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醫療篇2(1 / 3)

第十一章醫療篇2

中風的預防

目前,中風、心髒病與腫瘤已成為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發生中風後果不堪設想,患者自我主動預防就尤為重要。特別是有高血壓、高血脂病史者尤須注意。

晨起“三訣”

懶床酣睡一夜,醒來第一件事是什麼?不是起床、穿衣,而是懶床3分鍾——做深呼吸、打嗬欠、伸懶腰。據臨床觀察,腦中風多發生於夜間,而最危險的時刻是睡醒的一刹那。在高血壓和心髒病患者中,有20%的人因起床過急而猝死。顯而易見,懶床片刻,有助於各項生理機能由睡眠狀態到清醒狀態的過渡,對預防猝發腦中風有益。

喝白開水清晨起床後第二件事,是喝一杯涼開水,因為人體經過一夜睡眠,排尿和不顯性失水會因丟失水分而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循環阻力增大,心腦供血不足而生意外。

吃早餐專家的試驗證明,不吃早餐的人比吃早餐的人凝血球蛋白增高7倍,血液粘稠度明顯上升,無疑會增加腦中風的危險,吃好早餐對預防心腦血管病清晨猝發有益。

生活“四忌”

忌暴怒“怒則氣上”,“大怒則形氣絕”。人在發脾氣和處於緊急狀態時,血中分泌腎上腺素、血管緊張素、兒茶酚胺等,使血管產生痙攣,血壓升高;也使細胞間隙增大,脂質沉著加劇,因而血液改變,血液凝固性增加而加速腦血栓形成。臨床研究也表明:中風病人中急躁型為一般中老年人的5倍。

忌飲食不潔恣食肥膩厚味,必致血脂過高;長期飲酒能使膽固醇增多,促使動脈硬化。大腦血管對酒精相當敏感,體內酒精濃度不斷增高,大腦血管嚴重收縮,可致血管破裂出血而發生中風病。多食鹹也能使血脈凝澀,進而淤阻,發生中風病。高血壓病人應把食鹽量控製在每日3~4克以下。

忌便秘長期便秘不僅使人體代謝後的產物通過腸重新吸收,更重要的是便秘者久蹲廁而致血壓升高,因便秘蹲廁過久而促中風者臨床屢有發生。

忌過度疲勞高血壓患者若過度疲勞易誘發中風,中老年患者切忌過度疲勞。

冬日防寒

從我國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寒冬是中風發病的最高峰,死亡率亦隨之明顯上升,故在冷空氣南下,寒潮襲來之時,尤需加倍警惕。

為何寒冬易發生腦中風呢?這是由於冬天的低溫高壓可引起體內平衡失調、血管收縮和舒張功能障礙所致。當氣候驟冷時,人體由於受寒冷空氣的刺激,交感神經極度興奮,外周動脈血管收縮,血壓驟增易使硬化變脆的血管發生破裂而出血,形成出血性中風,如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冬季氣候幹燥,飲水較少,可使體內血液濃縮,粘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而發生缺血性中風,如腦血栓形成等。因此,在寒冷季節,為預防腦中風的發生,奉勸中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及腦動脈硬化者,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保暖,避免受寒。寒冬早晚少出門,衣服穿著要寬鬆、柔軟、舒適、暖和,白天多在戶外接觸陽光。

2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可根據自身體質,適當進行健身活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保健操等,但運動不宜過度疲勞,更不應帶有競爭心理。

3保持精神樂觀。避免情緒激動,不生氣,不發脾氣,遇事不怒,知足常樂。

4飲食要有規律。避免暴飲暴食,晚餐不宜吃得過飽,平時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高蛋白及高鉀類食物。

5保持大便通暢,每日定時排便,若有便秘,不可硬排,以防發生出血性中風。

6積極治療高血壓。要求將血壓降低至正常安全範圍以內,並保持穩定,消除症狀。

7及時治療。若遇頭痛頭暈、耳鳴目眩、說話不清、視物模糊、肢體麻木、活動不靈等中風先兆症狀時,應及早去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和治療。

