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仙紅塵在佛道的修行中,認為仙尊最懼紅塵劫。
所以有六字真言傳世,認為用這六字真言就能鎮壓一切心欲,佛道雖然是逃禪之法,不過對心欲的研究倒是十分精深,更勝仙門,其中解析來看,六字真言分別對應舌或思,身或憂,耳或怒,鼻或愛,眼或喜,意或欲。
意思就是仙尊墜紅塵,心欲更勝凡人,沾紅塵劫而極難脫身,在紅塵中所遭受到的劫難分別對應這六欲。
紅塵種種誘惑和迷戀,都出自這六欲,是需要斬斷的,方能成佛。
讀到這一段的時候,巫策覺得很好笑,要知道這世間念如漁網,密密麻麻,而漁如流水,以漁網堵水,隻能是越堵越空,所以說佛門就是逃禪之法,雖然看似有一點見地,但說白了就是個沒有前途的流派,隻能輝煌一時,想要證道長生,還要看正統道門。
正統道門絕不是現在流傳的仙宗門庭,首先在教義上是有出入的。
現在流傳的道派教義也仍然是和佛門類似,講究戰情斷欲,以出世法求長生果,然而正統道門隻有那麼一小撮得道遠古,師法自然,當今道庭就屬於那個流派,他們講究的是念隨心動,心若生劫,便不回避,不虛假,不自欺,要去看破,悟破,直到這個劫數圓滿。
很有意思,就像一本仙道記載裏,遠古時代有一個生靈治理紅塵國度的洪水,其父用堵,治水敗,其子用疏,治水方成,這個典故影響深遠,說明了修道就如治水,一味靠無情斬斷是行不通的,念念往生,一念落,一念又起,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要想超脫,唯有心關一處又一處的勘破,真正的拿起,真正的放下,到了後來,自然不會有誘惑了。
所以萬仙紅塵局的破發,在於用心道去經曆,而不是用棋道去強堵。
巫策看著棋盤上出現的一顆顆黑白子,那縱橫交錯在一起的因果線上,每一顆棋子都意味著一道心欲,這些心欲密密麻麻,涉及最根本的六欲,隻要你坐在棋盤前,看到這棋局,不論你拿起棋子還是放下棋子,其實你都進入了這一個局。
不破是謂輸。
若破便可能萬劫不複!
君不見鎮月道人,何等驚才絕豔,棋道無雙,也要在這棋盤前蹉跎一生,落的念不散,屍骨無存的淒涼晚景。
權且當相識一場,圓他心意吧,巫策歎了一聲,這萬仙紅塵雖然不好破,但他的道心自小堅定,修的又是無暇築道台,加上三十六層功德寶塔鎮運,倒是能闖上一局,心念落定,他直接執起一子。
看也不看的落下!
鎮月道人瞪大了眼眸!
這也未免太過隨意了吧,然而很快他的眉頭就皺起了,因為這棋局並沒有直接絞殺巫策落下的白子,而是在渾然天成裏停頓了一瞬間,像是被什麼幹擾到了一樣,再看巫策,眼眸中閃掠著無數掠影。
他身上的氣息,渾然是一種隱入另外一個時空的狀態。
事實上,確如鎮月道人猜測的那樣,巫策進入了女帝留下的種種幻影裏,去破心欲去了。
萬仙紅塵,萬仙需要經曆的紅塵劫,此刻他全部在經曆。
愛恨別離。
生老病死。
六欲之中的種種心劫,全部顯化真實,他在一個又一個虛無的時空裏輪回曆劫,這是他和萬仙紅塵局的較量,換一種說法也是他和女帝的較量。
這一顆顆棋子組成了萬仙紅塵局,他在其中每曆經一次心劫,便會撬動棋局的一角,繼而才有資格落子,因為女帝已經死去,所以和巫策博弈的隻剩下棋局本身,這也是他的唯一優勢。
因為本身萬仙紅塵局已然很可怕了,若站在對麵的人是女帝,那這殘局隨時都可以演化,萬仙紅塵演化念念生生輪回局,又或者轉化成誅仙局,黃泉局等六大殺局之一。
本身而言,萬仙紅塵就是諸多名局的基礎,隨時都能轉化,轉化的完整隻在乎執棋者的功力。
巫策破萬仙紅塵還是有底氣的!
時間一點點流逝,鎮月道人的眉宇漸漸舒朗,他果然沒有看錯人,因為身在局中,能夠感受到萬仙紅塵局的威力在減弱,巫策開始占據上風了,他的道心比石頭還穩,那些對尋常天尊而言根本無法控製的誘惑,對他根本不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