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你有幾流的企業文化,就有幾流的追隨者(1 / 3)

第十一章你有幾流的企業文化,就有幾流的追隨者

1.文化不是紙麵上怎麼宣傳,而是如何思考如何做事

什麼是文化,用騰訊的話講就是:文化就是企業裏麵一群什麼人,用什麼方式,什麼樣的思想做什麼事情,是騰訊內部約定俗成的、默認的共同思想、共同行為。正如喬布斯所言:文化不是紙麵上怎麼宣傳,而是信仰什麼,如何思考,如何做事。

據騰訊內部員工回憶說:“我們做很多文化工作的時候,都會做CE(用戶調研),一個製度可能翻過來調過去,這個製度員工怎麼想,做很多活動的時候,到底員工怎麼看?騰訊內部會有這種競爭和合作,平等和透明。包括說微信當時討論的時候,也是內部很多BG都在做類似的東西。”

用戶調研在騰訊無處不在,任何的發文、製度、產品,都會先詢問員工:這個東西你怎麼看?你有什麼建議?這個製度你有什麼意見?很多這樣的調研會給到員工。到了真正推行的時候,大家已經完全知道你究竟要做什麼,而且員工很容易接受。

例如,2013年騰訊提出精品戰略時,騰訊公司首先做了一個產品的盤點,讓所有員工投票哪款產品是精品,當時選了三款。接著騰訊對這三款產品的負責人進行了采訪,了解員工們心中精品的概念是什麼。騰訊公司在內部會經常做盤點產品這樣的事情,讓所有的員工參與到公司的產品優化當中。

騰訊內部的這種文化,不僅體現在員工身上,在產品中也顯現得淋漓盡致。文化與產品的結合使騰訊的產品獲得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力,那就是“快”。如果用戶反映產品有什麼缺陷,騰訊便在第一時間給予解決。

麵對微信的成功,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曾經總結說:“當時米聊失敗的原因是,微信可以一周更新一到兩個版本,米聊一個月更新一個版本,這樣不是互聯網的模式,這樣的情況下不可能成功。”QQ這麼大體量的產品,不像微信一樣小而美,包含非常多的功能,現在仍然保持每個月兩到三個版本的更新,不得不說騰訊人真的很拚。

文化與產品的結合還有一個體現,那就是極致的用戶體驗。騰訊產品經過反複的打磨,使之性能不斷地得到完善,打造用戶的極限體驗,真可謂是“十年磨一劍”。可以說,在騰訊每個人都是產品經理,作為員工,你一定要用公司的東西,所有公司的產品出來的時候,第一批用戶就是騰訊的員工。

就連馬化騰也不例外。對工作嚴肅認真的馬化騰,更願意談論自己每天使用的互聯網產品,他愛給自己的產品挑錯。有一次,騰訊即將發布新的QQ版本,當時還在加班的負責技術的主管收到了來自馬化騰的一大堆問題,從產品界麵、用戶體驗至一些技術細節。馬化騰問這位技術主管:“有沒有進行用戶調查了解新版即時通信的這些問題是不是真需要改進?”

一周後,這位技術主管坐到了馬化騰的麵前,他告訴馬化騰,部分問題可修改,部分問題則不需要修改。因為通過調查,產品原來的設計正是用戶需要的。後來據這位主管回憶說:“這件事對我影響還蠻大的,你可以想象,淩晨,蓬頭垢麵的大老板,布滿血絲的眼睛,敲幾段意見給員工,那種洋溢的熱情真的挺讓人感動。”

馬化騰對產品充滿了敬畏,所以他才如此認真。毫不誇張地說,馬化騰就是公司的文化載體,知道如何思考如何做事,對產品認真負責,把用戶放在第一位。

“如何思考如何做事”的企業文化,也使得騰訊養成了保持學習心態的好習慣。換句話也可以這樣說,良好的企業文化是取得優異學習效果的基礎,學習便可產生創新,有創新企業才有可能與時代共同進步。馬化騰稱:“創新需要有長跑的理念和精神,要不斷地學習吸收、最佳案例、取長補短,充分理解中國用戶的特點和發展方式,開發出真正適合中國網民的應用和服務,這才是把握趨勢的唯一選擇。”

謙遜的學習心態是企業創新力的基因,沒有這樣的心態是不可能有創新力的。騰訊是一家在“不斷進化中”的企業,目前在國內即時通訊領域一家獨大,但是騰訊並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還在以一個謙遜的姿態向優秀的同行們學習,騰訊深知“不進則退”的重要性。

看到這些,有的人可能對騰訊文化產生一種“敬畏”,可能認為騰訊員工像是一直在工作,好像從來都沒有娛樂項目。這樣想也並無道理,但是你還是錯了。該玩的時候還是要盡情地玩的。別的不說,就拿聖誕節為例,創意、惡搞、煽情層出不窮,在此期間,平時很少露麵的馬化騰也會獻上“熱舞”一支。

2.社會責任於我們是必須承擔的義務

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一直都是騰訊義不容辭的義務。在馬化騰看來,做企業不能隻以賺錢為目的,要在盈利的基礎上更加注重企業的自身建設,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企業。同時,馬化騰也指出,世界的改變不是少數人做了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了一點點。社會責任對企業而言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而是必須承擔的義務。