動脈硬化的飲食調養

動脈粥樣硬化多見於中年人,大多數在40歲以上發病,但青年也可能患此病。引起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是血脂增高。血脂主要包括膽固醇、甘油三脂和蛋白脂。體內過多的血脂沉積於動脈壁,導致血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管徑縮小直至閉塞,從而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供障礙,導致這些器官發生缺血性病理變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可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肌缺血、心肌硬化、猝死等現象;腦動脈粥樣硬化可出現腦血栓、腦溢血、腦萎縮等表現;腎動脈粥樣硬化可出現頑固性的高血壓、腎功能不全、腎萎縮等症狀;腸係膜動脈粥樣硬化可出現腹痛、便血等症狀。

發病信號

身體的某些異常表現,常成為診斷某些疾病的重要信號。動脈粥樣硬化也不例外。它可以在人的眼、耳等器官上出現異常變化,成為一種特殊的信號,提示人們注意,同時還可為醫生提供診斷依據。

出現角膜老年環與眼瞼黃色疣有一部分老年人的眼角膜周圍會出現一圈灰白色的環,稱為角膜老年環。據研究,血液循環中的異常物質很容易沉積在角膜組織內。老年環的形成,就是血液中膽固醇、磷脂、甘油三脂等脂質過多地沉積在角膜邊緣的結果。有資料表明,絕大多數腦動脈硬化症患者可出現角膜老年環。可見,角膜老年環的出現意味著動脈硬化的存在。老年環通常先從角膜的下緣或上緣開始,呈新月形,然後逐漸向兩側緣延伸,最後連成一個完整的圓圈。此圓的寬度一般不超過15毫米,與角膜之間有一透明圈,界限清晰,但愈近角膜中央則愈模糊。典型老年環均可被肉眼看見,自己照鏡子也不難發現。老年環雖不影響視力,但它是腦動脈硬化症的標誌之一。所以,出現老年環的人有必要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治療。

有的人在上眼瞼內側的皮膚上出現對稱性的黃色斑塊,醫學上叫做眼瞼黃色疣。其發生原因主要與血脂增高有關,尤以家族性血膽固醇過高症患者為多見。其中又以中年肥胖者最為多見。眼瞼黃色疣患者無痛癢感覺。初起,這種黃色疣如米粒大,發展緩慢,稍高出皮麵,與正常皮膚截然分開,但邊界不規則,猶如小片黃油貼在表麵。這種黃色疣發展到最大時,可占據全部上眼瞼,非常醒目,多為他人指出或自己照鏡子時無意發現。一旦發現這種黃色疣,應及早去醫院檢查,以便早期發現身體內部的隱患。

出現內耳反應耳垂皺紋從解剖生理上看,供給內耳感受器的動脈是終末動脈。當動脈硬化所致缺血時,會很快引起內耳反應,出現相應症狀,如耳鳴、耳聾或眩暈。醫學研究現已證實,這種表現可出現在動脈硬化的早期。這是因為內耳和腦組織一樣不能耐受缺氧,而且對缺氧比心肌更為敏感。當動脈硬化首先引起內耳終末動脈狹窄時,內耳的症狀先於循環係統表現出來。所以除其他因素(如藥物引起的耳聾等)外,這一現象可被看成是動脈硬化或將要發生冠心病的預兆。

據國外研究證實,耳垂上出現小小的皺紋是同動脈異常有關聯的。其依據為耳垂是耳朵上惟一多肉的部位,當動脈出現硬化時,耳朵同其他組織一樣得到的血液運行也較少,且耳垂是耳朵上對這種缺血現象較為敏感的部位。因而在耳垂上出現皺紋,是另一個提醒人們注意的信號。

飲食調養

動脈硬化不需住院治療,主要靠食療,特介紹如下食療方供君選用。

吃大蒜每頓飯吃3瓣以上生大蒜,堅持吃3個月以上。南方人若畏生大蒜辣,可將生蒜沾醋吃。

葛根粉將葛根磨粉曬幹,每晨起取幹粉50克,煮成羹,代早餐食用。或用葛根150克與粳米50克煮成粥(先煮葛根,取濾液與粳米同煮)代早餐。堅持食用3個月即可見效。葛根含黃酮類物質,能擴張腦血管,改善腦血液循環,確保腦供血良好。

