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娃奮力的往自己嘴裏扒著飯菜,清秀的小臉,被撐得溜圓。
他的父母在旁勸他吃慢點,千萬別噎著,諄諄之意無限。
卻是好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
“爹娘,我吃飽了!”虎娃放下碗筷,拍了拍小肚子,而後扭頭就往自己的小屋跑去。
“這孩子…”虎娃他娘搖了搖頭,而後扭頭抱怨道,“都怪你這個老梆子,非答應他養什麼狐狸。”
虎娃他爹聞言笑了笑,“等新鮮勁兒過了,就好了。”
……
虎娃姓蘇,名青華,當然,這個似模似樣的名字,可不是身為山村百姓的父母起出來的,而是他爹去五裏外的寒山寺,投了十個香油錢,投出來的。
寒山寺位於姑蘇城十裏外,是一間千年古刹,在昌平郡,乃至整個南陵府,都頗有名氣。但有名氣歸有名氣,香火,卻不怎麼旺盛。
這原因隻在當今的皇帝陛下,異常討厭僧侶。不事農業,以乞食為生,於我大夏何用也?這是皇帝陛下的原話。
於是,寒山寺就真的成了一間寒寺,開始漸漸無人問津,往日裏上香還願的達官貴人,紛紛避如蛇蠍,唯恐不及。
就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寒山寺破落了下來。不隻是寒山寺,整個大夏,四府三十六郡所有的寺廟,大都如此矣。
但正所謂天高皇帝遠,山野村夫可沒那些達官貴人的顧忌,依如往常,該上香還是上香。也正因如此,寒山寺才沒有徹底破落。寺裏的百二十個和尚,就是靠著這微薄的香火錢,和寺內開墾出的些許土地,勉強維持生計。
虎娃的父母,就是寒山寺為數不多的“金主”。
當年虎娃滿月時,他爹思來想去,但就是取不出一個好名字,為了兒子,無奈之下,咬咬牙,花了十個銅子的香油錢,請寺裏的住持方丈,給起了個名字。這,就是讀書少,胸無點墨的悲哀。
不覺已是黃昏,夕陽映晚,一片紅霞,本就寧靜小小的山村,此刻更顯寧靜。
虎娃趴在自己的小木床上,圓溜溜的眼睛一眨不眨,盯著麵前毛茸茸的小東西——這是他前幾天進山摘果子時,撿到的小白狐。
當時,這還沒睜眼小東西就窩在路邊的草叢裏,也虧得是虎娃眼尖,不然還真不一定能發現。小家夥很可愛,隻有兩個巴掌大,一水的白毛光滑柔軟,虎娃一摸就喜歡上了。一直想養隻狗,但卻總被老娘以費糧為由拒絕的虎娃,這下可開心了,狗費糧,小狐狸總不費糧了吧?
興奮的虎娃根本沒有認真的想想,路邊哪來的狐狸?當然,這也沒什麼好苛責的,畢竟他隻是一個八歲大的孩子。
開心的虎娃伸手就把小狐狸給捧了起來,扭頭便往家跑,根本沒有注意到,小狐狸身下、有一顆圓溜溜、被他手指碰觸後、瞬間消失無蹤的“珠子”。
回到家裏,虎娃費了好一番口舌,才說服父母,讓自己養這隻小東西。此後,虎娃每天最喜歡做的事,從摘果子變成了看小狐狸。這是因為他聽村頭的老六叔說,幼崽會把睜眼後看到的第一個活物,當成父母親人。
“快睜開、快睜開、快睜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