一種看來比較成功的辦法:親子教育。中心把國際上流行的蒙特梭利和奧爾夫式的教學結合起來,進行中國的本土化改造,並且使這套教學方式的適應年齡降低到0至3歲。現在家長每周帶著孩子到東方愛嬰中心的“乖乖大本營”,和孩子一起唱歌、跳舞、畫畫、算術。一堂課45分鍾,奇怪的是這些3歲以下的孩子居然一直注意力集中地從頭上到尾,並且很願意同父母再次來接受教育。孩子喜歡,家長就喜歡,盡管每個季度的學費要600元至2000元,3個月一期的培訓結束後,60%的家長願意掏錢繼續上下一期培訓,同時介紹自己周圍的朋友來這裏學。從1999年10月起,“東方愛嬰谘詢公司”開始滾雪球一樣地膨脹起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付出就必定有回報,經過艱辛的努力,“東方愛嬰谘詢公司”現在北京已經發展了5家中心,同時又在廣州、深圳、西安各有一家中心開張。據估算一個中心一年有近100萬元營業額,利潤率約為30%至40%。現代女性創業的必備條件

當女人有了創業的機會時,一定會千方百計地把事業料理成一個溫暖的家,讓所有的員工都感受到這份溫馨。

如果向前再推二十年,那正是中國婦女開始創業生涯的年代,此時,已有半數以上的女性投入事業之中,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觀念因無法應付現代經濟社會中一個家庭的龐大開銷,女性也得卷起袖子和男性一樣工作,負擔起經濟生活。剛開始,女性工作的目的隻是為了負擔家計,所以她們認為隻要把工作做好就夠了。但是,現代的女性因教育水準提高、思想開放,對工作的定義不再是圖個溫飽了,而是要求進一步實現自我的理想,工作對她們而言不再是職業,而是事業。於是,一大批女性開始湧向企業,並成為中國勞務和人才市場上一支最為醒目的“遊擊隊”。

然而,有很多女人在公司裏服務了幾年之後,常常會對自己目前所做的工作感到缺乏成就感,有的是因為自己能力無法受到肯定而有懷才不遇之歎,有的則是工作與報酬不成比例而發出不平之鳴……,這些情形都會使人對自己的前途與發展感到憂心不已。

尤其是在一些中小企業服務的女人,就算付出全力努力的工作,想受到老板拔擢的機會依然很渺茫,所以,自然有許多女人感覺工作無力卻無可奈何。

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男人同樣會受此“待遇”,關鍵還是事在人為。如果你是個肯努力、有計劃的女人,而且又有創造自己、邁向成功的意念時,請珍惜你的才智,趕緊邁開腳步,試著去開始你的新人生,運用你的才幹去建立財富與快樂,相信這種努力的代價是值得的,因為,成功的女人首先必須具備自信心。

自信就是工作的動力、成功的資本。一個追求事業的女性為了在事業上獲得成就,千方百計使自己成為技藝精湛的員工。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女人們心裏十分明白,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①必須徹底了解自己所喜歡職業最高學曆要求、未來發展性及特殊需求,並做好特別的計劃以達到目的。

②認識自己職業所屬的專業圈以及知道如何打入圈子裏。

③了解與你的公司或組織有關的資料。

④積極參加在職訓練或各類講座及教育課程。

⑤觀察、探究並學習恰當行為。現代女性創業的基本素質

(1)良好的文化素質

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的文化素質也隨之有了巨大的進步。高文化素質是一個成功人士必備的品質,但應該明白,高文化素質並不代表高學曆,反之亦然,高學曆的人並不一定高文化素質。文化素質是一個看不著但能感覺到的品質,是在知識社會中長久保持成功所必須具備的品質。即便是低學曆的現代女性也不必過分擔憂自己的文化素質,創業者應該知道文化素質是一種個人修養,通過平常多讀書、勤思考並把好的言行滲透到自己的言行中再加上勤於實踐,就會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修養。

文化素質的內容十分廣泛,幾乎無所不包。現代女性,要想在每日辛勤工作的同時,全方位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隻要抓住文化修養的主要內容即可。一個人的文化素質一般集中體現在思想道德、專業知識和思維方式上。