吃鬆針采集嫩鬆葉生吃,每日吃10~20克,或將鬆葉陰幹,每次用10克泡開水代茶飲,堅持半年以上。新近研究發現,鬆葉含類黃酮,是一種強抗氧化劑,能抑製血小板凝聚,減少脂質過氧化反應,減少平滑肌細胞的增生,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

吃鮮辣椒鮮辣椒又稱青椒,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辣椒素,有助於防止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常吃鮮辣椒的人很少患腦血栓病和冠心病。

補充葉酸富含葉酸的食物有葉類蔬菜、大豆和橙汁。新近研究發現動脈硬化引起的腦中風、冠心病心肌梗塞與患者血漿內高半脫氨酸有密切關係。動物實踐也證實,用添加了高半胱氨酸的食品喂養動物,數月後均發現動脈粥樣硬化症。每天補充5毫克葉酸就能使血漿中的高半胱氨酸轉化為對人體有利的蛋氨酸,從而起到防止動脈硬化發生發展的作用。每天吃500克綠葉蔬菜或喝一杯(400m)豆漿或飲一杯橙汁,就可攝取足夠的葉酸。

吃香蕉香蕉含有豐富的鉀,鉀具有抗動脈硬化、降血壓、保護心髒的作用。香蕉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避免用力排便引起的腦血管意外。每天吃4支香蕉,既能抗腦動脈硬化,又能降血壓,還能預防腦中風的發生。

腦血管硬化與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密切相關,因而平時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心理保持平衡等調養法宜相互參考。

脫肛的治療

下麵介紹治療脫肛的三種方法:

1早晨飲淡鹽開水1杯。

2早晚各服1粒補中益氣丸。

3用拇指按足三裏,該穴位在外膝眼下三橫指處。

痔瘡的治療

痔瘡是直腸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靜脈叢膨脹、曲張而形成的靜脈團,有時在一些曲張的靜脈血管內還有小血栓。當發現自己經常有大便出血,色鮮紅,並感覺有東西脫出肛外,或肛門外腫痛,分泌物增加,經常汙染內褲,則可能是患了痔瘡。

自我調治

根據其發生的部位不同,臨床上把痔分為外痔、內痔和混合痔三種。患了痔瘡,除了少數病人需要手術治療外,大多數病人隻要平時做好自我調治就可,穩定病情,防止“複發”。

1生活要規律,情緒要穩定,要保持肛門清潔衛生。肛門周圍是多種病菌生長繁殖的場所,如果不注意衛生,病菌便會乘虛而入,致使痔瘡局部充血、水腫,引起疼痛或出血。因此,每晚要用溫水洗一次。用柔軟的幹淨布物或衛生紙擦幹,然後再塗一些油脂或痔瘡軟膏,使病灶滑潤,防止幹燥。

2盡可能不要久坐、久蹲或久站,應當每1~2小時變換一次姿勢,或者適當活動活動身體。這樣,有利於肛門周圍的血液循環,以避免血流不暢形成淤積而加重痔瘡的負擔。

3預防便秘,養成每天定時大便的習慣。患者每天早上喝一杯冷開水或05%食鹽水或蜂蜜水。平時應注意食物的構成,合理地調節飲食,要多吃蔬菜、水果及部分雜糧等含纖維素多的食物。纖維素可在湯中吸收水分,使自身體積膨脹,大便量增加而鬆軟,同時還能刺激腸壁蠕動,加速大便的排泄。如果大便幹燥,幾天不大便,糞便在腸裏積存多了,就會直接壓迫肛門附近的血管,使血流受阻,加重痔瘡的程度,甚至引起大出血,往往危及生命。若采用以上方法大便仍幹硬時,可取用通利大便的中成藥,如麻仁潤腸丸,或用番瀉葉泡水代茶喝,既可潤燥下火通便,又有滋補作用。大便經常通暢,有利於痔瘡的好轉。

4肛門附近充滿感覺神經末梢,任何刺激均易引起局部不適及疼痛,而促使痔瘡發作。因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幹薑以及烈性酒等均不宜食用。

