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與營養1
兒童飲茶會影響大腦機能發育
【營養價值】據化驗分析,茶葉中所含的成分達400多種。有茶堿、可可堿、咖啡堿、黃酮類物質、鞣質、粗纖維、膠質、葉綠素、維生素A原(胡蘿卜素)、維生素B原、維生素P、維生素C、麥角甾醇、揮發油以及少量煙酸(尼克酸)和硫胺、多種氨基酸、大量的鉀、鎂、鈣、磷和各種微量元素,還含有具有蘆丁活性的“茶丹寧”。
以江蘇綠茶葉為例,每100克中約含水分83克,能量14947千焦,蛋白質337克,脂肪24克,碳水化合物502克,灰分54克,維生素B2 038毫克,尼克酸71毫克,維生素E18毫克,鈣268毫克,磷253毫克,鉀1617毫克,鐵156毫克,鎂172毫克,鈉268毫克,錳42毫克,鋅39毫克,銅19毫克,硒35微克。
紅茶、花茶、磚茶、龍井(扁形)和茶末的營養與綠茶大體相同,微量元素的含量因地而異。
飲茶可以降低血脂和膽固醇,因而可降低高血壓、血管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茶葉的茶多酚能增強細胞的免疫力,起到抗衰老的功效。綠茶的葉酸含量較高,可以預防貧血。茶葉中又富含氟元素,能有效地防止齲齒的發生。紅茶含黃酮類物質較多,又有很多的維生素C,也可以防止膽固醇在人體內氧化而發生中風的危險。茶葉中的各種堿類物質,有興奮大腦皮層,解除疲勞和增強記憶力的作用,並且能擴張心髒冠狀動脈,抑製腎小管再吸收,促進血液循環,加快心腎功能和強心利尿。茶中的揮發油和鞣酸,有助於消食解油膩,還有收斂、止血、殺菌、中和作用。鞣酸還可與有關毒物結合、沉澱,以延遲人體對金屬類或生物堿類物質的吸收。飲茶不論對心房性、心室性過早搏動還是心房纖維顫動,均能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茶葉中的胡蘿卜素,完全可以補充人體中維生素的不足,並提高血漿中胡蘿卜素的濃度,以降低老年白內障的發生率。堅持長期飲茶,還可有效抑製對膀胱癌、腎癌、肝癌,因為它能阻止亞硝基化合物在人體內合成以及減少黃曲黴素對人體的不利影響。茶葉對傷寒菌、霍亂菌、痢疾杆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也均有相當的抑製作用,所以渴濃茶可以治療腸炎、痢疾等。有的專家還發現,常用濃茶漱口有防止口腔潰瘍的功用,因此對於那些經常抽煙並發生口腔黏膜破潰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總之,人到中年尤需多飲茶。
【侵襲機理】對兒童來說,茶葉也確實有些不良作用。因為,茶中有咖啡堿,兒童喝茶容易引起興奮、降低食欲、消化道黏膜收縮等問題,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茶葉中的鞣酸,還可影響食物中鐵質和維生素B1的吸收,出現血紅蛋白降低和細胞體積縮小等疾病,進而發生貧血。
【飲食對策】可飲清淡一些的茶,量也不宜多;也不要飲劣質茶。此外,要注意不要讓兒童飲冷茶和隔夜茶。
常飲酸奶不利兒童骨骼發育
【營養價值】酸牛奶又名酸乳酪,它的特點是乳糖已分解為乳酸,容易被人體吸收和利用,是一種營養豐富、酸甜可口的保健食品,特別是嬰幼兒在消化不良或食欲欠佳的時候,服用酸牛奶最好。因為酸牛奶中含有的乳酸能幫助嬰幼兒對食品的營養更好地消化吸收,促使嬰幼兒腸胃功能恢複正常。
【侵襲機理】酸牛奶中含乳酸菌,若常飲用酸奶,就會破壞人體的正常菌群;其次,酸牛奶是脫脂奶,含有維生素A,而維生素A是脂溶性的,故隻適用於對脂肪消化不好的嬰幼兒臨時使用;第三,酸牛奶中不含鈣,故對小兒的骨骼發育沒有促進作用。
【飲食對策】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嬰幼兒是不宜常飲酸牛奶的。