騰訊眼中的企業社會責任,主要可以從三個維度來體現:一是從用戶維度看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能否最大化滿足用戶需求,為用戶創造價值;二是從企業自身的維度看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能否遵紀守法、創造就業、依法納稅,對用戶、員工、股東、社會承擔必須的義務;三是從社會的維度看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回報社會,關注公益,維護行業環境。

互聯網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新時代,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用戶和社會的需求,騰訊把“連接一切”作為自身戰略,利用已有的平台和用戶優勢,不僅要把人連接起來,還要把服務和設備也連接起來。在此戰略背景下,騰訊的企業社會責任內涵也更為豐富,不僅要通過產品和服務改善人們生活品質,創造社會效應,更要通過開放,構造互聯網生態圈,和所有的合作夥伴一起擔負起更大的社會責任。

馬化騰在2015年6月,在以“為連接而來”為主題的2013—2014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致辭中表示:“騰訊正在致力於用‘互聯網+’的方式去‘連接一切’,這也意味著騰訊的企業社會責任也將與數以億計網民的溝通方式和生活習慣更加緊密相關,騰訊不僅在謀求自身的發展,也同時希望讓整個社會獲得更具品質的發展機會。”

報告表達了在“連接一切”的願景下,騰訊將更加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繼續圍繞自身核心能力,打造為十億級用戶服務的更大平台的實力和信心。未來,騰訊將繼續推進並完善企業管理體係,把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毫無保留地融入企業經營之中,更好地與時代連接,充分保障各利益相關方在企業發展中獲得公平的待遇,與合作夥伴一起,擁抱未來。

如今,走過風雨十幾年的騰訊已成長為國內頂尖企業,身上無形之中便增添了許多擔子,騰訊開始尋求為社會出一份力,這是一家有良心的企業該做的。一個企業的真正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所創造的利潤,更在於它對社會所做的回報與貢獻。騰訊給自己定位的使命是:“通過互聯網服務提升人類生活品質。”首先將服務做好是提升生活品質的第一要素,其次在產品之外,還要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公益事業,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在社會上起到一個良好的帶頭模範作用。

2015年9月9日,騰訊公司聯合數百家公益組織、明星名人、知名企業、創意傳播機構共同發起了“9·9公益日”活動。在為期三天的活動期間,共計配捐9999萬元人民幣,帶動了各公益組織的勸募激情,一時間紛紛推出眾多公益項目進行募捐。據統計,通過騰訊公益平台,“9·9公益日”共收獲愛心網友捐款1.279億元,共有205萬人次參與捐款,捐款金額、參與人數均創下國內互聯網的募捐記錄。

“9·9公益日”的確讓眾多的公益組織深度擁抱了互聯網這一領域,讓“互聯網+公益”更深入人心。“9·9公益日”是互聯網+公益的一篇傑作。它的那種啟示所含的價值要遠遠大於“9·9公益日”那天的公眾募款,它用一次成功來告訴大家,用互聯網跨界來整合我們的公益資源,整合我們的公益力量,在未來將成為一種常態。

除此之外,騰訊在推動互聯網產業健康發展方麵做了許多努力和工作,如推動網絡社會誠信建設,在拍拍網首推“誠保計劃”,開展網絡自律行動、推動知識產權保護、營造文明健康的網風等。另外,針對很多人批評的“網遊產業”,馬化騰多次公開呼籲網遊企業加強自律、創建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共建和諧網絡市場,造福網民。

馬化騰認為這些社會責任非常重要,他說:“我們倡議更多中國本土創業成長起來的優秀企業共同關注社會責任。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不但是中國網絡文化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每一家企業公民應盡的義務,更是整個網絡文化產業和諧、持續發展的保障。”

3.做文化一定要找員工關心的點

做文化一定要找員工關心的點,找出員工喜歡的點。在互聯網時代,有很多像天涯、同事、秘密這樣的APP,想封鎖一個東西,現在已經不可能了。要想知道員工真正的想法是什麼,還不如讓他們在內部說出來,大家可以公開地、毫無保留地做內部表達。這也是騰訊在做內部文化的時候特別關注的一個點:企業現在要即時地去了解員工到底在想什麼。

騰訊的企業文化非常開放,員工有權在內部論壇吐槽,發表自己的意見,相關部門必須一一接納並盡力解決,每天下班前在論壇上回複同事的疑問,呼聲越多,壓力越大。正是在員工的督促下,才有了騰訊員工體係的不斷進化。以員工需求為第一出發點,這就是真正自下而上的員工保障體係,“完全是騰訊做互聯網產品的思維”。

就拿騰訊員工最關注的住房問題來說,因為根據目前的房價狀況,房產置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都知道,安居才能樂業,為了幫助眾多在騰訊工作了若幹年卻還沒有實現擁有一套屬於自己房子願望的員工們,騰訊公司將專門設立“騰訊安居基金”,在3年內投入10億元。福利管理組總監Julie介紹:“這個計劃初衷很簡單,房價不斷上漲,公司想幫基層員工盡快擁有第一套住房。安居計劃隻針對基層員工,中層管理幹部和專家不參與,專門設置綠色放款通道,確保借款在5天內到達符合條件員工的個人賬戶。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貸款額度30萬,其他二線城市20萬。”

在此計劃實施的配套措施上,該項目負責小組下了很大功夫。為了確保員工無還款壓力,生活質量不受影響,騰訊要求員工每年隻還款一次,並且在年終獎發放之後還款,可選擇遞增還款模式。申請貸款不需要任何擔保,Julie說:“這是充分信任員工,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任何一筆壞賬記錄。”