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管理更高效,
別讓努力變成瞎忙活
企業管理者在日常管理過程中,難免會被瑣事纏身,這個時候就需要管理者自己通過一些合理的方法來規避,從而提高管理效率。··這樣管理才靠譜第12章這樣管理更高效,別讓努力變成瞎忙活··1別讓芝麻大的小事成為你的麻煩事
山坡上有棵百年大樹,時間不曾使它枯萎,風雨不曾把它動搖,閃電不曾將它擊倒,但最後卻被一群小如沙礫的甲蟲持續咬噬給毀掉了。無論是企業的管理者,還是屬下員工,難道不就像寓言中的那棵身經百戰的大樹嗎?你們也曾經曆過生命中無數次狂風暴雨的襲擊和電閃雷鳴的洗禮,不曾被那些阻擋去路的大石頭絆倒。可是,卻有不少的管理者常常會因為小小的碎石而摔跤,因工作中瑣碎的“小甲蟲”——芝麻大的小事而抓狂不已。
英國著名作家迪斯雷利曾經說過:“為小事生氣的人,生命是短暫的。”人生苦短,生活不易,千萬不要因為生活中、工作上一些雞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耿耿於懷,更不要為那些芝麻大的瑣事而浪費你寶貴的時間、消耗你有限的精力,否則,隻會給你帶來無盡的煩惱,實在得不償失。
公司有一位主管,平時總是喜歡斤斤計較,隻要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心堵、發脾氣。心情不好,自然工作也心不在焉,更經常與同事吹鼻子瞪眼睛,把雙方的關係搞得很僵。對此,她苦惱不已,也曾想改正,但是總是失敗,於是經常鬱鬱寡歡。後來,她和公司領導交流時,無意間道出了她心中的疑惑和問題。於是,公司領導為她介紹了一位知名的心理醫師,希望能幫她解決這個困惑!
這位主管找到那位心理醫師,便問他,自己不知為什麼老是喜歡生氣,有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心理醫師並未回答,隻是把她帶進了一間辦公室。這位主管對此很不解,也很好奇,更不明白心理醫師的用意。等她進到屋內後,心理醫師鎖上門,便轉身走了。這徹底惹怒了這位主管脾氣,不由得便大喊大叫:“幹嘛要把我關到這裏?快放我出去……”對此,心理醫師並未給予理會。這位主管見如此鬧不見成效,就隻好哀求她放自己出去。直到這位員工沉默不語時,心理醫師才過來問她:“現在還生氣嗎?”這位主管便開始了埋怨:“生氣也是生我自己的氣,為何會到你這受折磨。”“連自己都無法原諒的人怎麼會原諒別人?”心理醫師說完,便再次走了。
如此反複幾次,這位主管的氣也消了不少。直到最後一次,這位主管有所感悟,對走過來的心理醫師說:“我的氣已經全消了,其實,根本不值得生氣。”心理醫師滿意地笑了笑,然後說了句耐人尋味的話:“其實,生活很美好,何苦一定要生氣?有時候,生氣就是和自己較勁,就是別人吐出了的你卻又接到口裏的東西,你咽下去肯定會覺得反胃;隻要你不在意它,不去計較生活工作中的那些煩心事,它就會自動消失。”聽後,這位主管徹底醒悟了。雖然心理醫師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位主管的症結,同時也從根本上幫她徹底解決了自己的問題。
案例中這位主管,在企業中絕對不在少數。他們之所以很容易動怒,發脾氣,很大原因是由於被工作和生活的繁瑣小事所累,最終心氣不順,煩惱倍增。如何有效地處理這些芝麻大的小事,讓煩惱遠離自己,讓自己愉快生活,高效工作,企業管理者和員工都應該好好思索。
在工作中,企業管理者多多少少都會遇見一些令人心生厭煩的瑣事。如果整天圍繞這些芝麻大的瑣事,糾纏不清,那麼這些瑣事一定會成為你的累贅。它不但消耗你的精力,還會擾亂你的思維,使你無法正常工作生活。這不僅對你的身心健康不利,更對你的工作以及公司的發展不利。著名的心靈導師戴爾·卡耐基認為,很多人都有為身邊的小事斤斤計較的毛病。所以,要想高效管理,做好工作,就不能花太多心思糾結在這些芝麻大的瑣事上,而是要一門心思地幹好你的管理,做好你應該要完成的工作。
一隻駱駝在沙漠中無力地向前走著。中午的太陽太熱,把駱駝曬得饑渴難耐,焦躁不安。不料有塊小小的玻璃片,恰好硌了一下它的腳掌。本就一肚子火的駱駝頓時惱羞成怒,抬起腳,狠狠地將碎玻璃片踢了出去。誰知,玻璃沒踢出去,腳掌卻劃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鮮血立刻染紅沙粒。
血氣引來了空中的禿鷲,它們尖叫著、盤旋著。氣呼呼的駱駝心裏一驚,不顧傷勢狂奔起來。由於動作過大,傷口大裂,濃重的血腥引來了附近的惡狼。疲憊加上失血過多,導致無力的駱駝像“無頭蒼蠅”似的跌跌撞撞,倉促中跑進了一堆食人蟻的巢穴附近。鮮血的腥味兒惹來食人蟻傾巢而出,黑壓壓地向駱駝撲過去。不一會兒,那隻可憐的駱駝滿身是血,倒在了地上。臨死前,這個龐然大物才幡然醒悟,後悔不已:“我幹嘛跟一塊小小的玻璃片生氣呢?”