常喝果子露不利兒童新陳代謝
有些年輕的父母認為果子露與新鮮果汁是一樣的,於是便經常給嬰幼兒喝果子露。其實,這是錯誤的。果子露與果汁完全是兩碼事,果子露不但沒有什麼營養,反而對嬰幼兒的健康有害。
【營養價值】含有白糖和檸檬酸。
【侵襲機理】這是因為果子露是人工配製而成的飲料,它除含有白糖和檸檬酸外,還含有一定量的糖精和色素,有些果子露中還加入了少量酒精。這些物質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都是不利的。由於嬰幼兒身體發育還不完善,上述物質進入身體後不能盡快排出,影響嬰幼兒的新陳代謝,妨礙嬰幼兒體力和智力的正常發育。
【飲食對策】嬰幼兒不宜常喝果子露。
兒童常吃菠菜會引起缺鈣
【營養價值】菠菜被阿拉伯人稱為“菜中之王”,富含多種維生素,也含有較多的礦物質,特別含鐵、鉀很多,也容易被人體吸收。據測,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質21克,碳水化合物28克,鈣72毫克,磷53毫克,鐵13~16毫克,維生素A原(胡蘿卜素)34毫克,維生素C 39毫克,維生素B1 003毫克,維生素B2 016毫克,煙酸042毫克,維生素C 25~95毫克,能量為377~1507千焦,平均為1172千焦。
現代醫學發現,菠菜同時含有大量的鐵和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A原,維生素可以促進人體吸收利用所含鐵,吸收率高達50%。這對於缺鐵性貧血的婦女和弱質病人極為有利。
近年來的研究還發現,菠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因而具有抗衰老和增加青春活力的作用。此外,菠菜中所含的物質成分還可以改善胰腺的分泌功能,加速胰島素的分泌,可以幫助消化,對治療糖尿病有作用。
祖國醫學認為,菠菜有通腸胃、開胸膈、潤腸燥、降血壓、解酒毒和補血的功用。
綜合起來看,菠菜適宜於高血壓病,貧血病,糖尿病,痔瘡,便血,習慣性便秘,壞血病,夜盲症及皮膚粗糙、過敏、鬆弛的患者食用。
由於菠菜中含有較多的草酸,草酸鈣易導致泌尿係統結石,所以腎功能虛弱及疑有泌尿係統結石者應慎食菠菜。另外,菠菜忌與豆腐同食,因為豆腐鈣含量很高,易與草酸一起形成草酸鈣。
【侵襲機理】菠菜是家庭日常用菜,含有鐵、維生素等。但幼兒吃菠菜好處不多,害處卻不少。因為菠菜含有草酸,草酸和食物中的鈣結合會產生草酸鈣,草酸鈣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所以,常吃菠菜會引起缺鈣。缺鈣影響幼兒的生長發育,易患佝僂病、手足抽搐症等。若幼兒已有缺鈣症狀,吃菠菜更會使病情加重。
【飲食對策】幼兒不宜多吃菠菜。若在烹調前將菠菜在熱水中浸泡一下,便可以除去部分草酸。
兒童不宜過多吃粉絲
喜歡吃粉絲的兒童,有的一次能吃一大碗,有的甚至以粉絲為主食充饑。實際上這種做法,是不科學、不衛生的。
【營養價值】富含澱粉,食用價值很高。
【侵襲機理】粉絲在加工製作的過程中,已在製作粉絲的粉漿中添加了05%左右的明礬。加入的明礬與粉漿凝聚在一起很少逸離,而隨著粉絲的成型和幹燥,明礬的含量毫無減少。眾所周知,明礬中含有較多的鋁,因此粉絲是含鋁食品。大量食粉絲,也就大量攝入了鋁。
鋁對人體的毒害是多方麵的。世界衛生組織於1989年正式把鋁確定為食品汙染物,並要求加以控製。根據科學測試,每人每日允許攝入的鋁量為每公斤體重1毫克。又據測定,人們從日常使用的鋁製餐具中攝入約4毫克鋁,從天然食品中每天約攝入12毫克鋁。從這些資料中,可以粗略地計算出允許食用粉絲的數量。還要注意,食用粉絲後,不要再食用油炸食品。因為那些油炸食品中含有的鋁也是非常多的,它們與粉絲合在一起,會使人的食鋁量大大超過每日允許的攝入量,從而對人體健康產生較大危害。