5痔瘡發炎或出血時應及時治療。此時可多吃些白木耳或黑木耳,以滋補身體。另外,在飲食方麵宜采用少食多餐容易消化、富於營養、少纖維素的食物。吃時應細嚼慢咽,盡量避免粗纖維素刺激痔瘡的瘡口,防止大出血。

手術治療

外科手術這種治療方法對痔核狀況、手術方法、手術醫生經驗和技能都有較高的要求,如掌握不好,有可能損傷局部神經和肌肉的功能,造成肛門閉合不全等後遺症。

中醫手術經過曆代醫學的不斷摸索改進,中醫治療痔瘡的結紮切除術、環形切除術、外剝內紮切除術等手術方法已日臻成熟,手術過程痛苦小,費用也低,手術創麵愈合較快,並且對肛門的損傷小,基本不留後遺症。可以說,傳統中醫治療痔瘡的方法要較外科手術切除方法更具優勢。

中醫療法

內治法以益氣固脫、收斂止血為治則,主要用於I期內痔、體弱者或者Ⅱ期、Ⅲ期內痔兼有其他嚴重疾病,如心腦肝腎功能障礙而不能耐受手術者。此外,對痔瘡初起時的炎症有較好的療較。一般選用祛風涼血、清熱利濕、清熱解毒、通下、生津潤燥、養血補血、補中益氣等功效的中藥。

外治法熏洗法:藥物加水煮沸或用散劑衝泡後,先以其蒸氣熏肛門部位,待其藥液溫度降至37℃~40℃時,以毛巾蘸藥液熱敷患處;或坐浴,使肛門浸於藥液中即可,每次15~20分鍾。一般選用收斂止血、清熱解毒的中藥,以起到活血止痛、消炎消腫、收斂止血的功效。主要用於Ⅱ、Ⅲ期內痔、嵌頓痔以及各種外痔及並發炎症者。

敷藥法:把消炎、止痛、生肌、收斂止血的中藥粉碎後,以水或其他基質調敷於肛門患處。可在每次排便後,先坐浴,再外敷藥物。

藥膏:使用中成藥製劑,如馬應龍痔瘡膏、九華膏等局部敷貼,既能較好地發揮中藥的作用,又便於攜帶和用藥。

其他常用藥物療法

枯痔散塗於痔核表麵,適用於晚期內痔及嵌頓痔。

痔根斷常用的口服治療痔瘡藥物,其主要用於改善痔內靜脈曲張。對肝病患者及血液循環差者療效欠佳。該藥還含有番瀉葉的提取物,具有緩瀉作用,可避免糞便幹燥。偶見心悸、眩暈、排糞窘迫及腸道紊亂,停藥後該副作用即可消失。

臍療及穴位治療運用皮膚易吸收之中藥或中西藥合劑,做成藥膏、藥布,貼於臍部或骰尾部之長強穴,也有一定的療效。

脂肪肝患者的自我保健

脂肪肝是指由諸多病因引起有脂類在肝內的沉積。一般而言,當肝內脂類含量占到肝重的5%~10%以上時,即稱為脂肪肝。近年來,在進行健康普查中,由於普遍采用B超檢查,查出了不少脂肪肝患者。

醫學研究認為,脂肪肝並不是一種單獨的疾病,在多數情況下僅為體內各種代謝紊亂的表現之一,其病因可因年齡、疾病、身體素質和營養狀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種類

肥胖性脂肪肝見於飲食過度而活動少,體重超標者。其中一半以上發生於腹壁脂肪堆積較多的中老年人。這種脂肪肝患者常無自覺症狀,減少進食,限製熱量,體重減輕後,脂肪肝的程度可得到逐步改善。

高血脂性脂肪肝高血脂症病人也可能引起脂肪肝。這類病人的血脂代謝明顯異常,尤其是甘油三酯顯著增高。因此,患者也常同時伴有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

