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3
海馬靈芝牛腱湯
補腎壯陽怕寒畏冷
功效:
本湯補腎壯陽、補血益脾、強壯身體。補益肺腎、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延緩衰老。凡身體虛弱、腎陽虛、惡寒畏冷、手腳不溫、腰膝冷痛、心悸、失眠、小便頻密、夜尿多、腎虛氣喘,男子精稀不育,女子腎虛宮寒、不孕,可用本湯作食療。身體燥熱、感冒發熱者及孕婦不宜飲用。
材料:
海馬一兩,靈芝一兩,龍眼肉三錢,蜜棗兩枚,生薑兩片,牛腱肉八兩,鹽少許。
製作:
①紫靈芝、海馬、龍眼肉和蜜棗,洗幹淨。生薑洗幹淨,刮去薑皮,切兩片。牛腱肉,放入滾水中煮五分鍾,撈起洗幹淨。②瓦煲內加入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滾,放入材料,候水再滾起,用中火煲三小時,以少許鹽調味,即可飲用。
煮婦心得
枸杞須先泡水才能使用。
糯米洗淨後,要再泡二至三小時。
冬蟲草沙參龜肉湯
滋陰養血補肺益腎
功效:
本湯滋陰養血、補肺益腎。治療肺結核、咯血、咳痰帶血、陰虛潮熱、盜汗、腎虛遺精。沙參差陰清肺、祛痰止咳、清肺火、治久咳肺萎、虛勞咳血。冬蟲草補虛損、養精氣、止咳化痰定喘、治老年性支氣管炎,龜肉大補陰虛。
材料:
龜一隻,薑二片,冬蟲草、沙參各三錢。
製作:
將龜剖淨,去腸雜,放入冬蟲草、北沙參、薑片、鹽,加清水四碗半,龜肉煲熟透即可。
煮婦心得
凡患有腹瀉,盛夏中暑、身體煩渴、小兒消化不良,腎炎引致四肢浮腫、慢性支氣管炎咳喘、高血壓等病者宜吃菠蘿。
薏米綠豆小肚湯
利尿祛濕小腹墜脹
功效:
本湯清熱解毒、利尿祛濕。如患有泌尿係統癌瘤、小腹墜脹、小便不暢順或尿液帶血,可用本湯作食療。
材料:
生薏米、赤小豆、綠豆各一兩,豬小肚六個,陳皮一片,鹽少許。
製作:
①豬小肚反轉用鹽搓擦,洗淨。生薏米、赤小豆、綠豆和陳皮浸透,洗淨。②將材料放入瓦煲內,加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滾,改用中火煲三小時,以鹽調味即可。
煮婦心得
湯的澀味會破壞湯的味道,這時可用大湯匙把浮在湯汁表麵的泡泡撈起。
沙苑子日月魚湯
益精明目常流淚水
功效:
本湯補益肝腎、益精明目、強壯身體、防止視力早衰。若身體虛弱、肝腎虧損、視物昏花、常流淚水可用本湯作食療。
材料:
沙苑子一兩,日月魚(幹品)、瘦豬肉各二兩,蜜棗四枚,生薑一片,鹽少許。
製作:
①日月魚浸透,洗幹淨。沙苑子和蜜棗洗幹淨,沙苑子放於紗布袋。生薑和瘦豬肉洗幹淨。生薑去皮
切一片。②瓦煲加入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滾後放入材料,改中火煲三小時,加少許鹽調味,即可飲用。
煮婦心得
吃完西瓜的西瓜皮也有用處,把它放入冰箱內冷凍備用,假如皮膚被陽光曬傷,用西瓜皮敷之可幫助散熱。
淮山杞子豬腦湯
身體消瘦神經衰弱
功效:
本湯治血虛、眩暈、虛性頭痛、神經衰弱、補腦益智。豬腦主治風眩,腦鳴。能補骨髓、益虛勞、治偏頭風及老年性頭眩。
材料:
豬腦一副,淮山二錢,杞子一錢。
製作:
豬腦浸片刻挑去筋膜,加淮山、杞子及清水,放入燉盅,隔水燉一小時即可。
煮婦心得
剩餘的葡萄酒可用於烹調。剛開始燉食物時加入,但特別著重香味的菜肴,則要在熄火前加入。最好能先將葡萄酒煮沸,如此才能蒸掉酸味。
在溫熱的壺中,放入比人數多一匙的紅茶,再以相等人數份的湯水灌注,蓋上蓋子放置三至四分鍾
過濾之後,即可分別倒入杯中。
北芪核桃芝麻龜肉湯
補肝益腎滋陰潤燥
功效:
本湯養肝益腎、滋陰潤燥、補氣生肌、滋補強壯身體,尤其肝腎虧虛,常覺耳聾、耳鳴、腰腿無力、大便秘結者,可以之作食療。如患上皮膚癌病症,皮膚出現斑丘、小結節、逐漸擴大、表麵潰爛、難以收口、精神不振,可用本湯作食療。
材料:
北芪三錢,核桃肉四兩,黑芝麻一兩,金錢龜一隻,陳皮一片,瘦豬肉二兩,鹽少許。
製作:
①活金錢龜放入盆中,加熱水使其排盡尿液,剖洗幹淨,去頭、爪及內髒。核桃肉,保留紅棕色核桃衣,浸透,洗淨。黑芝麻放入鍋內,不必加油,炒香。北芪、陳皮和瘦豬肉洗淨。②瓦煲內加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滾,放入材料,候水再滾起,改用中火煲三小時,以鹽調味即可。
北芪黨參首烏豬腦湯
補腎益精記憶力衰退
功效:
本品益氣血、補腎益清、生發益智。若身體虛弱、頭發脫落、早白、失眠、記憶力減退、精神不振、頭暈眼花、耳鳴,可用本品作食療。
材料:
北芪、黨參各三錢,何首烏一兩,豬腦兩副,生薑兩片,紅棗四枚,鹽少許。
製作:
①豬腦浸入水中,去表麵薄膜、紅筋,放滾水中稍滾。北芪、黨參、何首烏、生薑、紅棗洗幹淨。生薑去皮,切兩片;紅棗去核。②材料放入燉盅,加開水,燉四小時。加鹽少許調味,即可進食。
煮婦心得
還沒上餐桌前就加沙律醬,會與蔬菜中滲出的水分混在一起,所以食用前再加,會比較可口。
鹿茸羊腎湯
愈陽痿遺精
功效:
本湯菜以貴重藥材鹿茸合羊腎而成。鹿茸性味甘鹹溫,具有壯元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之功效。羊腎味之功效。羊腎味甘性溫,能補腎氣、益精髓。加用溫腎助陽之小茴香、菟絲子,共奏溫補腎陽益精填髓之效。適用於腎陽不足而致的陽痿遺精、尿頻之人。陰虛火旺者慎用。
材料:
主料:鹿茸一錢,菟絲子三錢,小茴香一錢,羊腎一對。調料:鹽、料酒、蔥、薑、生油、胡椒粉。
製作:
將鹿茸潤透切片,烘幹碾成末,菟絲子、小茴香裝入紗布袋中紮口,蔥、薑拍碎。羊腎剖開,去臊膜,洗去尿臊味,切成片,放入油鍋中稍炒一下。將藥袋、蔥、薑、料、酒、鹽同入鍋中,注入清水。用大火燒沸,撇去浮沫後,改文火燉至羊腎熟。揀去藥包、蔥、薑,撒入鹿茸末燒沸,用鹽、胡椒粉調味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