【飲食對策】不宜讓兒童過多吃粉絲。
小兒不宜食糙米
【營養價值】糙米是許多人喜歡食用的一種“粗”類食品。食用糙米能預防動脈硬化、糖尿病、腳氣病等多種疾病。對防治皮膚粗糙、青春痘、皺紋等效果也較明顯。因而,糙米成為很多家庭喜愛的主食。然而,專家們發現,少年兒童長期食用糙米卻是對健康不利的。
【侵襲機理】糙米是剝去稻的外殼而成的,沒有精米白,人們謂之“褐色米”,其基本保留了外皮和胚芽部分,營養成分損失很少。人們日常食用的精米因加工精細去掉了部分胚芽及表層,損失了不少營養素,因而被稱為“殘渣米”,甚至更有認為其營養價值幾乎為零。但實際並非如此。據測定,糙米除鈣、鎂礦物質及維生素B有所減少外,其他營養成分幾乎相差無幾。糙米除因農藥殘留率高而給人造成危害外,一些營養學家還發現糙米外皮中的鈣、鎂並不能很好的被人體吸收,這是由於它的外皮中含有一種能妨礙小腸吸收鈣、鐵的特殊成分,經常食用糙米者若不能攝取比平常多5倍以上的鈣、鐵量,人體就會因鈣、鐵缺乏而產生貧血及骨骼脆弱等疾病。少年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鈣、鐵需要量較大。
【飲食對策】鑒於上述原因,少年兒童還是少吃糙米為好。至於維生素B可以通過食用綠色蔬菜、水果、肉類等得到補充。
兒童不宜隻吃“精”食
目前,大多數家庭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人覺得現在有條件讓孩子吃得好一些了。為了讓孩子生長發育得更快、更好,於是便隻讓孩子吃精製食物。例如,巧克力、牛奶、精米、精麵、精肉等。一些粗糧、粗米、加工粗糙一些的麵粉等,便與孩子無緣了。這樣做,看起來是愛孩子,其實這是不當的。
【侵襲機理】這是因為粗米、粗麵及各種粗糧,雖然比較粗糙,但它們含有豐富的營養,特別是富含人體必須的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而這些營養物質都是精米、精麵所缺乏的。原因是精米、精麵及其他精製食品,在加工製作過程中隨著去殼、去皮、去色等,把上述一些營養物質也去掉了。如果長期隻食用精米、精麵等精製食品,就會使人體內缺乏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是缺乏維生素B和鉻、鈣等元素。兒童正處在生長發育時期,若長期缺乏這些營養素,就會影響正常發育。
【飲食對策】家長們切不可隻從表麵看問題,貪圖給孩子吃“精”食。不然,就會在不知不覺之中害了孩子。
兒童不宜飲小香檳
經常見到一些家長給孩子喝大量的小香檳,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香檳酒最早起源於法國。法國的香檳是用葡萄為原料,釀製的含二氧化碳的白葡萄酒稱為香檳酒。
【營養價值】正宗的葡萄酒中,除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和酒精外,還含有酯類、糖類、鞣酸、果膠、芳香油、蛋白質和多種礦物質、多種維生素、多種氨基酸,特別富含維生素P、C等。以營養成分居中的桃紅葡萄酒為例,每100克中約含水分85克以上,含酒精121克(容量為15%),熱量為3559千焦,蛋白質01克,鈣31毫克,磷6毫克,鐵03毫克,鎂6毫克,錳006毫克,鋅015毫克,硒02微克,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十多種氨基酸,以及02~07克的乳酸、酒石酸、蘋果酸、檸檬酸、琥珀酸等有機酸。所含維生素有維生素B1、B2、B6、P以及泛酸、葉酸和生物素等。所含糖為占05%~20%,絕大部分是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僅占1%以下,都能直接被人體吸收。
