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慎終追遠緬懷恩師

張耀偉

2012年9月25日,上海文化藝術品鑒促進會和道南大學堂成立,是在南懷瑾老師入定第七天。這兩個機構是在南老師親自過問下建立的,連名稱也是南老師擬定,並親筆題字。四天後,即9月29日,南老師往生。

2013年9月下旬,由上海文化藝術品鑒促進會主辦,道南大學堂、恒南書院、江村市隱等三家承辦,在上海舉行了南懷瑾先生逝世一周年紀念活動,參會者濟濟一堂,有相關方麵的領導,有研究南老師著作和思想的專家學者,有南老師的師友家人,有南老師的弟子學生。大家暢所欲言,慎終追遠,緬懷大師,紛紛從自己與南老師的結緣說起,讚美南老師的高尚品德,探討南老師的思想學問,桃李不言,高山仰止。

2014年9月,南懷瑾先生逝世兩周年就將到來。周瑞金老師建議,在南懷瑾先生逝世兩周年之際,我們再行舉辦一次座談會,邀請各方專家學者,和南老師的學生弟子,大家撰寫文章,緬懷大師,探討學問,攜手共進。這正合我願,我想這也是所有景仰南先生的專家學者和南老師的弟子學生們的願望。

為此,我專程拜訪了劉雨虹老師,她鼓勵我把紀念活動辦好。為把紀念活動辦好,我還邀請了葉小文先生、王茂林先生、朱永新先生、李小琳女士、南小舜兄、南國熙兄、李慈雄兄、呂鬆濤兄、馬宏達兄等,他們都給了我很大的支持。

我們深知,紀念像南懷瑾這樣的一代宗師,最好的方式就是繼承他的事業,弘揚他的精神與思想,使之發揚光大。

南懷瑾老師畢生宏願,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己任,為接續中華民族文脈而奮鬥,七十年獻身其中,國民黨元老李石曾讚美南老師“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裏。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然而,南老師卻海納百川,虛懷若穀,至簡至樸,內涵豐盈。

南懷瑾老師離開我們快要兩年了,可是在我們的心中,南老師永遠沒有離開,他的音容宛在,他的足音猶在,他也許不過是出了一趟遠門,或者是去了遠方旅行講學。他的思想光芒始終在照耀著我們。

本書彙集了南懷瑾老師的友人家人學生弟子結緣南師、追隨南師的感懷文章,也收集了一些專家學者研究傳統文化、研究南懷瑾思想的學術文章,從中可以多角度地解讀南懷瑾作為一代宗師的品格、情懷、境界、思想、智慧,讓更多的人能藉此走近大師,認識大師,了解大師。

在編輯方麵需要說明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