肝炎後脂肪肝不少人患了肝炎後盲目地進行護肝治療,片麵強調營養,過多食用甜食或長期靜脈滴注葡萄糖,並過分強調休息。因此,營養過剩,體重增加,大量脂肪在肝內積聚而引起脂肪肝。肝功能異常,肝髒氧化脂肪酸和合成稀釋脂蛋白下降,也促進了脂肪在肝內堆積。這種脂肪肝多發生於肝炎恢複期。近年來,醫學家們普遍認為應否定過去肝炎治療上過分強調“三多一少”,即多糖、多蛋白質,多維生素、少脂肪的觀點,提倡適度的營養、適當的休息。

糖尿病性脂肪肝患有糖尿病時,由於體內胰島素缺乏,糖代謝不能順利進行,於是機體就動員脂肪大量分解,釋放出的遊離脂肪酸進入肝髒,結果形成脂肪肝。據報道,約有50%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合並有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多見於長期酗酒者。酒精進入肝細胞後,在其中間代謝產物乙醛轉化為乙醇的過程中,酶與還原酶之間比例失調,使脂肪酸氧化減弱,肝內脂肪酸合成增多,超過了肝髒的處理能力而形成脂肪肝。

營養不良性脂肪肝如果長期厭食,過分單純素食或胃腸功能障礙使營養消化吸收不良,體內缺乏趨脂物質和蛋白質、維生素,即導致此類脂肪肝,這類病人多見瘦弱。

隱匿性脂肪肝約有2%~3%的脂肪肝病例找不到確切的病因,本人平時又無任何自覺症狀,隻是在健康體檢作B超時才發現,故稱之為隱匿性脂肪肝。

自我保健方法

得了脂肪肝以後,由於肝髒腫大,有些病人可有右上腹飽脹不適,肝區疼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症。這種情況多發生於原來患有肝髒疾病者。極少數病人還可出現黃疸或轉變的肝硬化,部分病人還有肝功能異常的情況。對於脂肪肝的治療首先應排除病因,如患有肝炎、糖尿病者應進行積極合理的治療;營養不良性脂肪肝則要及時加強營養;酒精性脂肪肝首先應戒酒。然而,要使脂肪肝康複,關鍵在於患者堅持實施自我保健措施。那麼,脂肪肝患者如何進行自我保健呢?

注意飲食調理由於形成脂肪肝的原因不同,各類脂肪肝的飲食也不盡相同。如對於肥胖性、血脂過高性脂肪肝,主要是降低飲食的總熱量,每天的主食如米、麵應限製在400克以下,特別是晚餐不宜吃得過飽、過遲、過於豐盛。還要減少脂肪的攝入,但植物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脂。此外,還應選用體積大、熱量低的蔬菜、粗糧,以緩解饑餓感,增加飽腹感。對於肝炎後脂肪肝,則必須嚴格控製膳食總熱量,以促進體內多餘脂肪氧化,減少肝髒脂肪堆。蛋白質有幫助肝內脂肪運轉的作用。攝入量不能降低,應按每公斤體重1~15克供給,脫脂牛奶、豆類及其製品、高蛋白、瘦肉、魚蝦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的飲食應以低糖、低脂肪、高蛋白、高維生素和低熱量為原則。

對於肥胖性脂肪肝患者要常飲綠茶,兼用食療。飲綠茶:每天上下午各用綠茶6克泡開水,堅持長期飲用。綠茶多糖可化解中性脂肪。海帶絞股藍湯:海帶50克、絞股藍30克、黃精30克、薑黃15克(後三味中藥藥店有售)水煎成湯,每日1劑,飲用3個月以上,臨床療效極佳。

適當活動脂肪肝患者要注意勞逸結合,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自己的體質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症狀輕者可步行、健身跑、球類活動、爬山等;症狀重者可散步、做體操、打太極拳等。即便是肝炎後期脂肪肝病人,也不要過分強調休息,而要適當地活動,以增加脂肪的消耗。當然,運動要循序漸進,從小運動量開始,逐漸達到適當的運動量。

慎重選用藥物脂肪肝患者一般不必使用藥物,但嚴重者且有右上腹不適、肝區隱痛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甲硫氨基酸或複方膽堿以及肌醇、亞油酸等藥物。中草藥中的茵陳、山楂、澤瀉、鬱金、草決明、首烏、大黃、枸杞、靈芝、月見草等均有降血脂和肝內脂肪含量的作用,可臨症選用。