思想道德素質是文化素質中最主要的方麵,是創業成功的必備條件。新世紀是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紀,隻有通過真誠的合作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曆來成功人士,尤其是被人認為“無商不好”的商界人士,特別重視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這並不是說要求每位創業者隻為社會為他人做好事不計報酬,而是指創業者對待廣大客戶的態度以及對待社會的態度。在當今社會,眾多商家都將顧客尊稱為上帝,目的是為顧客創造最大價值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最大利潤。但也有些商人惟利是圖,隻想偷梁換柱牟取暴利,全然不顧消費者的權益,最終身敗名裂。現在已是買方經濟時代,作為賣方的商家必須拋棄原先愚弄顧客的想法,以優質的產品、真誠的服務來贏得顧客的忠誠。隻有那些能為顧客帶來更多的便利、創造更多價值的商家,才能在商場上立於不敗之地。現代女性在創辦商業機構的選擇上,在公司的運作經營上,不能隻將心思全部用在如何賺錢上,而是要思考自己所創的事業是否給眾多的人帶來更多的幸福,因為,創業者的辛勤創業隻有在實現社會價值時才能實現自身價值。

專業知識對於現代女性創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當你選定自己的發展方向時,要對這方麵的專業知識有一定的掌握,並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充電”。比如在經營一家公司時,了解商務運作的專業知識就是十分必要的。

應知道哪些力量影響著市場景氣,應對市場經濟指標有一定的了解;

要具備做計劃和預算的能力;

要了解公司的財務管理和控製;

要初步了解進貨和存貨控製;

要培養對市場分析、預測的能力;

要了解廣告、促銷等營銷手段、方法和技巧;

要對建立公司內部管理機製有一定的思考。

當然,上述的專業知識並非要求創業者一下子全部掌握。創業者可以邊學邊用,例如找一些書籍自學,或者向一些有經驗的人請教。但是,創業者一定要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有足夠的重視,因為市場如同無情的戰場,它對弱者的懲罰並不會因為你的無知而有所寬容。

人的文化修養不僅體現在思想道德和專業知識方麵,而且也集中體現在人的思維方式上,可以說人的思維方式是文化素質的最終表現形式。例如創業者要努力培養自己對事物的好奇,不要對一些事物熟視無睹,能夠對周圍事物保持強烈的好奇心是創業者的成功不同於常人之處。現代女性創業要時時刻刻勇於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因為有時候並不是沒有機會存在,而是由於創業者存在思維定勢,對一些寶貴的機遇視而不見,從而錯過了許多時機。創業者每當覺得事情沒有轉機的時候,如能有意識地跳出自己的思維模式,就會豁然開朗。

當然,良好的文化素質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擁有的,它需要現代女性平日多學習、多積累,認真思考一下哪些是必須要做的,盡量把自己的生活條理化,每天抽出固定的時間思考自己一天來的所作所為,並進行分析、總結,還要留一段時間讀些書,例如一些著名的企業家的創業史之類的,或者一些散文、小說之類的文學書籍,日積月累,就會慢慢發現自己的生活變得很有規律,而且自己的頭腦變得非常靈活,善於思考,這也意味著你的文化素質得到了不斷的提高。

(2)鮮明的個性

現代女性的主要特點就是具有鮮明的個性,沒有個性,就沒有主見,沒有主見就不能獨立,不能獨立就不能有所創造,沒有創造何來創業。因此,個性很重要,鮮明的個性本身就有創業成功的傾向。

個性其實並不神秘,它是指人的個體的性質,它和人格有著一定的差別。人格是指人的個體的行為風格。人的個性對於創業而言非常重要,因為個性包括了人的智力、性格、情緒、意誌等一些重要特征。社會上曾經火爆的“智商”、“情商”,實際上是對人的個性某一方麵的誇大,而人的個性是智商、情商、毅力的綜合體。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個性鮮明,有的人缺乏個性;有的人有見識有魄力,有的人縮手縮腳,沒有做事的膽量,這實際上是人的個性不同表現。縱觀創業史上創造奇跡偉業之人,無一不具有鮮明的個性,其中最為重要的有獨立性、好勝性、求異性、進攻性和堅韌性五個方麵。

