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辛很無奈,但在之前分明已令聞仲去請石磯娘娘,石磯娘娘的實力究竟能否匹敵數萬大商精卒且不說,但麵對犬戎軍隊和神秘人的結合,顯然石磯娘娘這樣的大能才是最合適的。若是隻讓黃滾帶精兵前往,或許又會被神秘人配合犬戎再次擊潰。但朝堂之上超過九成的文武根本不知道道術存在,偏偏他們才是朝堂之上的大多數,除非子辛不顧一切乾綱獨斷,否則就隻能屈服於他們源源不斷的上奏之下。
自然,在這超過九成的文武的認知中,軍隊數量比犬戎多也比犬戎精銳,又有魔家四兄弟和丘引將軍等強力武將輔佐,在天子親自坐鎮指揮的情況下曾經不斷勝利。之後天子僅僅是帶著張奎將軍一人離開,占據絕對優勢的戰場就變成節節敗退,唯一的理由隻一個——接任的統帥黃飛虎無能。
“諸位愛卿認為該如何處置黃飛虎?”子辛知道和這些文武辯駁毫無意義,所以幹脆順水推舟道。
“啟稟陛下,臣認為黃飛虎之過甚重,但考慮到黃家四代為大商征戰,功高勞重,故臣提議暫奪其武成王之銜,由上將軍降為中將軍,並且罰俸三年,以儆效尤。”這一次率先出頭的卻是黃驊,他列出點點懲罰,其實對於出身武將世家的黃飛虎而言根本不痛不癢。奪武成王之銜,由上將軍降為中將軍,這都不過是暫時的,一旦他再次立功一切就都恢複了原狀,至於最後的罰俸三年更是笑話,黃家積攢財富極大,畢竟大商朝的貴族本來就是以戰爭來發財的,作為四代將軍的黃家,財富已然隻是一個數字罷了。
“臣不同意!”中大夫荀秀性質耿直,可以為了懲罰黃飛虎而站在佞臣的一邊,當然也可以為了具體懲罰和剛剛的‘戰友’爭執,“剛剛換黃飛虎為帥,西征軍就節節敗退,若是這般還不重罰,必然會讓方戎夷以為我大商無良將,所以才會姑息於他。故臣建議奪去黃飛虎武成王之銜、將軍之職,將其囚於圜土三年。但考慮其乃是將門之後,祖上也曾經為了大商立下赫赫戰功,允許其在圜土中學習,出來之後可以繼續為大商效力。”
所謂圜土其實就是大商朝的監獄,所以荀秀的建議很簡單,就是將黃飛虎下獄,但出獄後允許其從底層開始做起,以黃家的勢力相信黃飛虎很快又可以成為上將軍,也算是對陣亡的西征軍以及黃家都有了交代。
黃驊的目的讓天子忘了他擅自出兵,而墨意卻是為了整垮黃飛虎,所以想來是傾向於荀秀:“荀大夫言之有理,臣附議。”
“商丞相認為如何?”文班之首聞仲不在,子辛隻能詢問商容,畢竟他也算是一個知曉道術神奇之人而且還一起在子辛的書房中參與了對西征軍營救的第一次,所以子辛希望從商容這裏獲得一個適合對於黃飛虎懲罰的建議。
商容顯然早有預案,立刻出班回道:“啟稟陛下,微臣認為黃驊大夫的建議確實太輕,不足以彰顯黃飛虎之過,更不足以平西征軍及滿朝文武之憤慨。但荀秀大夫之言又有些過了,黃飛虎之前也曾經為了大商立下不小戰功才能夠擢升到如今的位置,不能因為一次的戰敗就一擼到底,畢竟勝敗本為兵家常事。所以臣建議奪其武成王之銜,五年之內不得再次受封,並使上將軍降為中將軍,三年之內不論立下任何功勳都不得擢升。”
商容的建議也就是不用囚禁圜土,但讓黃飛虎白白給大商征戰三年。
“荀大夫覺得如何?”子辛依舊沒有作出決斷,轉頭又問之前提議重罰的荀秀。
荀秀沒有立刻開口,而是思索了一下才道:“還是首相思慮周全,之前臣的提議有些偏激了,還請天子責罰。”荀秀也知道,黃家勢力很大,他隻是一時憤慨才會說出之前的建議,一旦天子真的依其執行,那麼黃家不敢記恨天子,恐怕就要恨上他了。雖然荀秀不是個底層上來的官員,背後也有貴族勢力的支持,但就這麼莫名和黃家結怨,恐怕背後的勢力未必會願意保他而和黃家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