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宮變(2)(1 / 3)

賢德殿內,一片靜默,落針可聞。

聶含璋靜靜地坐在造價不菲的紅檀木椅上,麵沉似水,實則心如油煎。

坐在她身旁的是婆婆席老夫人,再往下是嫡母呂氏和聶錦、聶恪兩兄弟。

同坐一排的還有她的外祖母容老太君,容延已有孕在身的妻子江氏,以及兩位舅母和尚未出嫁的兩位表妹。

對麵坐著的則是母儀天下的徐皇後,陪伴皇後娘娘身側的除了溫惠公主,還有太子妃和不滿五歲的小郡主,另有太子的其他幾位姬妾。

再往下坐著的一排人,聶含璋此前並不熟悉,他們是皇後娘家徐氏的一幹女眷和子孫,起碼有二三十人。

肅王幾乎是把和太子有關的幾位重要朝臣的家屬統統抓了個幹淨,這樣的行事堪稱卑劣,何以有半點風骨可言,當真是令人不恥。

理當是皇後娘娘應坐的殿中主位上,坐著的卻是豔冠六宮的賢妃娘娘,她的兩個兒媳婦,聶良娣與林側妃則端坐在下首伺候著這位並非正室的婆婆。

賢德殿內內外外布滿了禦林軍和弓箭手,此刻這些人就威風凜凜地站在她們身後,隻要一有異動,隻怕便要人頭不保。

總而言之一句話,裏頭的人想出去恐是難以登天,外頭的人想進來亦是不易。

大家都心知肚明,她們這是被肅王和賢妃扣下當人質了。

聶含璋輕撫著並不明顯的小腹,凝眉輕歎了一聲。

這個孩子真是命途多舛,在娘胎裏呆了不到三個月就經曆了幾次生死之劫,倘若這次還能平安度過,她以後一定多吃齋念佛,以化戾氣。

抬眼看向主位上容光煥發難掩得色的賢妃,再對比下首臨危不亂始終寵辱不驚的皇後,高下立現。

國母的氣度當真不是誰都能有的,哪怕浸淫後宮二十年,美豔無雙,一直處於人上人之位的賢妃在皇後麵前,還是差了那麼點意思。

不知為何,看到這樣的徐皇後,聶含璋紊亂的心境奇異般地平和了下來。縱使做不到像對方那般怡然自得,但至少不再驚惶不安了。

其實到了這地步,也確實沒什麼好怕的。因為怕也不用,敵人並不會因為你的恐懼而大發慈悲放過你一馬。

現在隻有兩種結果:不是他們死,就是我們亡,一切全憑天意了。

如果真的逃不掉死亡的結局,能和家人們死在一塊兒也算死而無憾了。

這麼一想,聶含璋愈發平和了,臉上漸漸露出放鬆的神態,眉眼一派淡然。

滿殿中最糾結憂心的人不是皇後,也不是賢妃,而是如坐針氈的聶含瑧。

她當然很清楚丈夫把這些女眷孩子“請”到賢德殿中的含意,一來是用做要挾太子和席梟等人的人質;二來,不管逼宮成敗與否,這些人都不可能活著離開。

若是事成,這些人自然會以逆賊家眷的罪名連同受罰,被斬草除根;若是事敗,這些人便會成為賢妃和肅王母子的陪葬,包括她在內也會一起死在賢德殿中。

聶含瑧當然是希望肅王能贏,隻要肅王順利登基,她立馬就能晉升一品妃位,何況沒了高慕雪,將來她問鼎後位亦有可能。

可壞就壞在,如今娘家聶家,以及與娘家關係比較親近的兩家實力雄厚的姻親——席府和容府都被卷進了此次黨爭之中,他們還都是太子黨,若是肅王當了皇帝,這三府恐怕都得淪落到誅滅九族的地步。

就算肅王念在她是姓聶的份上饒過聶家一馬,但父親此後必定不得重用,沒有了娘家的庇護,她一個庶出出身的妃子要想在後宮之中站穩腳根談何容易。

隻有盡力保下娘家和席容兩府,肅王才會對她有所忌憚,後宮妃嬪們才不敢欺辱於她,否則就算她當上了這個妃子也是寢食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