【侵襲機理】世界其他地區生產類似質量相同的酒叫起泡酒。目前世界各國都生產起泡酒,並都含有有一定的二氧化碳。我國目前生產的小香檳酒,是在水中兌製3%~5%的酒精,加上少量香精、糖精和色素,再壓入二氧化碳製成。有些小香檳酒中還加入了少量果汁。所以,我國生產的各種小香檳酒是兌製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小香檳酒隻能滿足人們的口感,對身體沒有一點好處。
【飲食對策】兒童應忌飲小香檳。
健康兒童吃“含藥食品”危害多
【營養價值】目前,市場上兒童滋補食品名目繁多,其中不少品種含有藥物成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侵襲機理】研究表明,兒童經常食用含有人參、蜂王漿的食品,會引起性特征發育異常。這類補品含激素有刺激作用,能促使兒童腦垂體分泌過多的生長素和性腺刺激素,通過垂體——性腺素的作用,使性腺素分泌大大增加,從而引起兒童性異常發育,表現為女童乳房發育、月經過早及男童胡須早現。盲目食用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對兒童健康同樣有害無益。特別是兒童對體內並不缺乏而盲目大量攝入的微量元素極為敏感。如鐵質攝入過多,由於鐵不能從尿中排出,即在肝髒、淋巴結等處沉積,可導致肝硬化和糖尿病,甚至可誘發癌症。補硒不當會出現脫發、指甲脆、易疲勞、激動、胃腸功能紊亂,
成年後會導致不育等。大量進食含碘食品,多餘的碘會沉積到肺、腦組織中去,引起不良後果。兒童食品所含維生素主要有維生素A、D、C等。維生素A過量可致頭發枯幹、脫落、皮膚幹燥瘙癢、食欲缺乏、體重減輕、貧血、四肢疼痛等;長期大量攝入維生素D,會引起發熱、煩躁不安、畏食、體重下降、肝髒損害等;大量服用維生素C可誘發胃炎、胃潰瘍、引起疼痛、腹瀉、糖尿病、腎結石等病症。
【飲食對策】一般情況下,兒童不宜食用“含藥食品”。隻有通過醫生檢查或化驗確診為某種營養素缺乏時,才可以適當服用。
兒童不宜吃泡泡糖
目前,大多數孩子都愛吃泡泡糖,因為它既好吃又好玩。但是,兒童如果過多地吃泡泡糖,對身體的害處比多吃一般糖果的害處會更大。
【營養價值】泡泡糖的主要成分是橡膠和增塑劑。就天然橡膠來講,一般是無毒的,但製作泡泡糖所用的一級白縐片膠是加了硫化促進劑、防老劑等添加劑。
【侵襲機理】這些添加劑都具有一定毒性,國家規定了每日的允許攝入量。如果兒童過多地吃泡泡糖,這些有毒物質就會給兒童帶來潛在的危害。增塑劑在泡泡糖中所具有的作用是起泡,一般需加入7%的增塑劑才有可能吹起泡來。增塑劑雖然毒性不太高,但它的代謝產物苯酚對人體有害。泡泡糖含有350毫克的增塑劑,如果一個兒童一天吃兩塊泡泡糖,就會攝入700毫克的增塑劑,這麼大的劑量對兒童的健康是有影響的。
另一方麵,有的兒童在吃泡泡糖的時候,吃一會兒,吐出來用手玩一會兒,一塊糖反複地吃、反複地玩,把手上的髒東西沾到糖上去了。這種極不衛生的吃法,會造成兒童的寄生蟲病和腸道傳染病。
【飲食對策】兒童忌多吃泡泡糖。
過多食用豆製品阻礙兒童記憶力
【營養價值】兒童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的鈣。當人們缺乏鈣時,骨骼、牙齒發育不良,兒童則出現佝僂病。豆製品中含有豐富的鈣質,故人們普遍認為,豆製品是兒童最安全理想的副食品。
【侵襲機理】醫學家發現,血液中鈣含量的不斷增加,可阻礙人體對鋅的吸收和利用,引起鋅含量的相對不足;當人體缺乏鋅時,可導致食欲缺乏,生長停滯,味、嗅覺功能減退,皮膚粗糙,傷口不易愈合,性腺發育不良等,甚至還會影響大腦功能。因此,凡使用硫酸鋅的病人,必須禁止食用豆製品,以防止藥效降低。鋅還是核酸和蛋白質必不可少的組成成分。實驗證明,兒童及哺乳期婦女的食物中鋅含量不足,會使兒童的記憶力受到一定影響。