獨立性

存在於每個人身上,關鍵是創業者本人能否認識到這一點,真正有決心創造一番大事業的人,要認識到什麼是真正的獨立性,真正的獨立性首先是思想上的獨立,承認專家權威的存在,但不盲目聽從、信從他們的建議,要用自己的頭腦去獨立地思考。別人的言行都源自特定的環境、場所,而對自己不一定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創業者要思考一下其中的真偽或者是否真正適合自己。凡是不適合自己的言論,不健康的行為,也不管其理論上是否行得通,在創業者這裏都是沒有用的。創業者要有自己的大腦。

好勝性

是指一個人對自己非常有信心,而且積極與別人競爭,追求成功勝利,人的天性中有一部分是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與尊重。然而世上的人實在太多了,人們隻把自己的誇獎給予成功勝利的人。創業者審視自己時要細心體悟自己是甘於平庸,還是渴望成功,渴望他人的尊重。

好勝性可以看做是獨立性的持續。有遠見、有能力的人通常是用自己的頭腦獨立去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且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是最成功的人,從而滿足其爭強好勝心理。

但是,創業者在好勝心理的驅使下,努力奮鬥時一定要切忌逞強。真正的成功者追求勝利,並不到處招搖,不用自己的成功去攻擊別人、嘲笑別人。另外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有寬大的胸懷,要欣賞與自己具有相同好勝心的人才。不能因為自己求強好勝,就極力與那些具有同樣好勝心的人爭鬥,或者有意壓製有才能的下屬員工,惟恐他們過於強大使自己沒有麵子。創業者應做的是鼓勵自己近乎成功的勝利,更要鼓勵自己的員工去追求成功、勝利,為他們創造展現才能贏得榮譽的舞台。隻有自己的員工都積極追求成功,創業者的事業才會興旺發達。這個道理看似簡單,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忌賢妒能的老板比比皆是,這些老板大多也是具有強烈好勝心的人,但由於沒有真正理解好勝性從而心胸狹隘,做出了自毀長城的蠢事。

求異性

無論是在產品生產上、包裝設計上,甚至營銷方式、售後服務等方麵都要從求異的角度出發,這樣才能做到獨樹一幟,以至於脫穎而出。

在傳統中國文化中,存在著“求同存異”的思想。這在解決思想分歧,理順人際關係方麵是有著重要作用的,創業者在企業內部關係、企業外交關係等人際關係方麵,應當發揮求同存異的思想。

求異的個性,來源於人的不斷增長的需要,是人不知足本性的表現。創業者具有極強的求異追求,是其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源泉。世界萬物都是不斷變化的,當然也包括商界,尤其是近年來,其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商業要經營的是人們的品味,要創造的是人們的生活方式,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不同的選擇方案,但是人們的個性是喜新厭舊的,人們不會因為一個產品質量好就長期使用,人們會因新的產品的出現而放棄舊的產品。因此,創業者千萬不要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大力求異,推陳出新,在公司的經營管理方法上,應當允許更多的人提出大膽新穎的方案,鼓勵員工充分發揮各自的個性,不要把公司辦成一個千人一麵、死氣沉沉的集體,而是要讓公司成為一個百花齊放、各俱風姿的大花園。

進攻性

商場就如同戰場,商業競爭就是戰場上的短兵相接,隻有那些具有進攻性,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內心都是很脆弱的。根據人們內心脆弱性的不同反應,可以將人分為兩類:一類是鴕鳥型,另一類是豹子型。所謂鴕鳥型的人在麵對危險時,第一反應就是逃跑,就像鴕鳥一樣,遇到危險時,會把頭藏在沙子裏或其他方式,以為隻要看不見敵人,自身就會安全了,這是典型的掩耳盜鈴,自欺欺人,這種一相情願的想法更是增加了鴕鳥被捉的可能性。相反豹子型的人,在危險到來時,不是逃跑而是挺胸抬頭,洞察對方的弱點。俗話說得好“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創業者在創業時,要麵對許多強大的競爭對手,一定不要被對方貌似強大的實力所嚇倒,而是要像豹子型的人一樣直麵對待,尋找良機。

當然,在競爭中,雙方都有自己的弱點和優勢,創業者要及時發現對手的弱點,采取進攻的方式製敵取勝,但是創業者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在特殊情況下,千萬別在人際關係中過分顯示進攻性,而且在待人接物方麵,要避免咄咄逼人的氣勢,即使是在與對手談判,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一味地與人爭鬥,如果把進攻性引入人際關係,會使創業者招致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這是創業者應該堅決杜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