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那裏一望無際的如茵草地,桃李芬芳,有孔雀漫步,有鴨群逍遙,還有太湖的月光……太湖三萬六千頃,月在波心說向誰……”
這是時代智者南懷瑾理想中的太湖大學堂。
如今這裏樓宇莊嚴,芳草萋萋。占地約300畝的太湖大學堂,就像一顆明珠鑲嵌在太湖邊的吳江市廟港鎮上,璀璨奪目。據南懷瑾身邊的人說,太湖大學堂是一個靈光聚彙的地方。太湖大學堂蘊涵著濃濃的書卷氣息,藏納著三千年濃濃的中國味道。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這就會淪為萬劫不複,永遠不會翻身。”南懷瑾常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他一生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他的文化興國興邦之夢,就棲息在這太湖之濱的理想園林之中。
2012年9月29日,享年95歲的南懷瑾在這裏與世長辭。
南懷瑾的一生宛如傳奇:年少時飽讀詩書,顯露過人才華;後則文武兼修,三教合一,尋訪天下名師學武,在峨眉山中閉關讀禪,半世講讀播傳中華傳統文化;曾充當海峽兩岸密使,催生金溫鐵路建設,在台灣備受推崇後又在大陸掀起傳統文化熱潮。南懷瑾逝世當天,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發來唁電,稱“(南懷瑾)先生一生為弘揚中華文化不遺餘力,令人景仰”。台灣“立法院”院長王金平讚他為儒、釋、道皆通的“文殊再世”,充分展現一代宗師的智者才情和大儒風骨。
“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裏,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這是學界對南懷瑾的一種敬仰。其實這位學富五車的著名學者,也是一位商界翹楚。
南懷瑾學貫中西,對西方經濟學的造詣,使他看待國學的高度一直具有世界視野。世界不存在東方中心和西方中心,學問和文化要放在全人類的視野裏進行解構和比較。學無邊界,商無國界,心有大愛,則智慧無邊無界。南懷瑾的商業之路與一般實業家不同,以中國傳統商脈中的“義利”為基準,這和西方古典經濟學書籍中闡釋的“自私而利他”之學說有異曲同工之妙。南懷瑾的從商之路,實際上是抱定中國傳統的商業智慧,按照儒家積極入世的誨訓,在現當代的全球化大局中去驗證東方智慧。南懷瑾力行之後,留下輝煌的見證。
引言
本書將以南懷瑾倡導建設金溫鐵路為案例,結合他麵向商界的演講,推薦的圖書和人物介紹,以及海內外商界精英的南懷瑾情結,全麵詳盡地講述南懷瑾的另一種智慧,非同一般的東方商業智慧。
第一節實業家南懷瑾:新時代的商業坐標
溫州地處中國東南沿海,史稱“浙南鄒魯”。這裏人傑地靈,商業繁華,文化底蘊深厚。宋代詩人楊蟠詩讚:“一片繁華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帷繞畫樓。是處有花迎我笑,何時無月逐人遊。西湖宴賞爭標日,多少珠簾不下鉤。”
現代溫州,更是一座充滿智慧與故事的城市。溫州人以“商行天下”而名聞遐邇,他們吃苦耐勞,勇於開拓,足跡遍及世界各地,被譽為“東方猶太人”。
中國的商脈和文脈往往就內含於這些世代崇文重商的家族之中。崇文能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人活著的格調得以提升,然後才看重德行修為。而商業層麵的成功則能夠支撐人的精神選擇,使人有時間去思考更多的人本意義,思考與己利無直接關係的社會之事。
1918年3月18日,南懷瑾出生在浙江溫州樂清縣柳市鎮地團葉裏(今浙江樂清市翁垟街道地團社區橋頭村),譜名南常泰。據南懷瑾的兒子南小舜介紹,南家祖上居住在柳市鎮南宅殿後村,因其爺爺在地團葉經商才搬遷至地團葉。
南懷瑾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對實業也頗感興趣。他人生中很多偉大的見地,在幼年時都已經萌發。先天慧根和重商環境,為他日後的商業實踐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據媒體報道,有人曾問:南先生僅是一介文人學者,如何能拿出數億資金來修金溫鐵路?南懷瑾笑著回答:“我之所以能拿出錢來修鐵路,因為我是在台灣的溫州人,溫州人與生俱來的商品經濟意識。”這隻是個笑答,但南懷瑾弄海商潮,不僅積累了財富,也積累了許多寶貴的商業經驗。
初試鋒芒,掛帥大小涼山墾殖公司
20世紀30年代初,恰是中國東南沿海發展的黃金十年,以上海為中心,中國民族工業快速發展。短暫的商業繁榮給了少年南懷瑾近距離觀察商業的機會,讓他在耳濡目染中看到了社會發展的活力。但是好景不長,日本人來了,攻占了中國的經濟繁榮地區,國民黨政府雖然全力抗戰,但迫於生產落後、軍械落後,抗戰十分艱苦,民眾淪落於苦難中。國難之下,南懷瑾更添了一份救濟天下的家國情懷。
1939年秋,22歲的南懷瑾投筆從戎,躍馬西南,守邊屯墾,出任大小涼山墾殖公司總經理,企圖靠生產支持抗戰。這個墾殖公司是由失意軍官、政客以及江湖上的豪俠之士等發起的,經營地域包括川南、滇北和西康等地區。
西南地處抗戰後方,匪患嚴重,公司在此墾殖,需要一定的自衛能力。當時西南社會矛盾突出,各種社會勢力傾軋,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即使懷抱理想,往往也是身不由己。大小涼山墾殖公司名義上是準備開發這個地區,實際上是一些人想建立了自衛團,組織兵源,搞一個獨立王國。此時南懷瑾心智已是十分成熟,做事循章據理,受人讚譽。因為年輕,他還是怕被大家看不起,專門留起胡須,裝扮成四十多歲的人。
為了公司的發展,南懷瑾曾專門到重慶尋訪蔣介石的紅人,時任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少將處長的同鄉張衝幫助。對大小涼山墾殖公司,張衝沒有給他什麼直接的支持或資助,隻是出過一些主意。當時,有人利用時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名義籌建一個西南建設公司,總經理準備由溫州同鄉朱鐸民擔任。朱鐸民和南懷瑾都是溫州鄉賢朱味淵的學生,兩人有同門之誼,張衝叫他同朱鐸民聯手。因為西南建設公司有孔祥熙參與,南懷瑾覺得多有不便,就沒有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