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陝西秦嶺鳳凰縣,有一個小村莊,這個村莊位於群山峻嶺之中,終年人煙稀少,由於交通的不便,反倒保持了古樸的風貌,蒼鬆古木比比皆是,能把人影湮沒的古藤枯草遍布其中。
在這樣的一個小村莊中,連麵包都是奢侈品,由於相對封閉,這裏的人們保持了於外界不同的古樸的性格,即使做生意,也大多是憑良心賺點小的補貼。
這個村莊有一個孤兒,聽村裏的一些長輩講,他是在一個雨天被人放到了李家門口。
李家隻有兩個孤寡老人,無兒無女,是村裏唯一的五保戶,男的姓李,老伴姓張,人們都叫他老李頭老張太太,這兩個老人是出名的熱心腸,誰家下地幹活小孩沒人照看,都放到老李家,。
這個老張太太平時總喜歡做點好吃的,把小孩叫到自己家裏,他們據說從前有兩個孩子,據說還是國民黨做大官的,國民黨撤退台灣時把兩個老人留在了這邊。
歲月變遷,許多年過去,在老兩口流了很多淚以後,也就漸漸麻木了,人們也慢慢淡忘了這件事情,老李頭老張太太也是天生樂觀的人。
鄉親們勸到,國民黨在台灣那邊都是吃香的喝辣的,生活比這邊好的多.兩個老人一聽,孩子不需要擔心,也就樂樂嗬嗬的繼續生活,每到春種秋收的時候幹活的勁頭比年青人還足.且說有一年,雨水特多,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老兩口突然聽到門口有一陣嬰兒的哭聲,打開那扇破舊的老木門一看,有一個剛下生的小孩的被一個小被包著放在門台上,估計放的人害怕嬰兒被雨水浸著。
老兩口向遠處一看,隻望見一個梳著麻花辮的身影匆匆忙忙隱入風雨之中,老兩口在後麵喊也沒有喊住.老兩口不忍心孩子在外麵被雨淋,抱著孩子進屋,打開小被一看,裏麵有十元錢和一張小紙條,還有一隻銀耳環,紙條上寫著,”孩子從此姓李,望老人家善待這個小孩”感情丟孩子的人就是衝他們兩來的。
老兩口仔細打量這個嬰兒,是個帶把的,長的肥胳膊肥腿的,誰家有這麼個大胖小子舍得往外扔,這個小孩估計是私生子,在這個村莊民風樸實,但也相當封建,如果誰家大閨女未婚先孕,別說再找婆家,即使出門也得被吐沫星子給淹死.老兩口也不知道把孩子往哪送,看見小孩凍的哇哇直哭,老張太太急忙升灶給嬰兒煮粥,一時忙忙火火.外麵風雨交加,寒意陣陣,屋內暖意融融,再加上小孩的哭鬧聲,屋內倒也別有一番溫馨暖意。
冷清了很多年了,老李頭老張太太第一次感到屋子裏有了點人氣.就這樣一晃十七年過去了,老李頭老張太太畢竟年紀大了,孩子也長成了壯小夥子,由於是雨天撿到的,所以起了個名字叫李雨天。
鄉下人沒啥文化,這個名字還是老李頭提著一個老母雞請村東頭的王先生幫忙起的,說是叫這個名字五行全占,命格尊貴,把老李頭忽悠的樂的顫顫巍巍走路一蹦一蹦的回來了,定下名字就叫李雨天.農村人迷信,怕孩子不好養活,又起了名字叫解壯,意思是強壯的意思,按照老李頭老張太太的意思起個賤名,按照舊社會的說法,據說名字起的賤小鬼不願抓,但村裏平時輕易不給別人算命的張半仙自己找上門來了,從家譜上查還和張老太太是同宗的關係,被村裏一些老人傳的神乎其神。
據傳有的人家老母豬丟了,經他一算,不出半個時辰找到了.從此香火不斷,吃喝不愁.老張太太也是其中信徒一個.張半仙張嘴就給李雨天起個小名叫解壯,問他是怎麼意思也不說,最後支支吾吾才說是身體好的意思,再往下問硬說天機不可泄露.憑著張半仙在村裏的威望,老張太太老李頭也沒敢說什麼,小名就叫解壯了,當然最後張半仙還帶走了五十元的酬謝金,對於老李頭家,是相當大的一部分支出了。
李雨天雖然是老李頭老張太太撿到的,但和對自己孫子兒子沒什麼兩樣,好吃好用的基本都給雨天留著,李雨天從村裏其他的長輩口裏也多少知道一點自己的身世,對待老人也象自己的爺爺奶奶一樣,雖然有時也動心思猜村裏誰是那個把自己拋棄的人,但畢竟爺爺奶奶把自己養大,心裏打定主意要侍奉老人直至入土,他們就是自己唯一的親人。
隨著雨天的長大,家裏的許多農活都是雨天一個人慢慢頂起來,兩個老人身體也畢竟年紀大了,象風中的殘燭,搖搖欲墜隨時都有熄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