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問道(1 / 2)

何為天地大道?

天地是混沌,太初,鴻蒙三種本源融合在一起所形成的道。演化成陰陽,陰陽化做五行,五行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陰陽太極陣,陣法通玄,萬物都是天地衍生,天地是世界的初道義。

萬物有道,天地是初道。

所謂初道,便是本源道演變的最初的形態。

道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意念,本源的意念是開出天地,或者其他。這就是本源的道。

天地的意念是產生萬物,萬物有靈,這就是天地的道。

天地是初道。

源道義演化為初道義,初道義演化為化道義,化道義如日月星,是僅次於天地的道義。

化道義再次演化為三千大道。也就是主三千大道。

日演化的陽道,月演化的歲月道,星演化的時光道等等。那些都屬於主三千大道。這些道義,都是來自他們的一些本源之力。

簡單來說,生靈修道,就是為了溝通這些上層次的本源道義,來強大自身,最最強大的武者,可以開天辟地,自身成為化道義,甚至初道義。

至於主三千大道之下,便是廣義三千道,也叫小三千道,也就是俗稱的道。

劍道是三千大道的一種,但是劍道又分為無數的小三千劍道,如同袁飛的落華劍道,便是小三千劍道,也就是最弱一種的道義。

對於武者的道義領悟程度,人們將領悟層次分作了級別。

剛剛接觸道,稱之為問道,能夠對道義進行運用,便是道者,道義成型,正是發揮出道的威力,便是道師。可以講出自己的道。也算是對道有了一絲領悟。道師之後是大道師,這些人對於自己領悟的道已經了解的非常的深刻,對道義運用也漸漸成熟,隨心所欲的運用道,便是大道師,這一境界是過度境界,道師與大道師無異,隻是運用的程度不一樣。隻有走過了大道師,道義成域,方才真正的向著主三千大道邁進。道,某種程度來說是意,道義成域之後,在自己的道域中,自己便是局部的主宰,一言便是那片域的天意,我說域內生火,域內就不敢下雨。域,是道王的標誌。

蕭雲距離道王可不是一點半點,對道義領悟是需要機緣的,如同在絕境之中,蕭雲悟到了一往無前的劍道,那也是小三千道的一種。

所謂問道,便是引動一絲道義,以身體向天試問,讓天地降下最基本的道,天地的最簡道。

隻有問道成功後,蕭雲才能借助靈力溝通天地,發揮出。

道的威能。

天地最簡道分為,天,地,玄,黃,四個階層。一般的武者,無望修道都是黃階,意味著基礎不紮實,身體強度有待提升,需要再次強化身體後問道。

玄階道,說明你可以修道,卻注定成就有限,大道師就是你的終點,無望道義成域。大部分人都是處在這一階層。

地階道,便是天才的象征,可以說問地階道,未來已經是無可限量,證明在淬體凝脈時期,你已經遠遠超出常人,萬裏挑一的存在。

至於那天階道,是人間罕見的。問天階道,有望問大道,窺測大道,可不是尋常生靈可以做到的。

天階道,一個域也出不了幾人。

蕭雲靜靜坐在那裏,問道,我問的道,必須是天道。

蕭雲重傷之後,對實力的渴望更強烈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