肝硬化病人的自我保健

肝硬化是一種影響全身的慢性病,主要病理變化是肝細胞的廣泛破壞、變性、壞死與再生,纖維組織增生以致正常結構紊亂。肝硬化病人常因腹脹、腹水、黃疸、嘔血等入院,在醫院裏經過治療,大部分患者能恢複健康。但是肝髒的病理變化是不能完全消除的。出院後若不繼續服藥和注意自我保健,很可能出現並發症而再次發病。因此,肝硬化病人出院後要注意以下幾點:

1繼續服用護肝藥物,如肝泰樂、阿卡明、肌苷等。一般選用1~2種即可,不要太多。

2腹水未完全消退者,仍要服利尿藥物,如安體舒通、雙氫克尿塞等。

3在代償期可適當減少活動,失代償期應以休息為主。

4應攝入富含多種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切忌粗糙食物,因粗糙食物可損傷食道胃底靜脈,有招致其破裂出血的危險。失代償期病人不宜進高蛋白食物,因高蛋白飲食可使血氨增高,有誘發肝昏迷的可能。有腹水者,應取低鹽或無鹽飲食。動物脂肪也不宜攝入過多。

5避免使用對肝髒有損害的藥物,如紅黴素、螺旋黴素、利福平、雷米封、氯丙嗪、砷劑等等。

6切忌飲酒。酗酒本身就是肝硬化的一種病因。酒精的中間代謝產物乙醛對肝髒有直接的損害作用。另外,飲酒還可致食道胃底靜脈破裂出血。

7要防寒,其既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又可防止腹水感染。

8要保持大便通暢。便秘可增加代謝產物的吸收,增加肝髒負擔。另外,用力排便可致腹壓增加,有誘發食道胃底靜脈破裂出血的危險。

9精神要愉快。祖國醫學認為,肝主疏泄,性喜通暢條達,最怕抑鬱,精神愉快就有利於肝病的好轉。出院後還可服一些中藥調理。

腳的保健

醫學家研究證明,腳是身體的“第二心髒”。人的雙腳有大量的神經末梢,雙腳離心髒和大腦雖遠,但人體多種疾病的前兆往往最先表現在這個部位上。如患心髒病的人首先雙腳腫脹;患中風的人,多有頭重腳輕,一側手足麻木的先兆;腳和麵部浮腫又是腎病的症侯。

中醫認為,雙腳是運行氣血、聯絡髒腑、溝通內外、貫穿上下的十二經絡的重要起止部位。腳上有很多通往全身的重要穴位,如膀胱經的至陰穴、胃經的內庭穴、肝經的太衝穴、腎經的湧泉穴、脾經的隱白、公孫穴等。根據中醫的“上病取下”等原則,經常刺激這些穴位能治療全身的疾病。因此搞好腳的保健,是防病治病、健康長壽的重要方麵。

療疾

足部有疾病一定要進行治療。足部疾病種類很多,常見病有胼胝、雞眼、蹠疣、嵌甲、足癬、甲癬、骨質增生等。這些疾病都有相應的治療方法,應在醫師的指導下善加治療。例如甲癬(俗稱灰指甲),外搽藥物療效慢,時間長,需堅持一年半載。口服斯皮仁諾則療效顯著。

適履

選擇舒適的鞋子,減少足病的發生。許多足病是由於穿鞋不合適造成的,如雞眼、胼胝、足癬等。常穿高跟鞋和堅硬、尖頭的皮鞋,會使足因受到擠壓而產生胼胝、雞眼,常穿膠鞋、球鞋,則會使足部因潮濕不透氣而患足癬。

要想買一雙合適的鞋子,首先要了解足的大小變化規律。雙足往往左右不一,所以買鞋時要雙足同時穿上,實地走走。遇到夾足,要果斷放棄。在一天之內,雙足大小亦有波動,下午和晚上是雙足肥大的時段,因此最好選擇下午去買鞋。另外還要經常修剪趾甲,免得把合適的鞋子變得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