其實,人與故事中的駱駝是一樣的,在不開心、不順心的時候會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常為一點小事就亂發脾氣,卻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過失。
企業的管理又何嚐不是!這就需要企業的管理者和員工認清事實,掌控彼此情緒,加強有效溝通;工作時盡量避免意氣用事,更不能為工作的小事而動怒生氣。否則,不但會讓自己活得很疲憊,還會使周圍的人受到不好的影響,更會牽累於工作,這對於公司的發展和個人的成長都極為不利。
2緊急的事和重要的事,先做哪一個?
不管是生活上的事,還是工作上的事,通常都會有“緊急的事”與“重要的事”之分。“緊急的事”就是那些需要立即去做的事。例如,為了取得業績必須立即加班或應酬客人,為了準時赴約必須加快趕路等,這些看起來都是緊急但並非重要的事情。而“重要的事”則是指那些看起來確實會對企業、部門或個人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例如,為了生命必須注意安全,為了健康必須常去煆煉等,這些都是看起來不一定緊急但很重要。
在日常工作中,企業管理者每天都會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有些是緊急不重要的事,有些是重要不緊急的事,有些既是緊急又是重要的事,但有些事卻既不緊急又不重要的。那麼作為企業管理者,是先做重要的事,還是先做緊急的事?這個問題肯定會有不同的答案。
為了提高自己以及公司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卡爾森鋼鐵公司總裁查理·卡爾森決定去找效率專家史蒂芬·柯維尋求幫助,希望史蒂芬·柯維能夠為他的公司低效率的現狀提供一套切實有效的方法。
麵對查理·卡爾森的要求和疑問,史蒂芬·柯維胸有成竹地回答他:“好!我可以10分鍾內告訴你一套至少能幫你提高一倍效率的最好方案。這個方案就是:你要把明天必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完全記錄下來,然後按照工作的重要程度為其編上號碼。一定要把最重要的工作排在第一位,並按這樣的方式依次排好。早上一上班,就立即從第一項工作做起,一直做到完成為止。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去做第二項工作、第三項工作……直到你下班為止。即使你花費一整天的時間才完成第一項工作,那也沒關係,最起碼你把今天最重要的工作完成了。不管怎樣,隻要它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應當義無反顧地堅持每天這樣做下去。當你對我這種方案的價值深信不疑後,便可以讓你公司的人也都這樣去做。我的這套方案,你隨便嚐試,願意嚐試多久就嚐試多久,等你確定後,不要忘記支付我酬勞即可。”
查理·卡爾森非常認可這套方案。沒過多久,他便付給了史蒂芬·柯維25000美元的酬勞。後來,查理·卡爾森堅持使用史蒂芬教授為他製定的那套方案。五年後,卡爾森鋼鐵公司從一個不知名的小鋼廠一躍成為當地最大的鋼鐵生產企業。為此,查理·卡爾森經常對他的朋友說:“先做重要的事情是我公司多年來最有價值的一筆投資!”
卡爾森鋼鐵公司就是一個始終堅持“把重要的工作放到第一位來做”的企業,它之所以能夠成功,就在於重點突出,又兼顧所有。
但也有一些企業選擇先做緊急的事情,他們認為,工作中會有很多需要緊急處理的事情,這些緊急的事情看似短期起不到作用,但對長期而言,卻極為重要。很多情況下,企業出現“重要且很緊急的事情”往往是由於前期沒有把緊急而不重要的事情做好。對於這類企業而言,做好企業目前的緊急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劉濤做市場主管已經多年了。對他來說,他每天的首要工作很簡單,就是到處和別人拉關係、交朋友,為公司尋找新的潛在客戶。為此,劉濤會參加各種專業的QQ群、愛好群等,並不停地在上班時間跑出去,請群友喝咖啡,和朋友一起聚餐。通過這些交往,劉濤可以收集到很多潛在客戶和其他老板的信息與資料。
在這則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相對於整個企業而言,劉濤每天所做的工作,並非是公司最重要的,但對於劉濤而言,確實是最急迫的。如果沒有劉濤平時參加聚會和活動,公司也不會短時間內掌握如此多、如此重要的市場信息和企業資源,以便於以後企業更好地發展。
人的時間和精力總是有限的,如何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在工作中發揮到更大?這需要我們在工作中,要分清哪些工作是重要的,哪些工作是緊急的,然後根據實際情況,把所有的事情都排一個順序,把那些重要且急需辦理的、對企業有重大影響的放在首位,其他按重要與緊迫程度,依次去做。而不是隻做重要的,不做緊急的,或隻做緊急的,重要的次之,割裂二者。隻有兩者相輔相成,安排有序,企業才能大小兼顧,重急兼有,突出重點又不忘緊迫,屬下員工才能在有限的精力和時間內做出高效的工作。
3不講方法,你做了很多無用功
隨著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夢想,有很多年輕人選擇了努力奮鬥,他們東奔西走,苦苦奔波,為事業前程廢寢忘食,勞骨費神。雖然他們做方案、打電話、加班熬夜,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很多時候,他們盲目勤奮,悶頭做事,隻做不想,總是像無頭的蒼蠅一樣,整天“瞎忙”,到處亂撞。殊不知,“忙碌”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病態。如果他們不講方法,不合理安排時間,總是這樣一味地瞎闖蠻幹,那麼,到頭來隻能徒勞無功,沒有意義。
有價值的忙碌定會給為企業帶來高效工作,自己也會隨企業的發展走向成功,但如果事事都很盲從,從不講究對策,那麼再聰明的員工,花再多的時間和精力,做再多的工作,結果都無濟於事,一無所獲。就像一位知名的企業家所說:如果你站的位置不對,再忙也隻是在做無用功。
在部門負責人眼中,趙紅是一個平時工作很用功、很勤奮的員工,但讓部門負責人不明白的是,為什麼他為工作付出了那麼多的精力和時間,結果卻往往不與此成正比?這個謎底直到一件事情的發生才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