此外,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大豆中所含的皂角苷,不僅能降低膽固醇,而且還會將體內的微量元素碘轉移,排出體外。因此,長期大量食用豆製品,就可能造成體內碘的缺乏。人體一旦缺碘,就會使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單純性甲狀腺腫,嚴重者發生黏液性水腫。當兒童缺碘時,會直接影響他們的生長發育,造成智力低下、聾啞。倘若孕婦或哺乳期婦女缺碘,將使嬰兒甲狀腺發育不全,造成生長發育遲緩,甚至癡呆。
【飲食對策】過多食用豆製品的兒童要注意補充含鋅量較高的食物,如瘦肉、魚類、動物肝、腎、雞蛋、花生和含碘豐富的海帶、紫菜及各種海產品。營養專家認為,兒童的最佳食療方法是“平衡膳食、合理調養”。有可能的話,每天安排兒童吃多種不同的食物。
忌吃長時間浸泡的海帶
【營養價值】含有豐富的碘、鉀和纖維素。
【侵襲機理】從商店買回的幹海帶,人們在食用前都要浸泡清洗。但如果用水浸泡時間過長,或過分地敲打、抖動,會使海帶失去應有的營養價值。因為海帶是含碘量較高的食品,另外還含有貴重的營養品——甘露醇。碘和甘露醇都附在海帶的表麵,極易溶於水而造成損失。
【飲食對策】海帶忌長時間浸泡。泡海帶的水,待砂石沉澱後,清液仍可放入菜湯中食用。
切忌直接食用鮮海蜇
【營養價值】含有豐富的磺和纖維素。
【侵襲機理】海蜇口味清脆爽口,是涼拌佳肴。但是,食用未醃透的海蜇會引起中毒。
海蜇係腔腸動物門水生物,鮮海蜇含水量高達90%,此外,還含有五羥色胺、組胺等各種毒胺及毒物肽蛋白。人食後易引起腹痛、嘔吐等中毒症狀。
【飲食對策】海蜇不宜直接食用,必須經鹽、白礬反複浸漬處理,脫去水和毒性黏蛋白後,方可食用。
切忌吃死蟹、死甲魚
【營養價值】每100克甲魚肉中約含水分80克,能量3182千焦,蛋白質16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6克,鈣107毫克,磷135毫克,鐵14毫克,維生素B1高達062毫克,維生素B2高達037毫克,尼克酸37毫克。另含動物膠、角蛋白、維生素D和磺等特殊成分。每100克中華鱉肉中膽固醇含量為95毫克。
甲魚性平涼,味甘鹹,入肝、脾、肺三經,有滋陰、除熱、散結、消痞、益腎、健骨等功效。能散淤血,通月經,消脾腫,除癆熱。適用於陰虛、骨蒸、久瘧、久痢、脫肛、子宮下垂、崩漏帶下、月經閉止、肝脾腫大及肝炎合並貧血和血清球蛋白缺失等病人食用。
甲魚的甲板是一種膠質藥,能消除體表硬塊、鎮靜神經,通血脈,破淤滯,對肝脾腫大、月經閉止有療效,且能抑製結締組織增生和提高血漿蛋白的功用。
甲魚血則主要用於退熱滋陰,適用於肺結核有低熱的患者。
甲魚頭可治小兒脫肛和婦女子宮脫垂等症。
因甲魚的主要功能是滋陰,所以久病體虛、陽虛怕冷、胃腸功能虛弱、消化不良或食欲不振者應慎吃。另外,非肝脾腫大及肝炎合並性貧血的肝病患者、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的病人亦不宜吃甲魚,以免引起肝昏迷。
據古書記載,吃甲魚時要忌與雞蛋、兔、豬、雞、鴨肉以及莧菜同吃,否則非但無益,反而有害。吃甲魚還要活宰放血,不能吃已死去的甲魚,否則易引起組胺中毒。
【侵襲機理】螃蟹和甲魚,喜食動物屍體等腐爛食物,它們的胃腸裏也常有致病菌和有毒雜物。一旦死後,這些病菌便大量繁殖。另外,螃蟹和甲魚體內,還含有較多的組胺酸。組氨酸在胺氧化酶的作用下,極易分解成組胺,特別是螃蟹、甲魚死後,組氨酸分解更為迅速。它們死的時間越長,體內積累的組胺越多。組胺是一種有毒物質,當它在人體內積蓄到一定數量時,就會引起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