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係是一個棒旋星係,直徑約8萬光年,包括一千億到四千億恒星。太陽是銀河係較典型的恒星,位於分支懸臂獵戶臂上,離銀河係中心有2.61萬光年,太陽係移動速度約240㎞/s,2.26億年轉銀河係一圈。

地球是太陽係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係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裏。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係統,地月係統。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地球人類根據當今發掘和發現的各種不同史前人類文明遺跡提出多次史前文明猜想。認為人類的發展並非以往想象的那樣,而是周期性的,不同時期地球存在不同的文明。

關於存在史前文明的猜想有許多,但未得到學界公認。然而,留給後代子孫僅是神話,以及災難帶給人類痛苦的教訓。

人類發現的許多文明古跡時間跨度非常久遠。從當今發掘和發現的各種不同史前人類文明遺跡,從非常久遠的遠古時代開始,在地球上一直存在人類,並發展出高度發達的文明。如在三葉蟲化石上發現的6億年前至2.5億年前穿著鞋的人類腳印,在今天的非洲加蓬共和國發現的20億年前的大型鏈式核反應堆,現今南非發現的28億年前的金屬球,及多次不同時期的石器等,很難想象其屬於同一人類文明時期。因此,科學家提出多次史前文明的理論猜想,認為地球上曾經有過多次史前人類文明,人類文明是周期性的。

現代科學已認識到一切事物發展皆有周期性。人有生老病死;植物、動物也有生老病死;社會的發展有周期性,人類的發展極有可能有周期性,可以從當今發掘出和發現的各種不同史前人類文明遺跡和不同史前人類石器時代留下的工具找到線索。

《銀河的遭遇,阿波羅對象和亞特蘭蒂斯:在人類曆史上不連續的突變情況》中對史前人類毀滅的原因作了深入分析,認為來自外星際空間的物體(彗星、隕石等)造成地球氣候異常,可能導致人類文明的毀滅。

然而,極其明顯的是不同史前人類文明最終從地球上消失。不同時期地球的大災難毀滅了當時的文明,甚至滅絕了當時的絕大多數生物,隻存留極其少量的幸存者。

《聖經》是世界發行最多,流傳最廣的書籍之一,是基督教的宗教經典著作,也是古代中東地區特別是猶太民族的一部詳細的編年史。《聖經》中保留眾多的猶太民族遠古時代的曆史傳說,傳說帶有神話色彩。隨著科學的深入發展,人們重新審視《聖經》,竟發現在這些神話和傳說之中,包含某些超越時代視野的真實記載。

12000年前沉入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大陸被發現,街道住宅保存相當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