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山村緊靠霧山,因霧山而得名,霧山上多有毒蟲猛獸,霧山村卻不靠打獵為生,隻因祖上傳下來的規矩,說,凡是霧山村人不得進入霧山村,至於為什麼卻不得而知,可能是因為霧山裏麵太危險了。
當然霧山村的人也不會去深究,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依著便是了。誰會去管為什麼,反正不能進霧山已經成了霧山村人根深蒂固的思想。
這是一個不大的村子,幾十戶人家,百多個人口,全村人便靠著山下的百畝良田生活。
這是平凡的一天,時進傍晚,夕陽西下,成玄照樣在家把飯做好了一邊看著“草書”,一邊等著父親回來吃飯。
從小愛讀書,隻是霧山村隻是一個小地方,沒有教書先生,沒人教成玄讀書寫字,但是村裏有個常老爺爺卻會識字,常老爺爺沒有兒女,已經八十多歲的人了。平時靠著村裏人的救濟才有一口飯吃。
成玄父親便尋思著每月給常爺爺送去一鬥米,讓常爺爺教成玄識字,最後常爺爺答應了。
成玄五歲便跟著常爺爺識字,白天常爺爺教會了他許多字,晚上卻苦於沒有複習對象,往往第二天便忘得差不多了。畢竟當時他還隻是一個五歲的孩子。
最後成玄父親成樵拿出了這本“草書”,說是早年間無意中得到的,成樵大字不識一個,這本書對他沒什麼用,但是書對於成樵這樣的鄉下漢子來說,可是個新鮮玩意,於是這本書就這樣被留了下來。
於是從此之後成玄白天在常老爺爺那裏學識字,晚上就回來用“草書”複習,漸漸的成玄倒是對“草書”產生了興趣。
剛開始讀得頗為費力,很多子都不認識,可是成玄從小就愛學習,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去問常爺爺,一來二去的竟然就把整本書給讀完了。
像成玄這個年紀有的孩子已經下地種田了,可他竟然還在家裏抱著一本書看,村民對此都非常疑惑,不過畢竟是別人家的事,他們也沒有多管。
他們不知道的是,成玄父親是有野心的,他畢竟曾經是進過城裏的,知道城裏人都喜歡讀書,雖然他不明白是為什麼?
但是他想讀書的人都可以進城裏住,那是不是讓兒子從小讀書,也能讓兒子今後在城裏謀生活呢?這也是當初在得到這本書之後把他留下來的原因之一。
這本書看完了,沒什麼好看的了,從哪在去找一本書呢?成玄看著手上這本書微微皺著眉頭自言自語到。
玄兒想什麼呢?
成玄露出一絲笑容,道:父親你回來那?
嗯,飯做好了嗎?
早就做好了,就等你回來了。
成玄站起來準備到廚房去端飯菜。
飯桌上成玄問道:父親,今天插了多少秧。
今天天氣太熱,中午那時找了棵大樹乘了一下涼,跟三娃子他爹嘮了一下嗑。所以才插了三分而已。
這樣是對的,畢竟身體更重要,再說了三分也不少了。
你那本書讀得怎麼樣?成父問到。
都讀完了。
對了,父親還有其他書嗎?
這樣啊!成父皺了皺著眉頭,隨即舒展開來。
那行我給你想想辦法。
吃完飯之後,成玄起身像往常一樣準備收拾碗筷。
突然一巨響嚇了成玄一跳。
下意識抬起頭,卻發現自己家的屋頂不見了,而在更高的天空,懸浮著一個人,此人身穿黑袍,臉色陰冷,年約三十,腳踏一把古樸巨劍。
成玄以前那見過這般陣仗,一時間嚇得隻顧躲到成樵後麵去了。
成樵以前雖然也沒有見過這樣都事,但是兒子就在身後,卻不能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